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低年資護士培訓探索
時間:2022-11-23 08:52:53
導語:急診低年資護士培訓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驗式教學是通過創設情境、團隊互動等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反思中升華學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與潛能[1]。急診科作為醫院搶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線,是急、危、重癥患者最集中,搶救和管理任務最重的科室,也是新入職的護士臨床生活中最富挑戰性的一個科室。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工作≤5年的護士),由于缺乏臨床經驗,專業技術不熟練,溝通技巧缺乏,常常引發各種矛盾。因此如何在這種特殊的工作環境下,盡快使低年資護士進入角色,提高他們的臨床綜合能力,成為急診護士培訓工作中值得探索和完善的課題?,F結合本科室培訓經驗,將教學方法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1年6月-2016年7月新入職的急診科護士40人。納入標準:(1)年齡21-27歲;(2)新入職,工作年限≤5年;(3)同意接受培訓者。排除標準:(1)近期有輪轉計劃的護士;(2)不能全程參加培訓者(如懷孕生育者)。其中女性:31人,男性:9人。年齡21-27歲,平均年齡(24.73±2.12)歲。文化程度:本科21人,大專19人。隨機分組為對照組即傳統教學組20人,觀察組即體驗式教學組20人,比較兩組護士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工齡等經統計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培訓內容。急診相關制度和工作流程、急診常見儀器使用、急診常用護理技術以及急診常見疾病護理。1.2.2培訓方法。對符合條件的研究對象培訓4個月。傳統教學組按常規教學法由四名培訓老師擬定學習計劃,分發每周學習計劃表,每周先講解相關理論知識,演示各項操作然后低年資護士自行練習老師指導,每周對當周的學習計劃中的內容進行考核。體驗式教學組理論培訓后將20名護士隨機分為4組,每組從1-5編號,每組有一名老師指導。培訓前兩個月以學習??评碚摓橹?,急診常見儀器使用。第二個培訓內容涉及團隊合作的心肺復蘇,中毒的救治,多發傷的處置,心肌梗死的急救,呼吸衰竭的救治,急性腦卒中的急救流程,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處置,急危重患者的轉運交接。為期兩月,以小組為單位練習,由每組自行設計病例,通過設置場景各組員進行患者、護士、醫生及家屬等角色的體驗,體驗結束,指導老師就溝通技巧、護理技術、護理理論等層面分別進行點評和提出改進意見。月末由四名老師提供場地,布置場景組織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獎品。賽后各組成員間分享各自角色體驗的感受完成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1.3評價指標。4個月的培訓完成之后,由考核小組統一出題組織理論和操作考核,分別計算出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培訓結束4個月、6個月后進行滿意度測評追蹤。測評采用本科自行沒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醫生滿意度調查表、護士滿意度調查表、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各調查表均包含10個項目,采用1“很不滿意”到5“非常滿意”點計分,總分20-100分,計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以不記名方式進行調查評分,共發放90份調查表,當場全部收回,回收率為100%。收集資料后進行統計,計算出綜合測評滿意率。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培訓后考核成績及綜合滿意度追蹤考評的比較,見表1。
3討論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強調“授之以魚”[2],帶教老師只是在傳授知識,并沒有教會低年資護士如何去成為一名合格的急診護士。導致低年資護士在將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轉化為臨床實踐能力的環節上出現斷裂,特別是在面對急診的重癥患者,焦躁不安的家屬甚至是和自己的最密切的合作伙伴醫生,常常表現出驚慌失措、觀察處理不到位,甚至引發各種矛盾和不良事件。而體驗式教學法是“授之以漁”,帶教老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將低年資護士引導進入教學體系中,組織他們親自體驗各種角色,通過指導設計案例、布置場景、組織進行友誼賽等教學活動,使他們能夠從真實案例以及模擬場景中獲得臨床綜合能力,使其快速成長為合格的急診護士。3.1體驗式教學有助于培養護士學會換位思考,提高溝通交流能力當患者進入急診,其身體和心理往往承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而患者家屬目睹親人病情惡化,家屬往往不能接受現實,猜疑搶救工作,遷怒于醫護人員[3],這都非常需要醫護人員的關懷和及時有效的溝通。而低年資護士往往缺乏這方面的培訓和指導。通過體驗式的角色扮演,使護士理解患者及其家屬,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能夠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認識到患者及家屬不僅僅是希望得到護士熟練的技能服務,更需要得到的是護士的理解、關愛和尊重[4]。3.2體驗式教學有助于護士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低年資護士的專業素養體驗式教學引導護士由被動學習上升至主動學習的轉變,更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培養護士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模擬案例通過親身經歷去發現臨床護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自主評判性的分析、判斷,改進護理行為。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保障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通過不斷的反思與總結,將這種學習模式內化為心理素質,外化為行為習慣,提升專業素養[5]。3.3體驗式教學有助于護士提高團隊合作的意識,提高急救護理質量低年資護士在急診搶救中往往因為膽怯心理,驚慌失措或在搶救過程中手忙腳亂,使得在急診搶救過程中醫護間、護護間的配合不到位,甚至延誤搶救時機。通過體驗醫生、護士的角色,幫助低年資護士克服膽怯心理,在模擬演練中體驗如何加強醫護、護護之間交流溝通,有助于醫護間,護護間更好的定位配合,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大大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因此,體驗式教學在急診低年資護士培訓中的應用,能夠激發護士自主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不再是傳統的接受培訓,而是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體驗、學習、反思,升華護理行為,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急診人。
作者:施 銀 焦維娟 王 芝 單位: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
參考文獻
[1]陳向明.體驗式課程的教學知識[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1.
[2]梁園園,江智霞.《急危重癥護理學》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重慶醫學,2012,11(14):32.
[3]曾慧,江智霞.應用體驗式教學進行重癥監護病房??谱o士培訓的角色功能體會[J].重慶醫學,2012,3(41):9.
[4]劉敏,代麗萍,黃霞.探討情景體驗式教學在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今日健康,2014,5(13):5.
[5]劉袁秀.體驗式教學法在ICU低年資護士培養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29):6.
- 上一篇:神經外科低年資護士培訓探討
- 下一篇:崗位管理新護士培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