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孕婦系統化監護與效果觀察
時間:2022-07-12 09:00:49
導語:前置胎盤孕婦系統化監護與效果觀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妊娠28周若胎盤仍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口,稱為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常見原因,國內報道發生率為0.24%~1.57%[1],處理不當可危及孕婦和胎兒生命。前置胎盤目前尚無特異療法,期待療法是在確保母嬰安全前提下,提高胎兒成活率有效權宜之計。有報道,期待療法期間,綜合性護理措施會對提高胎兒成活率、減少產后出血產生積極影響[2]。近些年來,我院產科對前置胎盤孕婦期待療法期間施以系統化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2010年我院產科收治的前置胎盤行期待療法的孕婦100例。年齡23~36歲,平均(26.7±4.2)歲;初產婦68例,經產婦32例;孕周29~35周,平均(31.2±1.8)周;100例孕婦均伴有不同程度活動性陰道出血;經B超確診中央性前置胎盤28例,部分性前置胎盤46例,邊緣性前置胎盤26例。100例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46例,對照組44例,兩組孕婦在年齡、胎盤前置位置、孕周方面均不存在明顯差異。
1.2治療方法
100例孕婦均行期待療法。通過安胎、抑制宮縮、促胎兒肺成熟、營養支持等治療方法使胎兒達到或接近足月,適時進行分娩;對于不能渡過危險期的孕婦及時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對于符合順產條件者采取經陰分娩。對照組孕婦期待治療期間給予婦科??谱o理,觀察組再此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病情觀察、感染控制、宮縮及產后護理等系統化護理干預。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孕婦妊娠結局(剖宮產、順產)及活產數;稱重法測量2組產前、產后出血量,記錄產褥感染發生率及新生兒體重與Apgar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定量數據的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數據比較采用2檢驗,所有數據經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系統化護理干預
2.1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前置胎盤孕婦入院后,立即囑孕婦絕對臥床休息,取左側臥位,減輕宮體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改善子宮血液循環與胎兒氧供。護理人員要和孕婦做好健康教育,講述前置胎盤的癥狀表現、陰道出血的機制及用藥方案,讓孕婦了解期待療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前置胎盤患者常呈無痛性陰道出血,孕婦對出血的恐懼會存在焦慮、緊張等情緒,加重宮縮和出血量,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心理安慰,打消不良心理,轉移患者注意力并給予鼓勵,樹立做媽媽的信心。
2.2用藥護理與病情觀察
對于有宮縮的孕婦適時給予抗宮縮治療與護理,預防早產。靜滴硫酸鎂抑制宮縮時,應嚴格控制硫酸鎂的滴數、濃度,維持硫酸鎂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長時間使用硫酸鎂后,要密切觀察孕婦血壓、呼吸、尿量、和膝腱反射狀況,及早發現鎂中毒前驅癥狀,備好鈣劑解毒。期待療法中要每4小時測量孕婦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詢問有無頭暈及胎動異常;對活動性陰道出血者,要密切觀察并記錄出血情況,估計出血量,夜間要加強巡視,防止睡夢中大出血的發生;詢問、觀察孕婦有無便秘,對出現便秘者,給予開塞露通便,降低腹壓,減少出血;據病情進展及期待治療效果,需要終止妊娠者,遵醫囑予地塞米松肌注,促進胎兒肺部成熟。
2.3預防感染
妊娠晚期,宮縮極易帶來前置胎盤剝離而出血,開放的血竇和創面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進而易引發感染。期待治療中,要每日用碘伏護理會陰2次,及時更換會陰墊,保持局部干燥、整潔;指導孕婦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勤換內褲;對出血時間長者,定期檢查血象,遵醫囑正確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4圍產期護理
前置胎盤孕婦入院即應做好應急術前貯備。對需要進行剖宮產結束妊娠者,產時直接在子宮體注射欣母液,產后靜滴米索前列醇預防產后出血,并嚴密監測產婦生命體征,觀察腹部切口滲血及產婦神志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對于妊娠達37周,符合經陰生產條件的孕婦,產時行人工破膜,使先露下降,壓迫胎盤,此時護理人員行腹部按摩,加強宮縮,促使胎盤和宮壁錯位,盡快娩出胎盤,縮短第三產程,促進子宮收縮,關閉血竇,預防產后出血。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產褥期感染。
3結果
3.1妊娠結局
不同護理組前置胎盤孕婦經期待療法后,妊娠結局對比情況見表1。觀察組順產比例(76.1%)遠高于對照組比例(54.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剖宮產活產比例(100.0%)也明顯高于對照組(80.0%)比例。兩組順產孕婦,胎兒均為活產,不存在差別。表1不同護理組前置胎盤孕婦妊娠結局對比情況一覽表[例(%)]妊娠方式活產數組別N剖宮產順產剖宮產順產觀察組4611(23.9)35(76.1)11(100.0)3(5100.0)對照組4420(45.5)24(54.5)16(80.0)2(4100.0)統計量2=4.622P=0.032。
3.2并發癥與新生兒狀況
不同護理組順產產婦并發癥及新生兒指標對比情況見表2。觀察組順產產婦產前(365.8ml)產后出血量(429.6ml)、產褥感染發生率(22.9%)均低于對照組(372.1ml、485.4ml、50.0%),產后出血量與產褥感染發生率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方面,觀察組新生兒體重(3.28kg)與Apgar評分(9.3)均優于對照組(2.89kg、8.8),且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4小結
陶成珊等[3]報道前置胎盤孕婦在產后出血、產褥感染、孕產婦死亡方面以及圍生兒死亡、低出生體重兒發生率方面均明顯高于無前置胎盤的孕婦。目前,對前置胎盤的治療多以期待療法為主,前置胎盤期待治療的原則是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抑制宮縮、促胎肺成熟、營養支持等治療方法,適當延長孕周,促進胎兒的成熟,降低圍產兒病死率[4]。期待療法的效果極易受到孕婦心理狀態的影響[5]。孕婦對無痛出血的恐懼與對胎兒的擔心等心理應激等可經交感神經中介,影響子宮血氧供應,更易引發早產與死胎。與常規產科護理相比,此系統化護理干預通過強化心理護理、健康指導、密切病情觀察、預防感染、急救配合等措施,積極配合醫生的臨床治療;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夠緩解孕婦緊張情緒,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密切病情觀察與用藥監測,能及早發現藥物不良反應與大出血情形,最大限度為胎兒在母體內的成熟贏得時間;感染控制措施和圍產期護理能否最大限度的減少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組資料中,觀察組孕婦經系統化護理干預,剖宮產率(23.9%)明顯低于對照組(45.5%),最大限度地確保了胎兒在母體中的自然成熟。35例經陰分娩的產婦產后出血量、產褥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孕婦;同時新生兒體重、Apgar評分等新生兒指標均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前置胎盤孕婦在進行期待療法保胎過程中,施加系統化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孕產婦的臨床癥狀,較好地確保母嬰安全,有助于期待療法目標的達成,護理效果顯著。
- 上一篇:冠心病心絞痛病患監護
- 下一篇:文化市場主要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