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2-14 02:33:47
導語: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層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違背課程標準的情況下,對班級內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來學習能力基礎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質量決定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效果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它對教師的課堂設計、組織教學內容、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重點等一切教學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實施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而達到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得到樂趣,對學習的興趣倍增,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前分層制定教學目標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行“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導致優等生在學習過程中“吃不飽”,得不到更高的提升;班級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吃撐著”,對教學內容理解困難,使得學生都不能得到合理的發展,甚至會有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厭學、棄學.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在符合教材和教學課標的前提下制定與不同學生相對應的教學目標.在這一目標制定之前,教師要對不同學生進行分析和了解,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制定教學目標.對在班級內學習成績及理解知識能力較高的學生制定要求較高的教學目標,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理解知識能力不強的學生制定要求較低的教學目標,從而一步步使優等生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能有一定的提高,增強其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二、課堂教學過程分層
課堂教學屬于教學過程中最為主要的一部分,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根本途徑.對課堂進行教學過程分層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1.課堂提問分層
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的作為基本的形式,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環節.作為課堂提問,它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還能夠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快速思考,對于在課堂上容易精神溜號的學生起到一個制約的作用.教師在對課堂問題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提問難度不同的問題.設計的問題要根據不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而定,注意掌握問題不能太難亦不能太簡單,問題如果設計的太過簡單,學生在回答的時候不必過多的思考,那么這個問題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問題過難,學生難以得出正確答案,就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原有的興趣.因此,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問題的分層設計.
2.課堂實驗練習的分層
課堂練習及課堂實驗室教學過程中學生進行試驗的主要形式,特別是初中化學,需要進行的實驗很多,因此教師在組織化學實驗練習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層.例如,對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安排其做較為復雜的實驗,對于那些對實驗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學生,安排操作簡單的實驗.在可能的情況下,安排小組實驗時,注意學生能力的搭配,這樣可以實現學生的共同提高.
三、設計分層課后作業
在課堂教學后布置課后作業,能夠使學生對課上的問題進行鞏固,也是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掌握課上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要根據課前教學目標的分層設計,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的分層情況制定相應分層的課后作業.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聽講程度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根據每組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程度的課后作業內容.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效果,對學生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分層設下要求.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常見的酸”這一節知識時,教師可以對學習酸的性質制定出三個層次的要求:(1)初級要求.對酸在通常情況下的物理性質進行了解、知道隨著濃度的變化,酸的物理性質的差異、可以與多種不同類別物質如較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及碳酸鹽等發生化學反應;學生應該對觀察的實驗現象充分理解、能夠掌握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2)中級要求.能夠歸納出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以及硝酸和濃硫酸的化學性質的特殊之處、能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出反應剩余物質中含有的物質.(3)高級要求.能夠判斷出酸與一些物質反應后的剩余物的成分,并且進行定量的計算、利用酸的性質進行混合物的提純和分離,真正掌握酸的性質.
四、結束語
分層教學方式應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對教學水平的提高產生很大影響.初中化學的分層教學過程中,分為課前的目標分層、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內容分層以及課后的作業分層.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可以更好地提升優等生的各項能力,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提升學習興趣,從而一步步使其學習成績提上來.
作者:宗華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嘶馬中學
- 上一篇:小學教師師德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初中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