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8-25 03:49:33

導語: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婦產科患者138例,作為此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對照組(常規護理組)患者69例,年齡在24~5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0.9)歲;觀察組(風險管理組)患者69例,年齡在25~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1±0.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疾病種類以及病情上沒有明顯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管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的婦產科護理,觀察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風險管理,具體的方法如下:1.2.1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理論。[1]培訓婦產科的護理工作比較而言更具有難度,相對應的風險也比較大,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自身的保護意識。通過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理論培訓,讓護理人員可以熟練運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維護患者以及自己的利益;同時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技能,能夠實時了解最新的護理手段以及方法,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1.2.2提升護理人員對風險的識別意識。所謂的風險管理應該主要指風險的預防,有效地阻止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降低患者的意外情況發生率是風險管理的主旨。因此提高護理人員對潛在風險的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通過對以往風險事件做合理的整理以及分析,總結出造成風險事件發生的原因,并且有針對性的預防,對患者進行充分的調查來制定一定的風險預防方案;1.2.3針對風險因素實施有效的補救措施。首先在接手患者的護理工作時,就應該對患者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并且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護理方案,將患者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作出具體的分析,以及預防措施和一旦發生后應該采取的補救措施,對于患者的身體狀況要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做出最有效的補救措施[2];1.2.4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記錄這一舉措一方面是以對患者負責任的態度,將患者的身體情況以及病情變化做詳盡的記錄,方便于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的治療進度,另一方面也是為保證護理人員的利益,一旦出現醫療糾紛,護理人員可以將護理記錄作為自己護理的證據。

1.3效果標準

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以及對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工作的分數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工作態度、風險預防措施、護理技能以及相關的護理知識體現。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3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以t值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以x²檢驗,P<0.05為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更加認可,對于護理人員工作中的細節評分更高,并且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討論

婦產科每天都會接收大量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會有相應的護理加入,好的護理工作能夠使治療工作事半功倍,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不僅是給患者提供了最舒適的護理,同時患者也會反饋回較好的信息,也就是更加信任醫院的治療,能夠給醫院帶來較好的聲譽[3]。在婦產科實施風險管理,是在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前提下,還能夠更加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意外事故的概率,減輕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能夠在盡可能舒適的環境下治好自己的疾病。風險管理應該不僅是對風險的預防,還應該做好風險發生的充分補救準備,做到護理工作有備無患。將風險管理熟練運用后,還可以擴大使用面,將其管理模式應用到其他科室的護理工作中。

作者:嚴會蓉 單位:天門市第二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劉莉.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88-89.

[2]梁國華.探討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3):143-143.

[3]唐紅菊.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