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學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11-23 09:24:29

導語:外科護理學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科護理學教學設計論文

摘要:思維導圖自發明之初就備受關注和推崇,它將無形的思想轉變為可視的思維路線圖,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思維網絡。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外科護理學實驗課集體備課中,能夠集思廣益,促進思考,便于記錄,有助于實現備課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外科護理學中水鈉代謝失調部分的知識分布零散、晦澀難懂,筆者在講解這一部分內容時使用了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教學設計;外科

護理教學思維導圖的使用者將包括圖片、圖形、詞語等在內的信息表征工具加以組合運用,通過呈現概念之間的層次關系和思維順序關系,實現概念表征的可視化。在進行外科護理學中水鈉代謝失調這一部分的教學時,筆者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一、教學背景

大多數學生愛動腦、肯思考,但他們的學習只滿足于掌握單個知識點,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水鈉代謝失衡這一節零散知識點多,不易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高滲性、低滲性等滲性脫水的病因和臨床表現。2.能力目標:正確判斷水鈉失調的類型及程度。3.情感目標:在觀察和護理過程中體現出認真、細心的工作作風。4.教學重點及難點:高滲性、低滲性等滲性脫水的病因和臨床表現。

三、教法和學法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意義學習的兩個條件包括兩部分:一是學生表現出一種意義學習的心向,即表現出一種在新學內容與已有知識之間建立聯系的傾向;二是學習內容對學生具有潛在意義,即能夠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系起來。要促進新知識的學習,首先要增強學生認知結構中與新知識有關的概念。筆者采用XMIND軟件繪制思維導圖,直觀展現學生對水鈉代謝失調這部分的已有知識,重在建立一個基于核心詞或有序想法的意義圖形。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引用《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開篇點題,指出水(體液)對于人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從一開始就能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下跟著教師走進水、電解質的世界。2.任務驅動。任務一:學生課前根據教師分發的提綱復習水鈉代謝平衡,把自己已掌握的知識繪制成思維導圖并反饋給教師。這是課前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任務二:根據課前學習回答“與水鈉代謝相關的兩層膜、三個間隙是什么”“高滲、低滲、等滲指的是什么間隙的滲透壓變化”等問題。任務三:觀看紅細胞失水和吸水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水在細胞內外的動態變化。通過任務二和三,學生在心中對其將要探究的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這相當于一個知識的承載點,以后所學知識都能在這個載體上找到落腳點。任務四:明確各種類型脫水失水和失鈉的比例關系,讓學生自主思考“失水和失鈉的關系應怎樣才能使細胞外液呈高滲、低滲、等滲的狀態”。任務五:首先,教師出示高滲性脫水思維導圖,該思維導圖融匯了高滲性脫水的原因和臨床表現,并顯示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的內在原因。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參照流程圖,理解內化知識點。其次,學生自學等滲性脫水的相關內容,教師出示部分思維導圖,由學生在小組討論后完成表格。再次,學生學習低滲性脫水的相關內容,參照之前的思維導圖自主繪制思維導圖。任務六:分析病例,判斷失水類型,在小組討論后匯報結果。

五、教學評價

利用學生自測和教師評價兩種方式,讓學生和教師明確是否還有未掌握的知識點。

六、教學反思

優點:化文字為圖形,增加直觀感受;利用XMIND繪制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結構,做到知識可視化。不足:分組沒有考慮到小組平均水平的差異;學生初學外科護理,對涉及的??萍膊≌J識不夠,較多的時間花費在解釋這些疾病上。思維導圖的教育應用有助于學生在思考過程中以可視化的方式探索、修正和總結某一學習問題的想法。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記筆記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作者:張筱晗 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維導圖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1(8):120-124.

[2]楊凌.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6):59-61.

[3]朱新會.基于思維導圖和概念圖的理論型課程知識設計與應用[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4]徐益榮,盧玉仙,等.高職外科護理學工學結合課程的構建與實現途徑[J].護理研究,2012,26(24).

[5]李勝琴,饒和平,徐春岳.工學結合導向的高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實訓項目設置與考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