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和悅課堂的探索
時間:2022-02-09 09:07:40
導語:初中化學和悅課堂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和悅課堂是新課程改革所催生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和悅課堂的構建要重視和諧教學目標,善于思考,樹立學習動機;打造和暢課堂,勤于交流,營造良好氛圍;開展愉悅教學,聯系實際,激發濃厚興趣;實現欣悅學習;樂于表達,巧解學科難題。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入門階段,初中化學課的開展不僅為學生進一步系統地學習化學知識打下了基礎,也有利于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的形成和發揮。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適用于現階段的“素質教育”理念,而和悅課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初中化學和悅課堂的構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和”諧目標:善于思考,樹立學習動機
和悅課堂的構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和,即師生之間構建和諧的關系和融洽的課堂氛圍;二是悅,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喜悅的情緒。和悅課堂中的“和”首先要樹立一致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及正確的學習動機。初中生初次接觸化學,因對學科缺乏了解而極易對化學學科產生排斥感。教師要善于思考,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原型及學生的成長需求相結合,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并科學地引導學生思考,建立起學習化學的動機。例如,讓學生記憶“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反復抄寫、教師抽背或默寫等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極易產生倦怠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和悅課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在上課之初可以為學生展示粗銅絲和硝酸銀之間的置換反應實驗,把置換出來的金屬銀呈現給學生,這一實驗會立即激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對元素之間的奧秘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此時,教師再抓住時機,一邊歸納得出金屬的化學性質,一邊講解元素之間的活動性關系,使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背誦效果。
二、“和”暢課堂:勤于交流,營造良好氛圍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單一模式,要與學生平等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和實驗的方式來活化課堂,創設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學習氛圍。1.游戲。初中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是非觀念和邏輯分析能力,但他們仍會對有趣的、吸引人的事物感興趣,會投入較大的熱情。教師可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以游戲方式展開教學。例如,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組要針對同一個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決辦法,通過組間搶答、必答和加減分的方式展示競技比賽,以拓展學生思維,培養他們對化學知識的深入思考能力。2.實驗。實驗是初中化學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驗的正確開展,不但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具有推動作用,而且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也具有積極作用。和悅課堂的構建,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是課堂的參與者與合作者,驗證性實驗則更多地變為探究性實驗。在此過程中,教師把實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形成了展示平等的互動關系。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先查閱一些資料,收集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物質;在課上通過討論、對比實驗而得出最佳的反應原理,然后對比氧氣實驗室制法的兩套裝置,讓學生說出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與氧氣的哪種裝置相似;從氧氣的收集方法入手,確定在收集氣體時應考慮的因素,鼓勵學生從提供的儀器中選擇、組裝和設置實驗。為了避免危險操作,學生可先把實驗思路寫下來,讓教師幫助審閱,然后再進行實際操作。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監督和保護的作用,要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對于一些可見度大,實驗現象較為明顯且無危險的實驗,教師可以改變教學順序,把授課內容融入實驗中,以“邊講課邊實驗”的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加深學生對實驗現象和內在原理的主觀印象,從而提高初中化學課的教學效率。最后,在評價操作實驗時,教師要善于用鼓勵性的語言,為學生樹立信心,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愉“悅”教學:聯系實際,激發濃厚興趣
和悅課堂理念除了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的和諧與融洽外,還強調了愉悅的心情。這種愉悅的心情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共同體會到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課堂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通過設置情境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在以往教學中,我們發現初中生在化學課上的表現與其對學科的理解程度有關。某些學生在上化學課之前就沒能調動起學習興趣,對化學學科的認識也不足,導致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科成績不佳。因此,教師在傳授化學知識時,要更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尤其在學生剛剛接觸化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趣味實驗、新聞事件、奇聞怪事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化學現象來引出化學學科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以后的學習中,教師也要避免用突兀的方式來引進新的學習內容,而要密切聯系已學過的內容,使學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另外,以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為切入點展開新知的學習也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從而把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濃厚興趣的驅動下,完成知識的拓展與能力的提升,體會到求知的快樂。
四、欣“悅”學習:樂于表達,巧解學科難題
有研究表明:成就感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主要動力,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樂趣。那么,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怎樣使學生體會到成就感呢?一個表達的平臺和行之有效的解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提供表達想法的機會,不能把教材內容以灌輸的形式傳遞給學生,而要把更多的探索與創新的機會留給學生。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解一道化學題目后,可以鼓勵學生用創新思維來探索其他的解決方法,并向全班學生講解自己的思路。教師也可以給出一個實驗原理和結論,引導學生自行設置實驗,并將設計方案分享給其他同學。在這個過程中,初中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得到了滿足,通過別人的認同而獲得內在的自信和成就感,從而體會到學習化學的快樂。當然,對于某些學生的解題思路和設計方案不符合標準,教師也要及時糾正,但要對他們勇于表現的行為加以肯定,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另外,化學作為初三新開設的學科,大量的元素符號、化合價和化學式等化學用語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難度。如果學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會感覺學習化學很難,從而喪失學習的樂趣。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中間,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傳授給學生科學而高效的解題技巧,幫助他們充滿自信地突破難關,構建“欣悅”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要對課程的整體內容進行把控,盡量避免因大量難點的堆積而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例如,對于一些化學用語,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分期教給學生,還可以自制小卡片,把這些卡片粘貼在教室的不同地方,以助于學生的瞬時記憶和短時記憶。其次,對于知識點多、亂、雜、難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諧音記憶、趣味記憶、濃縮記憶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樂享其中。這些方法特別適用于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記憶、地殼中元素含量的記憶、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步驟的記憶以及化合價的記憶等。類似的知識點雜亂、無規律、難以理解,如運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則更容易混淆,所以,教師可以自編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使其獲得學習樂趣。最后,教師還要通過考查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傳統的考查方式大多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或是“教師抽考”,這樣的方式會給學生帶來緊張感和焦慮感,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產生倦怠。和悅課堂則要求教師改變原有的考查方式,可以通過游戲、競賽、有獎搶答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以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做出有效的應對策略。總之,和悅課堂的構建不但能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日后進一步的探究與深造打下堅實基礎。初中化學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全面完善和悅課堂的構建,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提供更為科學和高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如琨,辜白羽.讓化學教學快樂起來[J].教書育人,2005(4).
[2]王敏勤.和諧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J].教育研究,2006(1).
作者:崔衛琴 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悅來初級中學
- 上一篇:中學教師的師德和師德建設
- 下一篇: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