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文化汽車技術論文
時間:2022-08-14 04:50:36
導語:專業文化汽車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推進文化育人改革應明晰和解決的核心問題
(一)明晰高職教育的文化內涵,并以此指導文化育人的建設
高職教育的文化核心應該是以“自強不息、創新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大學精神,從這個視角來審視,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應該是“殊途同歸”的,都將以德育人作為教育的根本。與此同時,高職教育文化也應包含其鮮明的職業特色的文化形式,那就是以“職業導向、經世致用”為主要內容的職教規律,這也是高職教育文化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文化的地方。因此,高職教育文化的內涵應該是“重德尚能,德業并進”,它應被視為高等職業教育可以一脈相承的文化。只有在正確理解高職教育文化基礎上推行的文化育人改革才不會偏離軌道,既能堅守教育的本質屬性,又能彰顯高職的教育特色。
(二)構建和完善高職文化育人的建設機制
高職文化育人的順利有效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機制和制度保證。首先應該建立有利于高職文化發展的組織和決策機制,而且要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及頂層設計,需要有整合資源以及科學決策的組織統籌;其次應建立為高職文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咨詢機構,以加強高職文化建設規律的研究探索,確保高職文化的科學發展;再次必須建立以師生為主體、以大學精神為內核、以專業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設模式;最后應建立一整套以文化育人為導向的高職育人綜合評價體系。
(三)文化育人必須充分發揮專業文化的核心堡壘作用
學校的人才培養都是以專業為單位予以實施,因此,專業文化的形成及傳播對學校的文化育人工程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各專業都應該在學校文化育人內涵的整體框架內提煉和總結本專業的專業文化內涵,并在專業教育中予以積極的傳播和推進。
二、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文化的凝練
(一)專業文化的界定
教育界許多學者都對專業文化的概念進行了界定,雖然在文字表述上各有差異,但反映出的內涵卻是基本一致的。專業文化應該是特定時期內專業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觀念、知識與能力體系以及從事專業教學和研究全體成員特有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其核心是該專業師生同化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和工作作風,體現專業成員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二)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文化的凝練
從專業文化應遵從大學基本精神的視角來看,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毋庸置疑應該傳播“追求真理、人文關懷、理性選擇、自由獨立”的大學精神。此外,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也應該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屬性和文化理念。專業自身的文化理念應該包含職業精神、職業素養、職業行為準則等多種元素。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主要是培養面向汽車銷售、汽車技術服務類崗位的高素質人才,專業文化主要還是應該包容服務類崗位的人才文化屬性。因此,專業文化理念可以高度的概括為“誠信、仁和、堅韌、擔當”。首先,“汽車營銷人”必須誠信,對企業誠信,對顧客誠信,對社會誠信,這是最起碼的職業精神;其次,服務類崗位應該傾聽顧客的心聲,理解顧客的行為,包容顧客,也就是“汽車營銷人”應該具有“仁和”的精神,這也是一種氣質的體現;再次,“汽車營銷人”在職場上經常會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經常會因為壓力而破壞自己設計好的職業規劃,阻礙了人生的發展。因此,“汽車營銷人”應該體現“堅韌”的精神;最后,“汽車營銷人”還應該具有“擔當”的勇氣和精神,勇于擔起責任。在上述專業精神背后表現出來的行為準則應是“與人為友、仁愛寬和、挑戰自我、激越靈動”。
三、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文化的傳播路徑
(一)打造具有高度人文素養和文化氣質
的品牌教師團隊,充分發揮教師在專業文化傳播中的主導作用在文化育人的改革中,如果作為育人主體的教師自身都缺乏文化熏陶、文化素養,甚至缺失起碼的師德修養,即使擁有再先進的文化理念,文化育人也只是徒勞。育人先育己,專業文化的建設必須打造具有師德品格、人文精神、人文素養的品牌教師團隊。一方面可以借助外力,如聘請一些文化大師、名師做一些有關人文方面的專題講座,多宣傳一些身邊優秀教師的人文事跡等;另一方面,學??梢栽谠u價教師考核體系中建立一種機制激勵教師的文化育人行為。
(二)形成以專業文化為指引的專業行為準則和標準禮儀體系,約束所有專業學生的行為
1.打造專業的誠信文化,體現“汽車營銷人”的誠信。如建立專業學生“誠信評分卡”,內容包含學生的考勤、品德操行、課堂行為等;建立班級“誠信指數觀察站”并進行評比;開展“誠信”主題的演講賽、辯論賽等,在專業內形成建設誠信文化的氛圍。2.嚴格制定學生的課堂行為準則和禮儀規范。對學生課堂的著裝、用語規范以及尊師態度都應該有規范的標準,并以此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核體系,同時還可以評比出“行為禮儀標兵”在宣傳欄進行表揚和宣傳。
(三)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和專業知識有交集的人文素質課程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以崗位需求為依托,形成了較為穩定和成熟的課程體系。但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角度來看,稍顯缺失。因此,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可以做出一些調整,開設一些和專業知識有交集的文化必修課和選修課。如開設“演講與口才”“汽車文化”“銷售藝術”“中華文明賞析”等系列的專業課程,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并為學生建立整體的科學和正確的方法論提供知識、思維和價值上的幫助。
(四)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靈活
調整課程教學單元設計及教學組織,有機融入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推進專業文化育人只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和組織,所有的專業課程都能夠融入文化元素,這樣大的文化滲透空間應該被充分利用并顯現出文化育人的效果。例如,《汽車營銷基礎與實務》課程,就可以融入“汽車文化”“營銷藝術”“成功汽車營銷人賞析”等專題,傳遞色彩斑斕的汽車文化和營銷文化;《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可以融入“誠信文化”“保險人精神”等精神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情操等。
(五)充分利用實訓課堂推進職場文化的滲透
首先,在實訓課堂營造出真實、仿真的職業環境,使學生在實訓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其次,完全引入企業的管理規范和文化標準,用職業精神和行為約束規范學生的實訓,盡量使學生對職業形成認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者:潘浩單位:廣東省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營銷專業汽車技術論文
- 下一篇:環保資金績效審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