現代物流在物資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時間:2022-07-08 11:06:48
導語:現代物流在物資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物資管理現狀分析
管理制度標準化。依據《鐵路建設物資設備管理辦法》等有關建設物資管理的規章制度,結合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項目實際情況,制定物資設備管理規范性文件。以保證物資質量、節約工程投資、做好現場供應為主線,做到計劃精準、采購規范、配送及時、供應到位,為確保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人員配備標準化。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物資標準化供應管理組織體系由鐵路局、項目管理單位及工程承包單位三級物資供應管理組織機構組成,按照分工負責的要求,鐵路局、項目管理單位及工程承包單位分別配備專職物資管理人員,做到層次分明、職責清晰,實現崗位設置滿足管理要求,人員素質滿足崗位要求?,F場管理標準化。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物資管理以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為原則,要求發往施工現場的工程材料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物資材料的檢驗必須在開工前依據合同、設計規范、施工技術規范、驗收評定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行。所有進場物資都應對材料名稱、規格、產地、批號、批量、到貨日期等信息進行標識,以便可追溯性管理工作的進行。物資材料的存放應當遵循標識清楚、分類存放、妥善保管的原則,避免使用壽命的降低。物資材料的發放使用應嚴格按照材料使用登記管理標準做好記錄,并實行“先進先出”的原則,結合工程核算限額領料。過程控制標準化。物資管理過程控制標準化是將現場標準化物資管理貫穿于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將物資管理工作具體化、定量化,制定工作流轉程序,使物資管理人員掌握工作標準及程序,對鐵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物資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物資需求計劃編制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難以保證。物資需求計劃由技術部門根據工程計劃組織安排,依據工程材料定額估算物資需求量。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所需物資種類繁多,依靠傳統的手工作業來計算物資需求量難度很大,因而物資需求計劃的編制常依靠物資管理人員的經驗估算,缺乏客觀真實性,需求計劃的變更、補報也頻繁發生,造成物資設備不能按時供應、工程進度受阻,或者物資積存、浪費嚴重。缺乏物資設備可追溯性管理。不論在施工過程中還是日常養護管理中,發現某個物資設備出現質量問題時,難以追溯該物資的基本信息,例如生產批號、生產廠商、到貨時間、質量檢驗單位等;并且難以追溯同一批次的物資設備還用于其他哪些地方,給有針對性的工程部位質量安全檢測帶來困難。供應商動態管理不到位。目前,難以實時掌握各個供應商的物資供貨及時狀況、供貨數量滿足狀況以及物資質量合格情況,供應商不良行為的不及時上報對供應商信用評價和動態管理都造成影響。信息溝通、傳遞滯后。傳統的手工記錄處理信息方式信息量少、效率低、信息散、精確度差,不利于信息統計和反饋;簡單的信息錄入和查詢系統無法實現信息交流及時迅速、準確無誤和使用有效,也難以輔助管理者對建設項目進行實時監控和快速決策。
戰略制定
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現有的管理手段中除了技術的先進性,最有效的就是內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隨著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節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潛力已經十分有限,只有物流領域才是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潤源。同時,為了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必須具備快速高效采購方式,而現代物流與傳統運輸、倉儲業的不同之處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提高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敏捷性的重要保障。在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中引入現代物流理論和技術進行物資資源管理十分必要。相對于應用廣泛的商業零售領域,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的物資流動確定性很強,更加容易確定項目物資需求。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設計完成后,基本確定物資數量種類,施工組織設計完成后,確定具體時間。相對于應用廣泛的商業零售領域,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的需求物資類型較少,品種相對簡單,使用物流管理技術更加方便。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用的三大材料鋼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較容易和供應商形成長期穩定的供應鏈。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所需的物資數量大,質量多,運輸成本高,庫存占用資金多,合理運用物流管理技術,更加易于降低運輸成本和加速材料資金周轉。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施工較分散,合理運用當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專業服務,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間接費用。基建工程現已有很多成熟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管理軟件,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完全可以借鑒,以供應鏈管理為手段,實現企業的物料需求計劃(MRP),可進一步融入企業資源計劃(ERP)?,F代企業的走向是經濟全球化和專業化,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和專業化的第三方產品和服務。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同樣也應融入這種大環境中,選擇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長期穩定地形成供應鏈關系,即:供應商→營運商→基建企業倉庫→基建項目→銷售商→客戶,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過應用這種現代化的供應鏈管理手段,將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內部管理水平,減少無謂消耗,有助于實現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項目效益最大化。隨著基建科技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行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為鐵路供電大修、更改工程建設運用物流理論進行物資管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在現代社會,物流的概念被炒作的十分熱門,但這不僅僅是一種炒作,現代物流管理思想確實是有相當的科學基礎和成熟的技術,也不乏成功的例證。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基建企業必須改變過去計劃經濟模式下的物資管理思想,采用先進的物資管理方式,這種方式必須是與企業整個生產管理變革相適應。確定新的物資管理思想,建立高效的物資管理組織機構和供應體系已成為必然的趨勢。
本文作者:宋宗友工作單位:濟南鐵路局濟南供電段材料科
- 上一篇:煤礦安全管理能力探索
- 下一篇:從制度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