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患者護理干預論文

時間:2022-01-22 04:20:00

導語:腦出血患者護理干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腦出血患者護理干預論文

1資料分析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的83例腦出血患者,男39例,女44例;年齡33~87歲,平均60歲。本組病例均經頭部CT檢查證實為腦出血。出血部位:基底節區41例,小腦8例,腦干5例,丘腦16例,腦葉10例,腦室3例。83例患者在住院期間均不同程度地發生便秘(排便間隔時間>3d,糞便量少,排出困難,無其他腸道器質性病變),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后,患者順利排便,無因排便加重病情病例發生。

1.2便秘的病因

一般病因: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②不良排便習慣;③濫用瀉劑;④環境或排便體位改變;⑤妊娠;⑥老年、營養障礙;⑦結腸、直腸、盆底器質性病變及功能性障礙;⑧結、直腸外神經異常,本組38例意識障礙者均發生便秘,考慮與腦出血量大或存在顱內高壓有關,以致影響自主神經調節中樞而誘發便秘;⑨精神或心理障礙醫原性藥物因素。

1.3腦出血

腦出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約有半數患者于發病數日內死亡,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腦出血的預后與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次數、全身情況和并發癥等有關。腦出血患者死于并發癥或遺留后遺癥。年齡越大,預后越差,60歲以下的病死率較低,約占30%;70歲以上的病死率可高達70%以上。大多數患者高血壓病史較長,血壓越高,預后越差,病情進展快,顱內高壓癥狀明顯、嚴重,視乳頭水腫。

2腦出血致便秘的原因

2.1環境因素

因為住院患者臥床,涉及個人隱私而不適應在床上排便,從精神上自我抑制,抵觸排泄,從而減少了排便次數,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大部分水分被大腸反復吸收,糞便過分干燥,排出困難,導致便秘。腦出血患者一般入院需絕對臥床治療3~4周,致使患者自身活動減少,長時間臥床會引起胃腸蠕動減慢,同樣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2.2藥物因素

腦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的治療過程中,為了減輕因出血所造成的顱內壓升高,避免形成腦疝,會大量使用脫水利尿藥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利尿劑的應用在減輕顱內壓的同時也促使腸道內的水分過分吸收,以致便秘。

2.3飲食因素

術后患者早期有意識障礙、吞咽困難、言語障礙以及異常咳嗽、嘔吐或口腔分泌物堵塞氣管,為防止發生吸入性肺炎或墜積性肺炎而進行鼻飼,另外,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重點是保護胃黏膜,對患者食物要求比較嚴格,而家屬挑選食物時過于精細,缺乏纖維素,飲水減少,易引起患者營養不均衡而導致便秘。

2.4護理因素

護理人員沒有及時告知家屬和患者排便的意義,沒有準確地了解情況和及時督促,以致患者便秘。

3護理措施

3.1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護士要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發生便秘對腦出血患者的嚴重影響、發生便秘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其配合治療,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排便時用力過大。要注意對患者隱私的保護,做好有效遮擋,指導患者采用合適的排便姿勢。

3.2飲食調節

給予患者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高纖維素飲食可促使腸蠕動,避免便秘的發生。鼻飼者可給予混合蔬菜、水果汁,鼓勵患者多飲水(30ml/kg),每日保持飲水量為1200~1500ml,使大便充分軟化,預防便秘。忌食辛辣食物,不吸煙,不飲酒。

3.3腹部按摩

每天早晚2次按摩腹部,患者取平臥位,按摩前要求手溫盡量高于體溫或相近,囑患者放松腹肌,用手掌自右下腹開始順時針方向按摩100~200次,手法由輕至重,按摩時注意動作輕柔,冬天要注意保暖。另外,患者自述腹痛或生命體征不穩時要停止按摩。

3.4適當活動

患者病情穩定、允許進行床上或下床活動時,可適當鼓勵和指導患者活動,但早期應嚴格控制活動量,以患者不出汗、不氣喘為宜;昏迷患者應定時翻身、拍背、被動活動肢體,以增加腸蠕動,提高排便肌群的收縮。

3.5藥物治療

建議可選用舒泰清,2袋/d(A劑:聚乙二醇400013.125g;B劑:碳酸氫鈉0.1785g,氯化鈉0.3507g,氯化鉀0.0466g;A劑+B劑各1袋配制125ml標準等滲溶液),嚴重便秘者可先用大劑量(8袋/d,共3d)清除腸道內殘留的糞便,逐漸減量至2袋/d,建議服用至形成規律性大便。每晚口服果導2片或肛塞開塞露1~2支、蘆薈膠囊口服、番瀉葉5~10g沸水浸泡代茶飲。對于患者來說,主要是康復性的治療,一般可以進行中藥調理和針灸。

4討論

腦出血多見于中老年人,寒冷季節發病較多。大多在活動狀態時起病,突發劇烈頭痛伴嘔吐,多有意識障礙,發病時血壓較高,神經系統局灶癥狀與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關。腦出血是指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常因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故大多在活動中突然發病。發病后,患者很快進入昏迷狀態,死亡率很高。在腦出血治療過程中,脫水利尿劑的大量使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排便反射抑制、腸蠕動減弱或長期臥床等因素引起便秘,而便秘對腦出血患者預后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護理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大便通暢對腦出血患者的意義。首先要規律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膳食中的纖維。生活規律,自然精神百倍,并做適當的運動,增強體質,早晨起床前,老年人還可以對腹部進行自我按摩。多吃些高纖維食物,如瓜、果、蔬菜和粗、雜糧等,多飲水,少吃刺激性及生、冷食物;其次,大便也要盡量規律,盡量做到1~2d排便1次;最后要把生活、心理安排到最佳狀態,解除顧慮,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黃彥飛.49例腦出血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廣西醫學,2004,(11):1728-1729.

[2]呂式瑗.護理學基礎[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122.

[3]馮晶軍,武玉玲,李英.高血壓腦出血術后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05,(1):47-48.

[4]趙曉麗,李宣蘭.骨科臥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5):463.

[5]劉彥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辨證論治[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1):93,116.

[6]胡學秀.股骨頸骨折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9):121-122.

[論文關鍵詞]腦出血;便秘;護理干預

[論文摘要]腦出血后患者需要臥床休息4~6周,便秘的發生率較高。通過對86例腦出血患者便秘進行護理,筆者認為對腦出血便秘患者實施心理與健康、合理飲食、腹部按摩等護理干預,可有效幫助患者解除便秘的痛苦,并避免再出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