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護理
時間:2022-03-12 11:08:00
導語:腹外疝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我院收治腹外疝患者79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5例,斜疝47例,共中復發性斜疝12例,直疝26例,切口疝3例。年齡30~84歲,平均58歲。伴高血壓腦梗塞3例,肺氣腫5例,高血壓冠心3例,肝硬化腹水1例。
1.2臨床表現相應部位有腫塊突出,早期常無自覺癥狀或僅有墜脹感。可因腹壓的增加或降低而出現或消失,或用手可將腫塊回納。腫塊還納后,可捫及缺損處。嵌頓性疝常發生于腹內壓驟增時,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有明顯疼痛。平臥或手法推擠不能同復,并可伴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機械性腸梗阻癥狀。如不及時處琿,將發展為絞窄疝,出現腸壞死感染中毒癥狀。
1.3治療治療以手術為主要措施,可酌情選用疝囊高位結扎術、疝修補術和疝成形術。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常需急癥手術。一般對1歲內的嬰兒、年老體弱或伴嚴重疾病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
2護理
2.1非手術治療的護理
采用疝帶壓迫治療,應向病人闡明疝帶由彈性鋼板外裹帆布制成,有左右之分,指導病人正確佩帶,防止壓迫錯位而起不到效果。疝帶壓迫有不舒適感,長期佩帶疝帶病人會產生厭煩情緒,應勸慰病人,說明使用疝帶的意義,使其能配合治療和護理。嬰幼兒的腹股溝疝采用棉束帶壓迫治療期間,應和家屬一起經常檢查束帶的松緊度,過松達不到治療作用,過緊小兒會感到不適而哭鬧;束帶被糞尿污染后需立即更換,以免浸漬過久發生皮炎。臍疝可用5分硬幣外裹柔軟棉布壓迫臍環處,再用棉束帶或繃帶固定,固定后要經常檢查,防止移位導致壓迫失效。應密切觀察腹部情況變化,如病人腹痛不能緩解或疼痛加重,甚至出現腹膜炎的表現,要及時和醫生聯系,以得到處理。
2.2手術護理
2.2.1手術前護理
消除致腹內壓升高的因素。術前兩周戒煙,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及時治療咳嗽;保持大便通暢。疝塊較大者,多臥床休息,離床活動時使用疝帶壓住疝環口。巨大疝的病人應臥床休息2~3日,回納疝內容物,使局部組織松弛,減輕充血與水腫,有利于術后切口愈合。向病人及其家屬解釋腹外疝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手術治療原理,消除其緊張情緒和顧慮。觀察腹部情況,若出現明顯腹痛,伴疝塊突然增大、緊張發硬、觸痛明顯,不能回納腹腔,應高度警惕嵌頓疝發生的可能,需立即報告醫生,并配合緊急處理。手術前嚴格備皮是預防切口感染導致疝復發的重要措施,應對病人陰囊、會陰部皮膚做仔細的準備。囑病人沐浴、更衣,生活不能自理者應給予協助。會陰部剃毛時既要剃凈體毛,又要注意不可劃傷皮膚,如有損傷應待傷口愈合且傷口痂皮脫落后方可手術。手術前晚給病人灌腸,清除腸內容物,防止術后便秘和腹脹。進手術室前囑病人排尿,必要時留置尿管保持膀胱空虛,防止術中誤傷。2.2.2手術后護理
取平臥位,膝下墊一軟枕,使髖關節微屈,次日改為半臥位。術后6~12h若無惡心、嘔吐可進流質,次日可進軟食或普食。行腸切除吻合術后應禁食,待腸道功能恢復后,方可進流質,再逐漸過渡為半流質、普食。術后3~5d可考慮離床活動。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者可早期離床活動。年老體弱、復發性疝、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適當延遲下床活動時間。避免腹內壓升高。防止受涼而引起咳嗽;保持排便通暢,必要時給予通便藥。用丁字帶將陰囊托起,密切觀察陰囊腫脹情況。遵醫囑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干燥;觀察體溫、脈搏變化及切口有無紅、腫、疼痛,切口感染時應盡早處理。切口疝病人應防止術后并發癥發生,切口處置0.5kg沙袋壓迫12~24h,預防切口出血。預防術后復發,注意保暖,預防感冒。病人有咳嗽、排尿困難、便秘時及時處理。預防切口感染。術后3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多食粗纖維食物;避免受涼感冒,若疝復發及時就診。切口感染是疝復發的原因之一。一般疝手術為I類切口,多能甲級愈合。而絞窄性疝腸切除時,切口為Ⅱ類,甚至Ⅲ類切口,易發生感染。注意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小便污染。及時更換敷料,觀察傷口,一旦發生傷口紅腫、隆起,應盡早按傷口感染處理。嵌頓或絞窄性疝應應用抗生素。切口疼痛一般較輕,但腹腔鏡手術后部分病人可出現牽涉性肩背痛等,使用鎮痛泵可減輕疼痛,必要時可應用鎮痛藥,并向病人解釋疼痛出現的原因。
3健康教育
腹外疝一般應及早手術治療。了解腹外疝的發病原因,防止疾病復發。預防和及時治療使腹內壓增高的各種疾病一若有疝復發,應及早回院診治。一般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飲食以營養豐富而且清淡,多食粗纖維的蔬菜等食物,易消化為主,保持大便通暢,少進或不進食辛辣食物,不飲酒。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咳嗽。有排尿困難性疾病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2]郭桂芳,姚蘭.外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
- 上一篇:尿道損傷護理
- 下一篇:休閑會所開業慶典策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