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貨幣政策對人民幣匯率影響
時間:2022-11-14 10:42:01
導語:美聯儲貨幣政策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今年3月美聯儲啟動了年內首次加息,決定加息25個基點,并由此國際社會各方預計美聯儲還將在年內加息3次。本文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對美聯儲利率政策與人民幣匯率的關系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與美聯儲利率政策成正相關關系,此外,與我國外匯儲備成負相關關系。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美聯儲利率;外匯儲備;多元回歸模型
一、先行研究
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不斷融合,人民幣逐步走向國際,針對人民幣匯率的各方研究也層出不窮,尤其是在人民幣匯率受到美國貨幣政策變動影響方面各有見地。孫剛強(2017)分別采用短期回歸分析和中期回歸分析的方式探究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與我國利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兩國通貨膨脹率,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以及我國國際收支差額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在短期回歸分析中,人民幣匯率均與國內生產總值、國際收支差額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在中期回歸分析中,人民幣匯率與我國利率,兩國通貨膨脹率均呈顯著負相關,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呈正相關關系。王竟楠(2018)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對人民幣指數,美國貨幣供應量,美國利率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人民幣匯率與美國貨幣供應量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但人民幣匯率與美國利率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二、實證模型及變量的選取
為了研究人民幣匯率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我國外匯儲備之間的因素相關關系,本文借鑒孫剛強(2017)和王竟楠(2018)的方法,仍然采用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自變量:X1表示中國外匯儲備的數量,其系數結果反映了外匯儲備變動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X2表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美國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其系數結果反映美聯儲利率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自變量以及因變量的樣本均選擇2004年6月至2018年5月的月度數據,其中由于加息之后,美聯儲利率的部分數據是以區間形式表現,因此選取其中位數進行分析,而人民幣匯率則選取的是匯率中間價進行計算。本文的數據分別來自國家統計局,中經網數據庫。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正值美聯儲第五回加息時期和2015年12月開始啟動第六輪的加息,圖形呈上漲的趨勢;而與此相對相同的期間內,人民幣匯率則是呈現反向下跌的趨勢。此外在2007年8月—2008年3月,美聯儲利率與人民幣匯率趨于呈同向變化;而其他期間內中的美聯儲利率的變化趨于平緩,此時我們則考慮是由于外匯儲備等因素導致人民幣匯率發生變動。
為了從整體上,能夠更清晰地了解人民幣匯率,美聯儲利率以及外匯儲備之間的相關關系,并且減少各變量的波動性,采取對各數值取對數之后,再使用e-views8.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多元回歸分析,以獲得以下多元回歸模型。從回歸結果可看出,為0.956621,說明該模型的擬合度較好;各變量的t統計量的絕對值均大于2,說明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意味著各變量的系數是有效的。具體而言,人民幣匯率與美聯儲利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美聯儲利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將增加0.011131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儲備呈明顯的負向關系,也就是說外匯儲備量每增加一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將相應地下降0.138771個百分點。此回歸結果符合相關理論分析。首先從美聯儲利率變動來看,美聯儲若是加息,則以美元標價的資產價格上漲,導致我國資本的外流,國內金融機構中的流動性收緊,使得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升值;若是美聯儲降息,則是反向的變動;由此可見人民幣匯率與美聯儲利率變動呈正相關關系。其次從外匯儲備方面來分析,如貨幣當局持有過少的外匯儲備,導致外匯市場供小于求,外幣走強升值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匯率則上漲,也符合由回歸分析得出的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儲備呈負相關關系。
三、結語
在我國深化對外開放改革,加強本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社會溝通合作,美聯儲加息貨幣政策加速的背景下,本文通過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分析,研究美聯儲利息政策變動以及我國外匯儲備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從實證結果可看出,美聯儲每加息一個百分點,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增加0.011131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人民幣面臨著貶值的風險。美聯儲自2015年12月連續加息以來,市場整體對未來美聯儲利率上調仍有更大的預期,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可能加劇。因此我國應當加強由于美聯儲加息造成的國際間資本流動的監管,采取相應的宏觀調控措施,以維持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
參考文獻
[1]傅廣敏: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與價格波動[J].國際金融.2017(3).
[2]孫剛強: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影響[J].河北金融.2017.09.
[3]王竟楠:美聯儲加息政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J].全國流通經濟.2018.
作者:廖若蘭 單位: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關系研究
- 下一篇: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現狀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