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護理靜脈留置針應用透析
時間:2022-05-13 11:11:00
導語:骨科護理靜脈留置針應用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手術中建立通暢的靜脈通路,及時快速的輸血輸液及靜脈給藥是手術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是手術成敗的關鍵。過去傳統的靜脈穿刺往往難以滿足這一要求。近年來,靜脈留置針已普遍用在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中,其具有針體長,外套管較柔軟、無尖,不易打折,置于血管中不會因手術體位的變動刺破血管壁,造成液體外滲,并且穿刺成功率高等優點。我科自2004年起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術中輸液護理,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將該技術的應用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靜脈留置針的正確應用
1.1靜脈留置針的選擇
由于手術過程中隨時需要快速補液,為防止術中更換體位致留置針脫出,一般選用針體長而粗的留置針。目前我科使用的是由美國貝朗公司生產的帶加藥壺的18G和20G的普通型靜脈留置針,其針尖銳利,易于進針,穿刺角度靈活,操作簡便、易學、安全,其針管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及獨特的彈性功能而且固定方便,不易脫出血管外,避免術中更換體位所致針頭脫出血管外,防止藥液外滲,減小并發癥的發生,而且輸液速度流暢等。
1.2靜脈選擇
根據手術方式,病人的體位要求選擇合適的靜脈,其原則是以不妨礙手術者操作,便于麻醉醫生手術中用藥和保證輸液、輸血的順利進行為原則。靜脈應粗直,有彈性,血流量豐富,易于觸及,充盈良好,避開靠近神經、韌帶、關節、硬化、受傷、感染的靜脈,一般選用上肢前臂靜脈。因下肢血管回流路徑長,靜脈瓣較多,易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故不宜選擇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而腕關節處靜脈血管粗直、彈性好,但此處穿刺易造成橈神經損傷,也不宜留置套管針。
1.3穿刺方法
根據手術要求選擇合適的靜脈進行穿刺。在穿刺點上方約10cm處捆扎好止血帶,用皮膚消毒液消毒(直徑約6~8cm)兩次待干。左手繃緊穿刺部位皮膚,固定血管,右手拇指與食指、中指握住留置針,以30°~45°角度慢慢穿刺(勿太用力,以免穿破血管),見回血后降低角度,沿血管方向再進針1~2mm,以保證外套管在血管內[1],左手中指固定皮膚,食指與拇指固定針芯,以針芯為支撐,右手將外套管緩慢送入血管內,或將針芯退入套管內,借助針芯將套管和針芯一起送入靜脈,然后松止血帶。先用兩根膠布將套管針與皮膚固定,左手中指用力壓緊套管針前端的血管,食指固定針翼,右手拔出針芯,放入利器盒中,連接輸液器,證實輸液通暢后,用透明粘貼膜將針眼處皮膚覆蓋,根據患者年齡、病情以及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調節至合適輸液滴速,特別是心功能不全、年齡較高的患者以及嬰幼兒,要防止在短時間內輸入較多液體導致肺水腫、心衰的發生。
2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2.1皮下血腫
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練、技術掌握不好,操之過急、動作不穩等,往往使留置針穿過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腫。因此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穿刺技術,動作應輕、穩、準,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2.2液體滲漏
血管選擇不當、固定不牢、病人躁動、外套管未完全進入血管或血管壁接觸面積過大等原因均可導致液體滲漏。因此應合理選擇靜脈,盡量選擇粗、直、彈性好、避開靠近神經、韌帶、關節、硬化、受傷、感染的靜脈,妥善固定導管,肢體用約束帶固定,嚴格掌握輸液速度和方法,對血管刺激強的藥物輸液速度要慢。
2.3導管堵塞
由于術中要間斷地測量血壓,當留置針與血壓袖帶在同一肢體時,往往會導致導管堵塞。因此術中巡回護士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輸液速度,保證輸液通暢。同時要防止肢體受壓。一旦發生堵管的時候,謹記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確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將凝固的血栓推進血管內導致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2.4靜脈炎
常見癥狀為穿刺部位血管紅、腫、熱、痛、無彈性。護士操作時應嚴格無菌操作。輸注對血管刺激性強的藥物時輸液速度要慢,術中輸血時要充分加溫,避免冷刺激引起靜脈炎。一旦發生靜脈炎要立即停止在此靜脈輸液,24h內冷敷,24h后熱敷,以增進血液循環,緩解患者不適,并用50%硫酸鎂濕敷,或用土豆片濕敷20min/次,4次/d。
2.5靜脈血栓的形成
靜脈血栓多發生于血流緩慢的靜脈內,久病臥床的病人發生在下肢靜脈的血栓比上肢靜脈的血栓要多3倍,因此盡量避免在下肢靜脈使用留置針,且置管時間不宜過長,常規3~5d。
3護理體會
3.1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
由于留置針管徑比普通頭皮針要粗而長,多數患者會產生恐懼心理[2]。護士在操作前應向患者告知留置針的優點,告訴其穿刺時會比較疼,但是穿刺成功后留在靜脈里的是柔軟的導管,在手術過程中不會因體位改變而刺破血管引起液體外滲,而且術后還可以保留3~5d,免去每日穿刺的痛苦。通過對患者在靜脈輸液流程中的人文關懷,使患者一方面易于接受,另一方面患者感受到被關愛,不僅減輕了患者操作中的生理疼痛,亦使病人對護士的滿意度有所提高,由此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有效地減少護患糾紛,創造和諧的病區氣氛。
3.2防止感染
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操作者應戴好手套,以預防外源性感染。穿刺前要認真檢查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如有破損及過期禁用;皮膚消毒范圍要廣,一般為10cm,防止留置針被污染,穿刺成功后應用透明粘貼膜覆蓋,防止針眼感染。
3.3在選擇穿刺部位時,根據手術方式、病人的體位要求選擇合適的靜脈,其原則是以不妨礙手術者操作,便于麻醉
醫生手術中用藥和保證輸液、輸血的順利進行為原則;靜脈應粗直,有彈性,血流量豐富,易于觸及及充盈良好。以上肢前臂靜脈為首選,根據骨科手術的特點,為避免左右手術部位錯誤,我們采用如下原則,做上肢手術時選擇健側前臂靜脈穿刺;做下肢手術通常選同側上肢前臂靜脈,這樣既方便麻醉師術中給藥,又可避免左右手術部位錯誤。
3.4防止血源污染
護士在操作時除要保護患者外,也應做好自我防護。操作前戴好手套,在退出針芯前應用左手按壓留置針套管頂端前部血管,阻斷血流,防止血液流出,退出針芯后立即放入銳利盒中,防止針刺傷。
3.5熟練掌握穿刺技術
要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必須加強業務學習,熟練掌握各種類型的靜脈穿刺技能,在操作中要保持正常穩定的情緒,精細靈巧的動作,才能給患者提供最高質量的護理服務。輸液護士不能只是機械地操作,而更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將人文關懷運用到輸液過程中,這種理念要貫穿于每名護士的實踐操作中,使患者在輸液治療時充滿信心,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使患者對整個手術治療充滿信心。
3.6注意觀察
術中巡回護士應加強巡視,觀察局部有無紅腫、硬結、疼痛、血管彈性有無改變,輸液是否通暢,防止液體滲入皮下組織,如發現上述現象應立即拔針,重新建立通道。
3.7術后加強置管期間的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穿刺部位應每日消毒,操作時避免對留置針的過度牽拉,以免針體脫出。輸液過程應密切觀察滴速,以防輸液速度過快造成循環負荷過重或藥物不良反應??焖佥斠喉殗婪酪后w滴空,防止意外發生。置管期間應經常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硬結、疼痛及滲漏現象。如有上述現象應立即拔針。據臨床報道,病人靜脈炎通常發生在置管后6~7d[3],而5d內靜脈炎的發生率為零。5d應作為常規留置時間,最好不要超過7d。告訴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潔干燥,防止透明敷貼與皮膚粘貼不牢,套管針脫出,以延長置管時間。4小結靜脈留置針在手術室的應用,有利于手術中快速輸血輸液,使很多大量失血、失液患者轉危為安,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4]。術后還可以保留3~5d,患者免去每日穿刺的痛苦,保護了靜脈,又減輕了護士的護理工作量,同時提高了病房護理效率。并且套管針置于血管中不會因手術的變動刺破血管壁造成液體外滲,減少對血管及皮膚的損傷[5]。而過去的穿刺針為金屬材料制成,針體短而硬,有尖,不易固定,特別是在體位改變是,針尖易刺破血管造成液體外滲,易造成血管及皮膚的損傷,往往需要重新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不利于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傊S著醫療護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未來的輸液理念中,靜脈留置針將以其給藥迅速、刺激性小、療效快等優勢,在挽救病人生命中發揮著越來越多的積極作用。作為頭皮針的替代產品,其優越性深得廣大護理人員及患者的認可。因此,嚴格執行護理操作常規,做好周密預防措施,改進和創新護理技能,是靜脈留置針技術普及應用和質量的保證。
- 上一篇:強化公證處效能建設措施
- 下一篇:司法部門長效機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