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漲環境下的宏觀政策發展方向
時間:2022-01-01 11:36:54
導語:滯漲環境下的宏觀政策發展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目前存在的問題
既有需求問題也有供給問題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后,隨著出口的大幅下降和失業率的大幅上升,2008年11月開始我國政府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應對危機,出現了2009年一年的宏觀經濟逐月穩步回升態勢,但與此同時物價也快速回升,2010年開始我們在穩增長的同時被迫進行穩物價的宏觀調控,整整三年的管理通脹預期,物價才回到3%以內,付出的代價是經濟的持續下滑,直到2012年四季度才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2013年上半年表現為典型的弱復蘇。寬松的貨幣政策改變了短期(僅僅是2009年一年)的就業和經濟增長,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導致經濟問題出現的實質因素,因此接下來就有了治理物價的三年和經濟持續下滑的三年同時出現。所以目前的問題和狀況并不是簡單依靠改變貨幣政策就可以改變的,從實質上說它既有需求不足的問題,也有供給過剩和無效供給方面的問題。從需求方面說,次貸危機導致外需持續低迷,出口困難,特別是中小企業處境艱難。而三十多年來由于國內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導致財富大量向政府和企業集中,又導致內需不旺。從供給來說,企業創新不足、產能過剩、成本上升、政府干預過多等問題一方面制約了供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又助漲了投機性,使大量資金游離在實體經濟之外。
2目前宏觀政策應需求和供給管理雙管齊下
面對目前的環境和困難,我們認為,宏觀政策應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雙管齊下,概括來說,穩貨幣、擴需求、強供給必須同時進行。首先面對低迷的經濟態勢,寬松的貨幣政策從短期來說,對經濟增長和就業也許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從長期來看,貨幣數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響價格以及其他用貨幣表示的量,如貨幣工資等,而不能影響就業量和實際收入,決定長期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創新、勤奮和節儉等美德。所以面對低迷的經濟態勢,央行更要有勇氣頂住各方壓力,不可迷戀貨幣政策的寬松,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會打亂經濟周期和預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次從需求管理看,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約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從外需看,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判斷,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國際環境方面的內涵和條件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這樣的新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加快出口企業的轉型升級,努力在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從內需來看,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培育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
要切實改變目前的分配制度,同時實施減稅政策,通過減降低邊際稅率來鼓勵民眾創業和提高工作積極性。各級政府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從供給方面看,要尊重經濟規律,在不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中實現增長。一要夯實農業基礎,保障農產品供給。通過不斷提升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和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二是減少限制性的規章條例,給企業松綁,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三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通過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既推動經濟增長,又加強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培育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五是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目前正在全面推開的“營改增”政策,不僅順應了產業發展規律,有效避免了服務企業的重復征稅,減輕了這些企業的稅收負擔,還有利于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改變企業制造部門龐大,產品研發和銷售部門落后的狀況,有效推進產業升級,提升制造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作者:賴桂輝周?;▎挝唬航魇《悇崭刹繉W校
- 上一篇:外匯儲備的現狀及路徑研究
- 下一篇:當前面臨的外部沖擊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