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理專業效果評價

時間:2022-06-25 04:03:18

導語:高職護理專業效果評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護理專業效果評價

小組考核方法目的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接受他人觀點及挑戰,是建立在小組合作學習基礎上的集體考核方式。護理技能操作是高職護理專業教學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操作考核極為重視,所有臨床護理專業課程的實踐內容都要求進行操作考核,一般認定必須達到80分以上才能合格,對不合格的學生還需要再安排時間進行操作補考[1]。近年來學院升格并通過評估工作后在專業教育招生人數方面有所增加,教師隊伍更加壯大,一些教學工作量及考核學時量也凸顯得比較突出,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完成對高職護生的專業有效考核是目前各院校專業教師需要解決并探討的核心問題。部分學校提出了在核心課程的技能操作考核中開展小組考核的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將其應用于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基礎護理技能操作考核中,取得了較好效果,介紹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選擇學院2016級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25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女生198名,男生54名。學生年齡范圍在18歲~20歲之間。學生同意本研究的內容并愿意參加。(二)方法。1.考前準備。過去傳統操作考核時,每班考核時間為4學時,均為1名教師考核1名學生[2]。本次小組考核方式前向學生說明考核方法并做好相應準備,252名學生分班進行考核。將每個班學生分為16個小組,每小組約4人左右。2名專業教師負責考核,每名教師負責每個班8個小組的考核并用2學時時間。2.考核內容。本課程本次小組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基礎護理技能操作和健康教育能力,特別是對患者操作前后的溝通技巧與病情解釋。將傳統的考核內容進行適當情境化整合,例如以一個病例為基礎,整合患者在住院期間不同情境、不同時期對其進行的基礎護理操作,以任務驅動形式對學生進行相應考核,同時設3個情境(含不同的工作任務),每小組分別抽簽選取1個情境準備并進行考核。3.考核實施。小組考核中,每個小組中1~2人扮演護士,1人扮演家屬,1~2人為觀察者。根據她們在考核過程中的表現及時調整小組成員的角色位置。在考核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明顯錯誤、較長時間停頓或偏離主題時,則此次考核立即終止,更換小組內學生角色后重新開始考核。每組考核時間大約在6~8分鐘。觀察者表現也是小組集體表現中的重要一環,接受考評教師的最后評價。4.計分方法。小組成績包括技能操作與健康教育能力兩方面得分,其中,技能操作得分占80%,健康教育能力得分占20%。按照原有的評分標準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并賦分;依據規定的評分表進行具體指標評分,重點分別在病情解釋和技能操作兩方面。最終記錄成績時,每個小組成員的得分是一致的。(三)效果評價。在考核時間、教師數量、考核內容等方面比較小組考核與傳統考核方式的效果。自制調查表對實驗組學生就小組考核方式進行滿意度調查,包括學習態度、課堂氣氛、學習效果及參與度。

二、結果

(一)小組考核方式所需要的教師數量及考核時間分析。與傳統考核方式比較,小組考核方式中每班考試時間由4學時減少為2學時,考核師資由多人減少為2~3人;每名教師每次考核負責多個班級學生考核降為只負責每班4個小組的考核工作任務??己说捻椖績热葸^去僅僅為技能考核,現在小組考核方式中不僅有技能操作外,還增加了健康教育能力與團隊合作方面的考核。(二)學生相關滿意度調查結果。小組考核方式結束后,對學院2016級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發放調查表252份,回收有效問卷23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05%。調查結果顯示,92.0%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對本次考核方式的改變認可度較好,認為增加技能操作熟悉程度的同時還提升了自己與團隊有效溝通合作的能力,能夠促使自己參與團隊合作并提升互助學習的認知。

三、討論

(一)高職護理專業基礎護理技能考核中小組考核方式的優點。促進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在專業課學習態度、觀念和策略上發生積極有效的轉變。學生意識到小組考核方式使得護理操作考試更輕松;學生對每種考核情境中的相應角色都進行了考核前的積極準備。雖然小組考核是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技能相關操作,有的學生扮演的角色并不需要特殊的專業技能,但學生在技能操作考核過程中,隨時可能因為突發的情景問題而在中途接手扮演護士的臨床護理角色,因此要求參加考試的學生對3種情境中護士的相應臨床角色必須進行充足的考前準備,也要在本次考核過程中注意觀察其他小組中扮演護士角色學生的技能操作情況。因此本次考核中護生的擔任角色不一定,會進行更為有效的準備與隨機應變能力的有效發揮。(二)小組考核可以促進學生及專業教師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小組考核提升了學生專業實踐的自信,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和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職業榮譽感、責任感和認同感,促進她們學習護理禮儀及提升健康教育的能力。部分學生認為自己表達能力不足今后應該重視語言表達的鍛煉。與此同時,由于身處不同的考核角色,對臨床病情的看法有所不同,所以在評價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發生了換位思考,對其他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了進一步理解。該種考核方式使護理專業教師面對各種考核問題和挑戰,促使教師在今后教學重難點、教學資源開發和教學方式等方面不斷整合與革新,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另一方面,教師對操作等不足之處的點評可以更為集中和高效,避免了大量的人為重復點評,節省了人力與物力上的支出。有一些操作細節通過觀察者的審查和自我點評,效果會更優于考核教師的后續點評,這樣使得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掌握技能的印象更為深刻。部分學生的個人實踐能力比較強,對她們來說,小組考核方式更為有效地提升自己并鍛煉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姜英杰.側重過程考核的“小組考核方式”的研究和實踐[J].大學教育,2014,14:122~123

[2]彭燕.試析高等職業院校EGP和ESP教學資源的整合[J].科教文匯,2011,12:15~17

作者:郝吉昕 單位:濰坊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