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分組護理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3-25 11:34:22

導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分組護理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分組護理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分組護理管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采用分組護理管理,比較2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在護理文書、基礎護理、行為規范、病房管理等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護理的及時性、服務態度、護士的業務水平等方面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組護理管理能夠使護士更加貼近患者,滿足患者的護理需要,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分組護理管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質量;滿意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已經成為各大醫院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2010年國家衛生部下達“把時間還給患者,把護士還給患者”的文件,這就需要對原有的護理管理模式進行改革,以保證基礎護理、心理護理、??谱o理工作落實到實處,給患者真正的優質護理服務。分組護理管理模式是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按照護士的職稱、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等成立責任制小組,小組護士共同分管一組患者,對患者實施責任制的整體護理。分組護理管理能夠更好的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其潛能,有利于保證護理安全與質量[1]。本院自2014年實施分組護理管理以來,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現以膽囊期切除術患者為例,介紹實施效果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院2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納入標準:(1)主要臟器功能正常,無嚴重心、肺、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2)入院后有完善的檢查和手術準備,均明確診斷,患者知曉自身病情;(3)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本院人體試驗委員會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4)無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疾病;(5)無凝血功能障礙、貧血及惡病質;(6)無精神障礙、心理疾病;(7)均為擇期手術的患者;(8)術后意識清醒。排除標準:(1)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2)精神狀態較差,不能合作者;(3)血液系統疾病、嚴重感染、糖尿病者;(4)有精神病史、神經系統疾病者;(5)急診手術者;(6)有手術史者。將該組患者以分組護理管理為分界點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2013年8月實施分組護理管理的為觀察組,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6.3±13.5)歲;2013年8月以前實施常規性護理的為對照組,男51例,女49例,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47.5±15.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實施分組管理前后均由普外科20名護士對患者實施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分組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如下:

1.2.1分組責任小組的成立

制定崗位工作流程,確定崗位要求。將全科護理人員按照職稱、專科知識、護理技能、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根據層級管理的基本原則、護士條例、消化內科的護理內容、醫院護理質量要求進行分層[2],分為??谱o士、責任小組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和普通護士。20名護士包括護士長和副護士長各1名,對所有護士進行分組,分為2個小組,護士長和副護士長分別設在2個責任小組內,每個責任小組有??谱o士1名,責任組長1名,高級責任護士2名,初級責任護士2名,普通護士3名。小組護士共同分管一組患者,實行責任包干制負責整體護理。

1.2.2護理職責制定

(1)各層護士執行自己的工作:①??谱o士全面檢查和指導下級護士的護理工作。②責任組長對本組重點、特殊患者的病情及儀器設備情況進行全面系統交接,對前一天的護理工作進行重點點評和小結,提醒當日需特別注意和改進的工作,并與護士一起監督、進行疑難病例討論。③高級責任護士負責病情較重患者整體護理,協助病區管理,承擔難度較大的護理操作技術,做好對患者的入院評估、住院評估、高危因素評估,協助質量控制與持續改進,及時填寫“不良事件報告表”,并參與護理科研。④初級責任護士負責一般患者、輕癥患者的整體護理,承擔一般的??谱o理,參與病區管理和質量控制;為所屬組的患者提供連續、全面、無縫隙的護理服務[3]。⑤普通護士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完成臨床治療和護理,負責患者的生活護理和一般性基礎護理操作?;颊叩那鍧嵕煞止茏o士負責,切實保證了患者“三短九潔”。將護士長、責任護士的照片張貼在宣傳窗內,以便患者對負責其護理工作的小組人員有更直接的了解。(2)將護理人員的職責與業績、獎金和評優情況掛鉤,績效考核時遵循統籌兼顧,合理搭配,績效優先及責、權、利對等原則,堅持按崗定酬,降低職稱、學歷、工作年限權重分值,根據護士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風險以及工作技術含量的不同制定工資系數。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做到合理用人,提高護士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病房護理中[4]。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質量

以《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和《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為指南,制定護理質量考核表,該考核表包括護理文書、主動服務性、行為規范、病房環境改進、護理技能操作、安全改進、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8個方面,每個方面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該考核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2護理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患者的關愛與溝通、護理的及時性、護理效果、服務態度和業務水平5個方面,每個方面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前2個等級總和計入滿意度,該調查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在護理文書、基礎護理、行為規范、病房管理等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在護理的及時性、服務態度、護士的業務水平等方面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分組護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滿足患者需求

當今社會,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觀念正在逐步改變,社會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核心,是在市場競爭中使醫院處于不敗之地的關鍵,也是衡量醫院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了醫院的醫療質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0年衛生部在全國啟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活動,其試點醫院以及對護理質量的改進已經初見成效[5]。優質護理管理要求醫院不斷創新護理管理理念,對護士進行責任制分組,讓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得以更好的實踐。責任分組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和護理流程的配置更加合理,更加適應患者的需求。分組護理管理中各級護士的責任得到細化,使護理管理工作更系統、深入,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執行效率。每一個小組均分布配備了從護師到護員的人才梯隊,各小組護理水平較為均衡。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各個層次護士理人員的工作優勢,護理骨干起到帶頭作用,護理成員之間得到相互交流和提高,使每一位患者能夠得到高效、優質的服務[5]。

3.2分組護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本科室全體護理人員僅僅圍繞“改革護理模式、履行護理職責,提供優質服務,提高護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對護士實施分組管理,結果顯示,分組護理管理后,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均得到了顯著提高。分析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責任制小組的成立針對每一個護理崗位制定科學化、制度化的崗位職能,按照護士長、責任護士組長、責任護士、護理院進行層級管理負責制,各級護士深刻理解自己的工作意義和要求,這不僅改變了以往不同學歷、不同職稱和能力的護士承擔相同工作的狀況,充分發揮了不同層次護士的作用[6];責任護士對自己分管的患者全面負責,將護理時間還給了患者,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在分管患者的床邊,提供患者的各項治療、護理工作,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全面性和連續性,大大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7]。責任追究制度的制定有效提高了護士的責任心,使護士為滿足患者的護理需要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最終提升自身的護理能力。同時護士在患者身邊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加強了護患之間的交流,增加了相互之間的信任,這對提高護理滿意度、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成就感有重要意義。(3)在工作職能和獎金分配上體現優秀護士的價值,增強了護士的競爭格局,能夠充分發揮高年資護士的技術水平,滿足了護士自我實現的需要[8]。

4小結

綜上所述,分組護理管理能夠使護士更加貼近患者,滿足患者的護理需要,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而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

作者:祝毅 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陳員娥,李搖艷,厲小小,等.小組負責制護理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2):1073~1074.

2鄧麗鳳,倪小玲.精神科病房護理管理中應用責任分組護理的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2,25(4):491~492.

3郝麗霞,馬麗敏.分層分組管理模式在優質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87~88.

4熊秀娥,肖曉玲,張華東.“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試點病房責任小組包干制護理的實施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1,3(11):216~218.

5陳紅光,劉瓊.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213~214.

6趙云霓.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6):230~231.

7孟月仙.分組包干式護理質量控制法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