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軍病人的手術室護理論文
時間:2022-09-04 02:45:48
導語:榮軍病人的手術室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榮軍手術病人100例。納入標準:①病人堅持治療,完成療程,自愿接受手術室護理,且對本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病人聽力良好,整體意識清楚,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能夠與護理人員良好地交流;③病人無精神類疾病。100例中,男81例,女19例;年齡48歲~85歲(68.5歲±12.5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6例,高中以下14例;未婚39例,已婚61例;普通外科34例,泌尿外科8例,婦產科4例,骨科22例,急診外科手術11例,其他科室手術21例;麻醉方式:聯合麻醉88例,局部麻醉12例。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榮軍病人的普通資料用病人病歷資料核查表收集,手術室概況用自行設計的核查表獲得相關信息。手術室護理質量總體滿意度用手術室護理質量量表調查。①病歷資料核查表:主要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和臨床病例資料,如年齡、性別、手術次數、麻醉、手術名稱、經濟狀況等;病人在進行手術前后的各種情況記錄,如有沒有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情況。②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價量表:主要涉及護理人員的技術與能力、護理人員的態度、護理效果、護理環境和環節、護理流程等,每一個條目根據Likert5級進行評分,即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并且一一給出對應分值:5分、4分、3分、2分、1分,另設0分代表該條目不適用。評分越高,表示榮軍病人對手術室護理滿意程度越高。
1.2.2調查方法
在病人完成手術后的第3天進行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主要由手術室資深護理人員將調查問卷交給病人,進行全面的講解之后,病人獨立填術室護理質量評價量表的問卷調查。發放1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0份。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一般資料用頻數、百分數描述,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00例病人中,滿意95例,滿意率為95%,其中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總體評價為4.28分;病人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主要為護理人員態度和護理環節、護理流程。
3討論
手術室護理質量是指護理工作為病人提供的護理服務活動符合規定的優劣程度以及護理人員滿足病人需求與期望的效果。護理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優劣程度,所謂符合規定是指護理人員的思想素質、動作行為要符合職業道德規范;業務素質和各項操作要符合技術操作規范;要了解服務病人的需求,使手術室護理服務符合病人的滿意程度,并達到應有的效果。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內涵在不斷拓寬,包括要樹立整體護理觀念,幫助人們預防疾病,維持健康,為病人提供從生理到心理的整體護理;以護理程序為核心規范各項護理工作;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標準是零缺陷,要杜絕差錯事故,消除安全隱患。
3.1榮軍病人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在院的榮軍病人住院后,其心理變化復雜,如離開戰友的孤獨寂寞感,來到新環境的興奮感,生活中的不快或擔心所患疾病而產生的憂慮等,以上情緒不穩定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在臨床護理中,人性化護理可以使病人對護理質量產生更高的滿意度,并且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影響因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當榮軍病人面對手術時,最大的希望就是擺脫病痛的困擾,即使是具有較強自知力的榮軍病人,也同樣急切地希望從病痛中解脫出來。此時,盡快康復,恢復生理、心理的正常功能幾乎成了病人的統一需要。病人把自己生命安全、醫療過程中的安全看成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病人在面對手術前,心理活動十分復雜,對診斷、檢查、治療等行為常心存疑慮,對藥物的毒性作用、手術并發癥、醫院內感染等也是十分顧慮、擔心和恐懼。手術前后一些因素也會使榮軍病人產生較強的安全需求,如護理人員態度、對某些護理環節、護理流程不理解等。由于安全需求,榮軍病人會對手術室護理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尊重是榮軍病人的高層次需求,它并不因病人角色的變化而減弱,由于暫時缺乏,會使其自尊心更強、更敏感,尊重需求更強烈。榮軍病人希望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被認識、被理解、被尊重。一些原來軍銜地位較高的病人,常有意或無意地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以求得到護理人員的重視,而原來軍銜地位較低的病人則希望原來的身份不影響護理人員對他們的態度,要求護理人員一視同仁。由于榮軍病人對正常身心功能的需求派生出對手術成功的關注以及了解有關信息的需求。疾病使榮軍病人的正?;顒优c交往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出現人際隔離和信息隔離,這又使他們產生對社會聯系和交往的需求。病人一方面是在醫院環境中建立新的社會聯系和交際。他們圍繞手術這個中心建立聯系,要和醫生、護士、病友交往,在交往中交換有關治療發展狀況、診斷、治療方面的信息,如疾病的診斷、病因、病程長短、手術后情況等;另一方面是希望保持與原有環境的接觸,他們很想了解原來軍隊中的人和事,想見到自己的戰友和親人,即使臥病在床,也很關心家庭和工作的情況。護理人員良好的態度有助于消除孤獨感和不良情緒。榮軍病人在手術護理中易出現各種生理心理方面的障礙,處于痛苦和困境之中,會更多地表現出情感脆弱的一面,如出現情緒激動、悲傷、行為幼稚等。他們非常需要得到親人、朋友以及護理人員的關心、幫助和照顧。榮軍病人對親友是否探視、護理人員態度如何等都比較在意,在新的醫療環境中,他們希望與周圍的護理人員形成較為穩定的人際關系,希望被環境中的其他人接納,這是歸屬和愛的需求在榮軍病人身上的體現,所以護理人員態度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3.2提高榮軍病人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措施
3.2.1手術室護理的服務文化
為榮軍病人營造心理性審美環境。安全感是病人的一種心理需要,護理人員必須了解病人面臨手術時出現的心理問題。據調查,大多數手術病人是害怕手術中的疼痛,擔心手術的安全性及術后并發癥,這種焦慮、恐懼感會影響手術時病人的配合及術后的適應。手術室夜班護士在早晨病人進入手術室后陪伴其進入手術間,安置好體位,調節好室溫,安慰病人耐心等待并介紹室內的護士和麻醉師。這能使病人盡快消除陌生感,也為輔助護士進行心理疏導做了鋪墊。優化手術室服務文化,增強團隊實效,提供人性化的手術室護理服務是最終目標。
3.2.2手術室護理的整體性
榮軍病人在手術前普遍存在著擔憂、恐懼和缺乏手術配合知識;當臨近手術期時,出現睡眠不佳、食欲低下等護理問題,這就要求每一個護理環節,都應以病人為中心,提供主動、周到、細致的全方位護理服務,加強手術前的指導,幫助病人做好心理準備,減輕對手術的擔憂和恐懼感,建立配合手術治療、促進康復的信心。對接受手術的病人實施術前、術中、術后的整體護理。手術前護理人員去看望次日的手術病人;術中護士按護理常規核對病人;術后回訪病人并給予問候,同時就病人現有的不適做好疏導工作。每個環節中都有護理人員在關心他,對病人在術中配合及促進術后康復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張紅梅單位:山東省榮軍總醫院
- 上一篇:農村集體三資問題整治工作匯報
- 下一篇:人性化手術室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