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化學開放式教學
時間:2022-11-16 09:57:49
導語:淺談初中化學開放式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初中化學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構建,改善了傳統封閉式教育的弊端,是一種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它不僅能讓學生在融洽的人際關系和開放的課堂環境中,以自由的意志、合理的方式對化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探索與研究,而且能讓學生有主見、有決心、有毅力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促進了化學課堂教學形式的延伸及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提升化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化學;開放式教學;高效課堂
初中化學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化學知識的教學為活動載體,將學生的化學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發展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目標。教師應營造開放式的課堂環境和空間,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態度,運用開放式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寬廣的平臺去發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學科能力,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去進行科學探究與交流討論,從而突破傳統封閉式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弊端,這與當前的初中素質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一致。那么,如何進行初中化學開放式教學,才能構建化學高效課堂并使化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精彩呢?
一、創設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相比數學、語文等學科,化學課程包含了冗繁的化學性質和化學方程式,而且不同的物質甚至是分量不同的相同物質,都會引起不同的化學反應和化學現象。這對于剛接觸化學知識的初中生而言,比較難以掌握。而死記硬背化學元素表、化學方程式,則使得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降低,以至于化學課堂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創設開放性的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多思考、多體會、多歸納,讓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認清化學知識的本質,從而歸納總結出規律,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與記憶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道開放性試題:已知A、B、C、D、E、F、G七種物質,且A、D為單質,并且他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ABCDEFGGG試根據上述變化推斷出A、B、C、D、E、F、G可能的化學式。分析:這道題目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其答案沒有唯一性,要解決這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借助數學中分類的思想。首先聯系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然后對題目做分類假設,以確保討論時沒有遺漏的情況,然后利用數學中轉化的思想,對題目進行簡化。根據題目中的轉化關系,我們可以想到氧化物、酸、堿、鹽、單質之間的反應方程式,這樣就將抽象的圖示內容變得具體化,根據題目中所給的“A、D為單質”這一線索解題:A和D為非金屬;A和D中有一種為金屬,另一種為非金屬,由此進行下一步討論。
二、設計開放性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開放性的化學實驗教學,改變了教師將教材與課堂視為真理和唯一的封閉式教學模式,通過對教材內容的重組與增減,同時結合學生各門學科的知識,不僅拓寬了化學課堂的教學領域,而且也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設計實驗步驟、配置實驗材料、親自操作實驗、觀看實驗現象、探求實驗本質,這樣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教師實驗演示的方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開放性的實驗,讓學生在不知道結果的前提下,自主探索與交流,尋求實驗結果的可能性,提高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與創新性。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開放性實驗:讓學生用鐵絲探究空氣中所含氧氣的體積含量。將一小團鐵絲放入一支試管內,然后將該試管倒扣到一杯盛有水的燒杯內,噎噎噎噎噎噎經過一個星期之后能觀察到什么現象呢?在教師提出這樣的實驗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試管中的液面會上升五分之一,并給出完美解釋。但在實驗一周后,學生發現試管中的液面上升并不明顯,反而是燒杯中的液面明顯降低了。學生經過熱烈探討后才發現,原來得出的五分之一的結果,忽略了水在常溫下能夠揮發的這個事實,學生進而對這一知識點有了新的認識。由此可見,尊重書本及資料上的答案固然沒有錯,但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可能知道實驗的結果并不是唯一的,水在常溫下揮發的快慢還與當時的溫度和天氣有關,這也影響著燒杯內水溶液下降的快慢。因此,開放性實驗教學,將學習化學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并融合了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促使學生積極地動腦、動手,有效解放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布置開放性作業,增強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教材內容的選擇不再是封閉性的,不論是單元教學設計、主題設計還是課后的習題與問題,都呈現出非常大的開放性和彈性,這就減少了提示性或暗示性的問題,問題的求解沒有了固定模式且答案也不唯一,只提供各學科知識、背景素材和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這就需要學生結合已有經驗和所學化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與多向思考,從而獲得最后結論,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個性化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布置這樣一道開放性題目:今年初春我國的某些地區再次爆發了禽流感疾病,為了有效防止疫情蔓延,要對感染者進行迅速隔離,并對受禽流感感染的禽舍與工具進行消毒。研究顯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溫、堿性環境(如NaOH溶液)、高錳酸鉀或是次氯酸鈉等消毒劑中的生存能力比較弱。請問:(1)次氯酸鈉(NaClO)是氧化物,還是鹽酸、堿?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什么?(2)利用高錳酸鉀消毒禽舍,請寫出其可能的化學方程式。(3)對受污染的工具進行消毒,可行的方法是用NaOH溶液浸泡,還是用水沖洗?用NaClO溶液浸泡?(4)消毒時要配置質量為1000克濃度為2%的NaOH溶液,需要多少克NaOH固體?多少克H2O?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讓學生體驗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并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和化學反應的魅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開放式教學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為教學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化學探究能力、解決化學問題能力、動手實驗能力為教學最終目標,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并樂于探究和思考,這樣才能充分突顯學生的主動性與主觀性,才能將化學理論的教學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而實現高效初中化學課堂的構建。
作者:王鈺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鐘吾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志軍.淺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開放式教學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1).
[2]刁希嫻.試論初中化學開放性試題的設計與教學實踐[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3(11).
[3]焦紅梅.解決初中化學開放探索型問題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1(26).
[4]王生國.開放式化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3(26).
- 上一篇:談初中化學課堂提問設計
- 下一篇:淺談初中化學有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