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煤炭企業營銷策略
時間:2022-03-05 09:59:14
導語:新常態煤炭企業營銷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煤炭市場在國民經濟的增長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當前,中國煤炭市場面臨著產能過剩、供需不平衡、競爭惡化的現象,不利于煤炭行業的進步。必須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運用傳統的4P營銷策略進行煤炭營銷活動,對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合理解決目前的困境,為煤炭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煤炭;新常態;營銷策略;市場
近幾年,由于宏觀經濟的影響,經濟結構面臨著新的調整,在環境治理日益提上日程的背景下,煤炭市場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對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的干擾。產能過剩、區域競爭升級、價格紊亂、進口煤量增大等現象使煤炭市場內憂外患,造成惡性循環,煤炭企業的經營面臨著一系列的困境。在新常態背景下,必須對煤炭市場的現狀進行詳細考核和了解,對傳統的營銷策略進行改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對煤炭營銷工作給予科學合理的指導和規劃,增強煤炭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新常態下煤炭行業現狀
1.1煤炭企業下游市場需求減少。當前以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全國煤炭的消費增速明顯回落。相關地區出臺了煤炭消費總量和質量控制制度,加上環保政策的規定,很多地區的企業放慢了開采的步伐,或者開采的煤炭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煤炭消費量大大減少。具體來說,一方面,大氣的治理使煤炭消費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消費比重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使煤炭消費市場受到擠壓,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清潔型能源,煤炭的優勢已經不明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大大降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煤炭的銷售份額。1.2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在煤炭的黃金時期,出現了投資熱的現象,煤炭采選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巨大。在強有力的投資下,煤炭產能量大大增加,跟之前相比具有明顯進步,但同時使煤炭的產量超出預期,給市場的正常運行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據統計,截止2018年底,間產能超過15億噸,全國煤炭公告產能41.7億噸/年,超出公告5.2億噸。與此同時,煤炭出口國的產能也實現了連續性的增長,加重了國內煤礦企業的負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這些出口國家將不斷增加對中國的出口量,由此引發出產能過剩的問題,無法在短期內實現有效消化。1.3煤炭企業內部惡性競爭增加。新常態下,宏觀經濟出現疲弱現象,對煤炭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這種背景下,煤炭價格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下行,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各個煤炭企業為了搶奪市場,占據更大的份額,開啟了價格戰的競爭模式。在行業巨頭宣布降價之后,中小煤炭企業為了維持原有的優勢,留住已有的市場,只能在壓低的價格基礎上再次降價。同時,下游用戶會借機進一步壓價,煤炭市場的價格將出現中小礦價格低于大礦的現象,在取得生存中的中下礦中,會形成新的大礦,其他小礦將進一步壓低價格,由此出現惡性循環的現象,縮小行業的利潤空間,紊亂市場秩序。1.4煤礦開采成本差距大。不同煤礦企業在開采的過程中,采取的方法是有區別的,同時,不同地區面臨的開采難度也會有所差別。相對來講,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開采條件受到各個方面的限制,在采掘深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提高了搬遷的成本,最終造成售價的增加。用戶更加傾向于選擇從其他渠道采購的產品,在相同質量的前提下,其成本更加低廉,利潤空間更大。比如,數據顯示,鄭煤集團前三季度的成本為493.46噸,而市場電煤平均含稅價為280.83元/噸,每噸均有較大的虧損。發往外省的時候會將價格增加50元,在與西部與內蒙古地區相比的時候更顯劣勢,競爭優勢大大降低,產品與市場需求的差異較大。1.5煤款回收困難,用戶合同兌現率較低。在煤炭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用戶借機提出各種各樣的苛刻條件拒絕用煤,之前簽訂的合約沒能發揮出應有的約束和保障作用,屢屢出現違約現象,大大增加了合同的法律風險。因為市場機制的不健全,煤款的回收難度大大增加,很多煤款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及時收回,延長了回款的周期,降低了煤款回收率,承兌比例與購賒價格出現倒掛現象,出現預支失衡的情況。由于煤款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回收,資金被大量占用積壓,無法合理利用資金,進一步擴大開采量,而與此同時,提高了財務費用的比例,在兩面夾擊之下,煤炭企業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2煤炭企業營銷對策分析
2.1開展差異化營銷,提高營銷精準性。在新常態背景下,煤炭企業必須轉變營銷理念,將市場因素作為考量營銷過程的關鍵點,對客戶的需求和能力進行分析,不斷完善市場調研機制。在制定營銷策略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優化營銷、駐外、地銷等部門的職責,借助于網絡信息平臺,對市場中的各類信息進行捕捉和分析,在整個市場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劃分。詳細研究市場動態,把握市場變化的情況,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關注,為產生、銷售和售后等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靈活調整煤炭的價格差異,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定價競爭機制,與配煤工作進行配套,在制定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堅持以質量為核心,將量與價科學掛鉤。研究不同質量的煤炭情況,確定出合理的發運數量,使客戶的購煤積極性得到有效提高,有效激發市場活力。2.2整合營銷資源,擴寬銷售渠道。煤炭銷售渠道直接影響著最終的銷售量,從而影響行業的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的實現。必須詳細分析煤炭物流體系,將各種因素和各項資源進行整合,在大的物流體系基礎上增強營銷能力,使煤炭供應體系得到不斷完善。另外,需要對儲洗配運的中游物流節點進行完善,使其與實際運輸逐漸適應,加強中游節點與上下游節點之間的聯系,在相互聯動的過程中,實現各自的發展與創新。煤炭企業需要結合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借助于網絡信息平臺,樹立互聯網思維,將互聯網與煤炭行業進行有效結合,實現兩者之間的融合,在相互磨合的過程中,增強融合的適應性,使煤炭行業的競爭力得到不斷提高??梢猿浞职l揮網絡平臺的優勢,積極推進網上交易,推進電子商務的進步與發展。積極尋找找煤網、易煤網、淘煤網等相關網站,在有效溝通之后,注冊成為企業用戶,提高煤炭產品的在線銷售能力。2.3加強煤炭質量監管,提高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煤炭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各個環節的煤質進行管理,找到煤質問題的源頭,從最初環節進行嚴格要求,使煤供應的整個過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加強督促工作,使各個生產礦在工作接替的過程中,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選擇質量過關的煤,減少質量低下的煤的數量,對配采工作進行科學把控,采取合理措施,使配采工作能夠以最佳方式進行,增強其協調性和適應性??梢越⒉⑼晟泼禾亢Y選加工系統,借助科學技術,對煤的成分和含量進行檢查,使其達到規定標準。對煤炭篩選標準化管理進行加強,提高篩選的效率,促進篩選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按照規定的原則,選擇出不同種類的具有廣泛適應性的煤產品,使風選、在線測灰儀等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從源頭和根本上解決煤炭企業質量的問題,在使用中實現理想的效果。2.4提升銷售服務層次,實行公關營銷。服務水平的提高是促進煤炭銷售增長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加強煤炭行業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煤炭銷售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前,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在這種情況下,煤炭企業必須轉變銷售思路,增強煤產品的人性化色彩。因此,可以增加親情化服務項目,在營銷的過程中加強人性化效果,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客戶,及時與客戶溝通與交流,從小事做起,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不斷擴大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使其在行業中的口碑不斷上升。另外,需要加大走訪的力度,增加走訪的多樣性和層次性,可以采取領導帶頭的方式,不斷征集用戶的意見,傾聽群眾的心聲,在有效溝通協商的過程中,增加對用戶的了解,使供方和需方之間的友誼不斷增強,擴大自身的市場占有率。2.5強化銷售人員管理,創新銷售考核機制。銷售人員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煤炭的銷售量,因此,必須加強銷售人員的管理??梢圆粩鄡灮N售板塊體制,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機制,將員工的工資與績效相掛鉤,提高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過激勵約束機制的實行,增加員工的績效空間,可以在固定工資的基礎上,提高員工的提成與獎金,使一線基層銷售人員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增加煤炭的銷售產量。在執行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層層分解的方式,使各項銷售指標能夠落實到具體部門與個人,把銷售任務的年目標、月目標、周目標等進行細分。安排專業人員,對目標的實行進度進行跟蹤,逐月考核,增加員工的壓力感與使命感,通過明確的分工,使各個部門能夠各司其職,各個員工能夠各負其責,打破之前工作一鍋燉的現象,增強銷售工作的針對性與合理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常態背景下,煤炭行業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在復雜的形勢下,煤炭行業必須扭轉思路,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基礎上,采取創新性的措施和制度,積極發揮出自身的作用。面臨瞬息萬變的市場情況,煤炭企業可以對煤炭資源進行整合,擴大銷售平臺和網絡渠道,開展差異化營銷,增強營銷的精準性,提高營銷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樹立品牌形象,使品牌的影響力不斷外延。通過一系列綜合有效的方式,不斷強化自身市場反應的能力,建立科學完善的完整性市場機制,促進煤炭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施穎.基于目標定位的煤炭企業營銷策略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16,(10).
[2]李瑜.大數據在煤炭營銷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9).
[3]邱美瑜.新市場形勢下如何加強煤炭營銷工作[J].時代金融,2018,(17).
[4]漸偉.煤炭營銷供給側結構改革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11).
[5]呂波.供給側結構改革下的煤炭營銷策略探究[J].煤炭經濟研究,2017,(01).
[6]溫永平.新形勢下的煤炭營銷市場前景展望[J].赤子(上中旬),2015,(07).
作者:馮中鍵 單位:鄭煤集團運銷公司
- 上一篇:煤炭企業供應鏈構建及優化建議
- 下一篇:煤炭銷售企業營銷供應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