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護理專業多元化線上教學研究
時間:2022-08-02 10:41:33
導語:麻醉護理專業多元化線上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索疫情防控期間多元化線上教學在南華大學麻醉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及初步效果評價。方法選擇南華大學護理學院31名麻醉護理專業本科見習生為研究對象開展線上教學,在云端教學的基礎上融入問題導向式、情景案例式及以團隊為中心的學習等多元化教學理念。教學結束后,通過線上考試和滿意度問卷調查分析評價多元化線上教學效果。結果護生對線上教學課程總體評價良好,且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考試成績都較好。結論多元化線上教學模式可以保證疫情期間麻醉護理專業的教學質量,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熟悉操作技能,但仍存在一定缺陷,需要總結與改進。
關鍵詞:麻醉護理專業;線上教學;多元化教學
麻醉護理是一門麻醉學和護理學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發展,并逐漸成為臨床麻醉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1]。我校麻醉護理專業自開設以來,努力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秉承“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逐漸形成了案例式、開放式、啟發式和研討式多模式麻醉護理教學體系。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學校各種線下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開展,護生亦無法進入醫院實地學習;加之以往的臨床教學多采用傳統講授法,單純灌輸知識,給護生的學習帶來了困難。近年來由于“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各種線上教學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為臨床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2]。線上教學是指基于互聯網開展的有組織、有計劃、較為系統的教育教學活動,是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的一種教學方式[3]。為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我校麻醉護理專業首次嘗試開展遠程線上教學,并融入問題導向式、情景案例式及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等多元化教學理念。研究結果表明,多元化線上教學可滿足麻醉護理教學需求,教學效果較為理想,能提高護生的綜合考試成績與教學滿意度,但仍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有待改進。現將疫情下多元化線上教學模式在麻醉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報告如下。
1對象
選擇我校護理學院2017級麻醉護理專業31名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均于2020年1—4月參加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負責的線上學習。其中男生11名,女生20名,平均年齡24歲。所有信息收集均在被調查者知情同意后完成。
2方法
2.1教學組織與實施
2.1.1線上教學形式線上理論授課選擇流暢度較好的騰訊會議、微信、QQ等平臺,采取PPT授課、線上教學查房、在線會議、在線Workshop討論課、課后網絡理論知識測評等方式。實踐教學則通過教師自錄視頻進行臨床操作教學,或通過網絡直播進行實景操作演示。2.1.2線上教學方法在線上教學中融入多元化教學方法,依據課程內容的不同運用合適的帶教方法,包括問題導向式教學、情景案例式教學及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等。授課前2~3天,授課教師將病例資料與問題及護生自己提出的問題發送至微信群或QQ群,護生在線下通過查閱資料和分組練習等形式展開討論,授課時進行實時在線互動,促使護生理解并掌握重點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鍛煉臨床思維能力。2.1.3線上教學步驟教師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將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建立麻醉護理多元化線上教學模式。具體實施步驟如下。課前:(1)教師通過多次模擬課堂,熟悉線上教學軟件的各項功能,能應對網絡卡頓、掉線等突發狀況。(2)收集并整合相關慕課、微課和網絡資源,拓展課程內容。(3)通過QQ群課前3天推送授課目標、相關導學課件、操作視頻及直播鏈接,讓護生提前熟悉課件、視頻,查閱相關資料進行自學。(4)課前1周典型病例,要求護生線下分組討論并查閱文獻,根據病例內容總結麻醉前準備、麻醉方式、麻醉復蘇等注意事項。護生在課前1天提交討論結果,教師總結護生預習過程中出現的疑問并在平臺上給予解答。課中:(1)教師和護生按時登錄班級QQ群參加線上教學,采用“設問—討論—總結”三段式教學方法,以圍繞課程相關的一組問題為引導,拋出教師預先準備的能啟發護生思維的有趣問題,組織護生討論交流,各小組之間互評,最后教師總結評價。(2)注重答疑和提問相結合的線上互動:教師隨時進行課堂提問測驗,全程參與護生的討論,并及時給予護生肯定、糾偏和引導,更進一步促進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3)融入思政元素:將疫情防控作為立德樹人和職業素養教育的素材,樹立逆行醫者的榜樣,喚起護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利用云端課堂展開思政案例教學,如將疫情防控場景與機械通氣、氣管插管知識相結合,在線直播穿脫醫療防護服等,加強對疫情防控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課后:(1)通過問卷星平臺與本節課所學內容相關的課后習題,要求護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將習題正確率作為成績評定的一部分。(2)講課結束后通過微信群或QQ群進行課后討論和答疑,檢驗護生每次課程的學習效果。(3)要求護生將操作流程通過視頻等方式記錄并提交給教師,由教師進行評價。
2.2評價方法
在線上教學結束后,科室教師通過問卷星網絡平臺向護生發送試卷進行線上理論考試,操作考試要求護生通過錄制視頻方式提交給教師,由教師評估。使用問卷星平臺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了解護生對多元化線上教學的滿意度與反饋意見。問卷內容包括護生對線上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反饋意見。評價指標主要分為9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非常好、較好、一般、較差及非常差5個等級[4]。教學反饋包含護生對疫情期間線上實習必要性的認同以及對教師教學方法、教學資料和科室帶教質量的滿意度等8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4個層次[5]。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不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則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
3結果
3.1考試成績
線上理論考試:護生平均成績為(83.65±6.24)分,最低分75分,其中70~<80分4人(占12.90%),80~<90分20人(占64.52%),90~100分7人(占22.58%),提示護生普遍對理論知識掌握較好。技能考試:平均成績為(88.45±3.54)分,得分均在85分及以上,其中85~<90分22人(占70.97%),90~100分9人(占29.04%),提示護生操作技能也較為熟練規范。
3.2護生對線上教學效果的評價
共發放調查問卷31份,回收有效問卷31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護生認可多元化線上教學,認為該模式能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具體而言,83.87%的護生認為線上教學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全面掌握知識能力;80.65%的護生認為線上教學能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77.42%的護生認為線上教學能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74.19%的護生認為線上教學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臨床思維能力與和應變能力(見表1)。
3.3線上教學反饋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6.77%的護生認為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教學是必要的,教師有提供多種形式的在線學習資料(如課件、視頻、試題等);93.55%的護生認為在線教學過程中考核與作業設置合理,教師有提供師生溝通及答疑的明確途徑并及時回應;90.32%的護生認為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某些具體問題展開互動與討論,同時對科室帶教表示滿意;87.10%的護生認為通過預習、復習可以跟上在線教學的進度;70.97%的護生對在線技能培訓效果表示滿意(見表2)。
4討論
4.1多元化線上教學提高了護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此次回顧性調查發現,多元化線上教學總體上滿足了疫情期間麻醉護理教學要求,應用效果較為顯著,有助于護生掌握麻醉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保證學習效果,這與孫璐瑩[6]、陳慶紅[7]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理論考試成績護生均在75分及以上,這可能與本次線上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將課前預習、課中答疑和課后作業3個環節緊密結合有關。課前帶教教師預先教學目標、典型病例、視頻資料,極大地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課中教師對問題、案例進行設計,引導護生分組討論;課后通過隨堂練習鞏固所學重點知識,同時教師收集反饋意見進一步改進線上教學方法。此外,護生操作考試成績亦較好,提示多元化線上教學可輔助護生技能操作方面的訓練。究其原因,可能與護生課前視頻預習、線下反復觀看操作視頻及強化演練有關,提示多元化線上教學適用于網絡環境下的操作技能訓練。
4.2多元化線上教學獲得護生的普遍認可
教學滿意度反饋結果顯示,護生對多元化線上教學模式評價良好,對線上教學的必要性普遍認同,對教學方法、教學資料及帶教質量滿意度較高,這些均表明多元化線上教學模式在麻醉護理教學中具有較高的可行性。線上教學主要利用云端教學平臺,不受時間、空間及病人限制,通過問題引入、情景案例導入及豐富的課堂互動討論等環節,激發了護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護生更愿意與教師互動交流。多元化線上教學模式拉近了教師與護生之間的距離,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和拘謹,教學過程中師生雙向互動更為頻繁和自然,大大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及對線上教學的滿意度。
4.3不足和改進
此次線上教學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無法完全替代傳統線下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探討和改進。第一,護生對線上操作技能培訓的滿意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可能是線上教學缺乏在真實情境下的麻醉護理實操練習,不利于護生臨床技能的提高,因此只能作為臨床實習的補充,不能完全替代線下實習,可在后期加強線下操作技能和床旁真實病例教學。第二,線上學習資源良莠不齊,沒有統一、權威的規范和標準,甚至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可在今后慕課、微課的制作中加以改進。第三,線上教學平臺和方法多且復雜,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仍需加強對帶教教師的培訓??赏ㄟ^成立教學工作坊、組織教學研討會及實施翻轉課堂,進行雨課堂、畢博平臺與智慧課堂等新型線上教學工具的實操演練,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整體帶教水平。第四,線上教學使得師生之間缺乏面對面交流,不能很好地實施合作探究,另外對自律能力差的護生來說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等,這些不足均需要面對面的線下教學來彌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可繼續探索多元化線上教學在麻醉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整合現有網絡資源,優化與開發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多元互動的翻轉課堂,最終實施“以護生為中心”的在線教學。同時創新線下教學方式,完善線上理論授課、線下實操練習的授課模式,將兩者的優勢相結合,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8],進一步提高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韓文軍,王樹欣,鄧小明.新形勢下中國特色麻醉科護理隊伍建設與管理的意見[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20,41(5):541-544.
[2]鄧宇,伍筱梅,李新春,等.“互聯網+教育”信息化促進高等醫學教育公平及均衡化[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3):48-50.
[3]楊敏,楊丹陽,古仕明.淺析線上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5):3-5.
[4]陶子榮,湯寅瀅,趙明宇,等.疫情下婦產科護理臨床實習中的線上教學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0,19(6):705-710.
[5]朱小燕,郭曲練,黃長盛.疫情下麻醉學專業線上實習情景案例式教學的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0,19(6):711-714.
[6]孫璐瑩,張轉運.PBL聯合在線教學在麻醉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0,19(6):715-719.
[7]陳慶紅,譚芳,胡少飛,等.多模式教學方法在早期接觸麻醉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8):175-177.
[8]彭超華,王潔艷,李燕飛,等.基于云班課的全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3):91-93.
作者:王宜衡 胡嘯玲 肖志勇 李胖 高芙蓉 尹心紅 單位: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南華大學護理學院
- 上一篇: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解決措施
- 下一篇:混合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