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與煤炭企業發展
時間:2022-11-03 09:21:58
導語:安全文化與煤炭企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安全文化塑引人的安全思想觀念、培塑人的規范操作行為、促進生產作業環境改善、推動安全管理機制健全,對煤炭企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大中型煤炭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正處于初級階段和由初級邁向中級的過渡過程中。未來,安全文化建設將會在一個被廣泛認同、共同為之努力的環境下穩健成長、持續深入發展,伴隨其成長、成熟的過程將給煤炭企業發展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關鍵詞:安全文化;建設;煤炭企業;INSAG
隨著企業文化的發展,安全文化的概念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安全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其實踐效應也越來越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同。在此,就安全文化建設與煤炭企業發展談一些個人的觀點和認識,與各位讀者交流,見解或有偏頗,望多指正。
1對安全文化的理解
1.1安全文化的起源及定義。安全文化起源于高危行業和高技術領域的核安全行業。1986年4月25日發生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在核能界引起了強烈的震撼,人們開始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重新探討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則。與此同時,20世紀80年代末興起的“企業文化”這一管理思想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結合“企業文化”的管理思想,1986年INSAG(國際核安全咨詢組)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評審會的總結報告中第一次提出“安全文化”這個術語。隨后,INSAG在1991年出版的安全叢書75—INSAG—4中提出了“安全文化”這一全新的安全管理原則,并強調只有全體員工致力于一個共同的目標才能獲得最高水平的安全,并詳細地闡述了安全文化的定義:“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這是一個狹義的概念?!鞍踩幕钡亩x從廣義上也有多種表述,除了精神層面的內容外,也包括物態文化、環境文化等硬件方面。為了有助于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設綱要》中,將“安全文化”定義為:“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在意識形態領域和人們思想觀念上的綜合反映,包括安全價值觀、安全判斷標準和安全能力、安全行為方式等??梢酝ㄋ椎乩斫鉃椋喊踩幕侵破髽I安全管理的文化,是體現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包括安全價值觀、安全目標、安全操作標準等,是建立在監督、立法要求之上的集思想、道德、規范等于一體的保證安全的管理行為遵循。1.2安全文化建設的本質。保障企業安全生產,需要具備人、機、物、環、管多方面的支撐條件,對于這些條件的塑造離不開“文化”因素的滲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文化,不是簡單的用一套安全理念強迫員工去接受,而是要從根本上樹立員工的安全價值觀。安全價值觀則代表著員工對“安全”的深層次認知,對“安全”于人于己、于企于家的重要意義的真正理解,并以此為準繩去衡量各種有關“安全”的所有事物,最終成為員工思想、行為的指導和遵循,演變成一種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真正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安全文化建設是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指引下順應社會文明進步發展而產生的,其本質在于解決“人”對于“安全”的思想認識,通過思想導引,逐漸讓人們對于安全管理從被動接受到自主自覺,達到本質安全的最終目的。
2安全文化對煤炭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沒有安全保障的生產礦井將會被淘汰。作為煤炭企業的管理者如果總是一味地停留在重生產、輕安全的狀態,用帶血的煤炭換來的金錢遲早將企業推向覆滅的深淵。一線的操作員工盲目蠻干、沒有安全意識,必將付出慘痛的生命代價。在諸多煤礦事故中,我們不難發現,煤礦事故絕大多數由職工本身的不規范操作行為和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所致,折射出的是人們對于安全的認識程度和思想觀念。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徐德蜀研究員曾經講過:安全文化才是解決我國意外傷亡事故的金鑰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圍和安全習俗與行為,是實現大眾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活動的根本所在;養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識、安全思維、安全行為、安全價值觀、安全哲學,依賴于安全教育,依賴于安全文化的傳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從安全生產理論來講,要搞好安全生產,也首先必須從安全文化建設入手。可見,安全文化建設對于促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動煤炭企業安全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1安全文化塑引人的安全思想觀念。我們常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觀念得到轉變,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才能得到改觀,經營效果也必將顯現。安全文化作為人們安全價值觀及行為準則的總和,對人的安全觀念、安全意識、安全態度等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從安全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和開展安全工作,用安全文化塑造和引領管理者“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觀念,塑造和引領操作員工“安全第一,生產第二,遵章守規是保護神”的安全價值觀念。以“安全”為統領,將安全價值觀、安全理念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必將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2.2安全文化培塑人的規范操作行為。美國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的工業安全理論認為: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數的工業傷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解決員工的不規范操作行為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保障。借由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的指引,針對某一生產環節、某種不利于安全生產的操作行為所采取的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或手段,比如:針對員工到達作業現場進行周圍環境設備的安全確認、每項操作前進行手指口述等。通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員工行為管控體系,不間斷地重復性強化訓練,員工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得到培養和塑造。在日益累積鞏固過程中,由安全確認不到位、不規范操作行為帶來的安全隱患將得到根除,相應的安全事故也自然不會發生,事故可防可控成為現實。2.3安全文化促進生產作業環境的改善。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深深體會到,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性,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口痰很難脫口而出直噴在明亮光潔的地板上。安全生產也是一樣。安全可靠的作業環境既能對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又對人的不良行為起到約束的作用。在一致認同的安全理念的指引下,在改善作業環境方面下功夫,既有外顯的安全理念、宣傳口號、標識的氛圍營造,又有現場環境治理標準化建設標準,任何一項工程均按規程設計、按設計施工、按標準驗收,作業環境有保證、工程質量有保證,在有安全文化氛圍的影響下,通過引入安全文化的管理手段,一個安全的生產作業環境自然形成。2.4安全文化推動安全管理機制的健全。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煤礦”是個“傻大黑粗”的行業,管理煤礦用不著什么高級的管理手段。對于“三違”及各類事故的處理也多是以罰代管。然而,真正的管理需要各種配套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即便是罰款也需要有依據。在安全理念的引領下,推動解決安全管理中各種問題的手段不斷升級,就拿對待“三違”現象來講,從單純地就事論事地罰款到安全思想教育、安全行為糾偏、一對一幫教、安全技能培訓等等,方法手段更加多元,而且也從單純地治標向治本發展,由此催生了安全教育機制、安全行為管控機制、安全環境達標治理機制、安全責任追究機制等。這些解決問題的保障措施是基于安全文化理念指引下產生并適用于現實安全生產需要的,既是安全文化的產物,又進一步豐富了安全文化的內涵。
3安全文化建設在大中型煤炭企業的發展階段
依據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的安全文化的劃分方法,將安全文化具體劃分為無序無知階段、被動符合階段、主動目標階段和自覺自主階段。由此,結合目前安全文化在煤炭企業中的發展實際,大體將其劃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下面,將個人對安全文化不同發展階段的表象特征加以分析。3.1初級階段——被動符合階段。在這個階段,基于人們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了解,安全文化建設亦不顯陌生,但認知較為膚淺。如何采取文化管理的手段、注入文化的基因去管理安全,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方面發揮作用,還是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在實踐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帶有文化基因的管理手段在推行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阻力,管理人員認為都是“懸乎套”,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現場操作員工嫌費事兒,也認為沒什么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推行一些安全管理方法,都是在被要求、被強行去落實的背景下不得不去做的一項工作,而且給定一些諸如現場操作前的手指口述、安全確認等管理操作方法,強行督導現場操作員工落實。此時的安全文化建設就是被動符合階段。其特點就是:思想認識膚淺、落實行為被動、落實過程需要監督。3.2中級階段——主動目標階段。在安全文化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管理人員對此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安全管理觀念開始發生轉變,“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開始被接受,管理方法的科學性、實效性在實踐中得到初步驗證,這也促使安全文化建設被提上日程,開始主動去研究確定安全管理目標,圍繞目標,研究落實一些更適合煤礦實際、更有利于現場管理、更便于員工操作的管理手段,管理思路由事后處罰向主動超前預防轉變?,F場操作員工也在日益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的影響下,特別是在親歷過各種大小事故之后,員工對于“安全”的理解更加深入,充分認識到“安全”對于自身、工友、家庭和企業的重要意義,開始對安全管理理念有了進一步的認同,在現場落實過程中能夠認識到帶有文化基因的安全管理手段對于自身安全的重要意義,行動上雖不能達到自主自覺但思想上的抵觸漸緩,由不情愿變得可以接受,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此時的安全文化建設基本上處在主動目標階段。其特點就是:安全管理觀念發生轉變、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得到認同、落實行為變得主動。3.3高級階段——自覺自主階段。在這一階段,企業管理人員對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的認同達到空前的一致,并列入企業發展戰略,作為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經營行為的重點工作,主動把人、機、物、環、管統一納入到安全文化建設的范疇,主動研究安全管理過程中的漏洞,主動研究修正安全管理漏洞的方法手段,真正把“文化”管理的思想帶到實踐中,主動把“文化”的基因植入到管理手段中。企業的各級管理部門(單位)、各級管理人員對安全文化建設積極主動、協調有序、配合默契,在安全管理落實過程中自主自覺、不打折扣、主動研究、主動修正、主動提升?,F場操作員工的安全意識空前提高,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隨著員工行為管控系統的不斷深入推進,各種行為糾偏手段變為員工的自主自覺,成為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真正把規范管理的手段與現場生產融為一體,員工操作行為空前規范,各種由主觀意識和行為帶來的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控制,真正實現員工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此時的安全文化建設進入了成熟發展的自主自覺階段。其特點是:安全管理理念高度認同、思想和行為高度統一、各方相互配合默契、自主自覺成為常態。
4安全文化建設在煤炭企業發展的現狀及未來展望
4.1現狀分析。據了解,目前全國各大中型煤礦企業普遍開展了安全文化建設,但從實際推行應用的情況看,建設水平、實際效果也參差不齊。一些工藝水平相對落后、發展緩慢的老煤礦,安全文化建設仍然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只是滿足于推行的要求,被動接受,滿足于形式上存在,沒有真正納入到管理范疇,沒有上升到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指導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的深層次需求;一些更加現代化的大中型煤炭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則相對成熟一些,處于由被動符合階段向主動目標階段過渡的過程中。對于安全文化建設,仍普遍存在一些片面認識:一是煤礦工人文化素質偏低,用“文化”去管理煤礦不現實,開展安全文化建設適用性不強;二是安全文化搞的這些東西太復雜,對素質較低的煤礦工人來講,內心不愿意接受、不好落實;三是把煤礦上升到用“文化”來管理,對于煤礦工人不如用直接顯現的手段管用……透過這些認識,我們不難發現,安全文化建設核心癥結在于管理層。首先是對安全文化建設缺乏深入的了解,對安全文化核心精髓缺乏深入研究,思想上存在認識誤區;其次是客觀強調安全文化與煤礦工人隊伍適用性問題,實則主觀上有畏難情緒,怕麻煩;第三是在安全管理上缺乏耐心,只求立竿見影,不求解決根本性問題,管理的眼界不夠高、考慮問題不夠深遠。4.2未來展望。安全文化建設能夠延續發展到今天,在煤礦也得到了發展,它的科學性不言而喻也是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管理人員的認可,這也正是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根本原因。隨著國家“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觀的深入推進,煤礦安全生產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不要帶血的煤炭等提法已經成為煤礦企業經營發展的原則。在不同場合對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中都充分體現了安全生產要以人為本,要強化紅線意識、責任意識,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全社會普遍認同安全發展的環境下,人們對于安全的需求勢必會為安全文化建設注入強大的動力。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們對于安全文化建設的認知、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在實踐中將會不斷增強主動性。主動目標階段的進展將會好于被動符合階段,但是在這個階段不可避免地將會經歷反復,會經歷一個邁上更高階段的煎熬期,熬過艱難,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最高階段——自主自覺階段終將實現,并將會在一個被廣泛認同、共同為之努力的環境下穩健成長、持續深入發展。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推動煤炭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環境得到根本性的改觀,“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觀必將成為人民的福祉、企業生存發展的福祉。
作者:楊彩霞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參考文獻:
[1]毛海峰,王珺.企業安全文化:理論與體系化建設[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
[2]本書編委會.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創新實踐工作指引[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13.
[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宣傳教育中心.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培訓教材[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5.
- 上一篇:煤炭企業薪酬結構思考
- 下一篇:國有煤炭企業工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