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預防切口感染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4:29:00

導語:手術中預防切口感染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中預防切口感染探討論文

切口感染是手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后果是切口延遲愈合,可能發生切口裂開,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來自外界、皮膚、腸道等內臟器官或原有的感染病灶。感染往往首先在皮下組織和縫合線周圍出現。要預防切口感染,作為手術室的護士,還須在手術操作時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遵守手術室的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

除了自身嚴格遵守外,還應監督所有參加手術的人員和參觀人員,防止手術中出現污染情況。

2做好皮膚的保護工作

當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后,在切口邊緣上鋪手術巾(用薄膜粘貼皮膚者可不用手術巾)。并將治療巾邊緣用布巾鉗固定于淺筋膜上,或用絲線縫合于皮膚邊緣上。目的是避免殘留在皮膚毛囊內的細菌進入傷口。切開胸腔、腹腔或其他深部手術區前后,還要用紗布墊掩護傷口邊緣,使皮下組織不直接暴露,以免受來自深部的沾染。

3做好組織的保護及術中清理

選擇大小適當的拉鉤并墊以濕紗布,避免因用力過大而損傷組織和細胞缺血。同時及時清理術中切下的一些失活組織,避免其殘留在傷口內,增加感染的機會。

4準備好吸引器

在處理化膿病灶、切開胃腸、切斷闌尾或支氣管前,應先給予鹽水紗布防護周圍正常組織。如果膿液或消化道內容物等較多,應用吸引器迅速吸除,以免溢出沾染傷口。

5手術人員在處理化膿灶或其他有菌部位時,盡量用器械操作

所有接觸過膿液、腸內容物、支氣管分泌物等的紗布和器械,用后應立即撤離手術臺。手套一旦沾染到污物,繼續進行非污染區操作之前,應更換手套;衣袖沾染到污物后,要加用無菌套袖或更換手術衣。

6準備沖洗液

沾染較重、創傷較大或時間較長的手術縫合傷口前,用等滲鹽水(需要時加抗生素)或碘伏溶液沖洗,可減少沾染程度。

7準備引流管

明顯污染的傷口,或傷口內滲液較多,可在縫合同時皮下留置適宜的引流物,或者暫不縫合傷口、引流,之后延期縫合。

注意了以上幾點,就可以從手術操作方面避免切口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質量,從而使手術患者早日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