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研究
時間:2022-07-09 03:43:09
導語: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5年6-9月,以山東、吉林、上海等10所高校2012-2014級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為訪談對象。納入標準:全日制護理學碩士生,年齡30歲以下,言語表達清晰且知情同意者。樣本量以受訪者資料重復出現,不再呈現新主題為標準。一般資料:護理碩士生19人,女17人、男2人;年齡25-28歲,平均25.16歲;分布:山東8人,吉林4人,上海、福建各2人,北京、天津、武漢各1人;研究方向:臨床護理13人,護理管理4人,護理教育2人;科學學位12人,專業學位7人。2.方法。(1)資料收集方法。采用質性研究現象學方法,通過與研究對象采取開放式深入訪談,獲取受訪者就讀碩士期間學習需求的內心感受或真實體驗。訪談提綱:①基本情況,包括年齡、年級、研究方向、學位類型。②碩士課程設置及課時比例是否合理或滿足需求。③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否適合碩士生。④就培養目標及課題研究而言,您認為臨床實習科室安排如何?⑤期望學?;驅熖峁┠男椭?⑥教學資源和條件能否滿足其科研需要,您的課題研究經費來源。本研究因地域跨及范圍較大,山東、北京、天津由研究者現場訪談;其他則由我校護理學院校友按照訪談提綱協助完成訪談。統一制定訪談標準、說明語、訪談前向訪談對象介紹研究目的及訪談保密原則;談話時間40分鐘左右;將訪談培訓事宜及訪談提綱以錄音+文字兩種形式傳送給其他地市訪談者,要求嚴格按程序訪談,做好錄音和記錄。(2)資料分析方法。訪談結束后,研究者及時整理訪談資料,將錄音內容逐一轉化為文字,并按照S1-S19順序編檔。資料錄入后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結合訪談記錄對資料進行反復分析和凝練主題。
二、結果
通過對訪談資料的深度分析,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學習需求凝練以下主題。1.增設專業特色課程。訪談對象普遍感到:研究生課程設置欠合理,學位公共課和基礎課設置較多,而專業特色課程或護理研究相關課程少。S1:我校護理研究生課程設置與醫學研究生基本相同,公共課和基礎課較多,沒有突出護理專業特色,如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病理、自然辯證法等,而對于護理研究、循證護理、高級護理實踐等護理研究生感興趣的課程沒有安排或在培養方案中設置了護理綜合、護理新進展,沒有實際安排授課或輔導。2.增加科研相關課程學時。多數研究生提出:課時比例不妥,應減少公共課學時,增加科研相關課程學時。S1:公共課較易理解,可減少學時或合并,增加科研相關課程如醫學科研設計、醫學統計學、醫學文獻檢索等課時數;這些課程相對較難,希望講授理論的同時增加實踐機會。3.關注護理學生課堂表現。部分訪談對象提出:高校碩士生專業基礎課合堂授課,老師所列舉的實例都是針對醫學生,幾乎不涉及護理,使得課程內容與護理專業脫節。S5:對于專業基礎課或選修課而言,教師授課以醫學生為主可以理解,但應適度關注護理學生,備課時搜集相關護理實例,以滿足護生需求。4.創設實踐體驗的機會。有訪談者認為:作為研究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極其重要,在教學組織中應當多為學生創設實踐機會。S10:我校部分老師教學方式單一,傳統講授占據首位;希望老師根據課程內容采取多種方式,如醫學統計學或統計軟件,可將教師的科研論文作為實例,呈現原始數據,使學生貫穿理解論文的基礎上,進行原始數據的統計處理,增加體驗機會。5.引導課題研究思路。多數訪談對象認識到:首次接觸課題,科研思路的引導是其主要需求之一。S3:我是研三即將畢業的學生,剛涉及科研幾乎都沒有思路,迫切需要導師正確引導。回顧學習歷程清晰記得三年前,導師要求去圖書館查閱文獻,仔細研讀文章,從中提煉問題,嘗試撰寫綜述;在撰寫綜述過程中,獲知某一研究領域已知和未知,從中發現被前人忽略的問題,進而選題得以解決;這樣既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培養了科研思維能力。6.營造學術交流氛圍。學院定期舉辦前沿講座、學術報告、召開研究生例會,跟隨導師參加學術交流這是研究生翹首期盼的。S12:我曾跟隨導師去北京參加國際會議,并在大會上交流發言,那次經歷彌足珍貴。7.安排與自身研究方向相匹配實習科室。訪談中科學學位研究生普遍涉及:臨床實踐安排應當以研究方向相關科室為主,以利于實習中從事研究,收集整理資料;在此基礎上再安排其他重點科室實習。S15:科學學位研究生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不同,但我們輪轉的科室基本一致,我認為實習科室應與自身研究方向匹配。8.開展就業指導。訪談的部分研究生感到:研三就業最為困惑,請求學校相關部門及導師重視就業指導。S3:未來工作懸而未定、研三各種糾結涌上心頭,如何參加應聘以及準備哪些資料,此時期盼學院組織研究生就業報告會或求職經驗交流會;更期望學院將每屆研究生求職的各類材料留檔,為學生提供借鑒。9.改善研究條件。有的訪談對象分別提到了圖書資料、統計軟件、電腦及經費等研究條件欠缺。
三、討論
以上主題說明我國護理碩士生教育尚存缺陷,建議采取如下措施,創設滿足學生需求、利于自主學習的教育情境。1.優化課程設置,構建護理科學學位課程和MNS特色的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目標是課程設置的根本依據,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分為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其培養目標和定位不同,課程設置有所側重。多數訪談對象提出課程設置或課時比例欠合理,這與以往研究結果相吻合[2-3]。王曉燕等提出護理專業研究生課程設置需適應國際化發展趨勢,符合國家護理人才需求和疾病譜變化,同時體現實踐性特點,與研究方向和規范化培訓相結合,設置學位課程,并將臨床實踐、學術活動和論文撰寫列為必修課程[4]。也有學者提出建立一套區分于護理科學學位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且具有MNS特色的課程體系,設置精而深的護理專業課程,涵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科研教學及不同??谱o理方向的專業選修課程[5]??梢娧芯可n程設置及課時匹配各高校不一,結合我國實際全面構建護理科學學位課程和MNS特色的課程體系,是亟待研究的課題。2.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采取多樣化課堂教學策略。改善研一專業基礎課合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實現合—分—合式課堂教學結構,有分有合相互兼顧相互統一,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制定具有專業差異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學習參與度。3.培養高水平的護理師資隊伍,推進研究生“專業化教學”。護理學專業已認定為一級學科,但發展時間較短,師資力量薄弱,有學校仍依托于醫學師資,欲實現護理“專業化教學”,必須創建高水平的護理師資隊伍。4.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以研究方向為基礎,統籌制定個性化的臨床實習方案。就臨床實習而言,訪談結果臨床實習與培養目標、研究方向脫節。王喜華等研究提出護理碩士點可根據研究生意愿,在綜合考慮學校特點和碩士生研究方向等基礎上統籌安排,制定科學合理的個性化臨床實踐方案[6]。李繼平等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在臨床實踐訓練內容設計安排科學學位與專業學位區分不明顯,能力培養側重點不明確,??谱o理特點不突出;并提出基于個人專業經歷與研究方向的臨床實習輪轉設計[7]。因此研究生臨床實踐應根據培養目標和研究方向統籌制定個性化的臨床實習方案。5.正確引導研究思路,多渠道搭建交流平臺,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導師應按照護理碩士學位培養方案,結合每位學生自身特點,量身定制培養指導計劃;多渠道搭建交流平臺,運用新媒體網絡技術促進中外研究生交流。6.成立研究生就業指導團隊。全面搜集就業信息,掌握就業相關知識,了解用人單位對護理研究生的應聘要求;邀請畢業生介紹就業簽約經驗,積累借鑒簽約資料,為提升就業實力打好基礎。
作者:方秀新 張敏 馬曉葉 單位:1.濱州醫學院護理學院 2.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羅婕.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需求的調查研究以云南大學為例[D].云南大學,2013.
[2]劉賢,鄭顯蘭.對護理學學術型研究生課程設置的實證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13):75-78.
[3]秦永杰,趙坤,王云貴.某醫學院校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調查和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125-126.
[4]王曉燕,李國宏,徐翠榮.關于實踐取向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思考[J].護理與康復,2015,12:1174-1176.
[5]楊嬋娟,張云美,羅珩.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現狀[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3):178-180.
[6]王喜華,候銘,李萍.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J].護理學雜志,2009,24(11):89-91.
[7]李繼平,張宇斐,李李.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0):730-733.
- 上一篇:婦產科護理學實驗教學論文
- 下一篇:腹腔鏡手術護理應用及效果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