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吸收外資的影響
時間:2022-09-30 11:16:39
導語: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吸收外資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中國與國外的經濟往來愈發頻繁,其中最普遍的形式之一是中國直接吸收外資,也就是FDI。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中國吸引外資自然是會起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現如今人民幣匯率的制度已經從完全的中央政策決定的固定匯率,到現在的市場與中央政策共同決定,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更加能反映市場并且更加具有彈性。本文根據近年來的人民幣實際匯率與FDI的變化與關系現狀,提出合理化建議,使得投資結構更優化,使得中國吸引外資以及中國經濟可以達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外商直接投資;經濟全球化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國際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民幣匯率與中國吸收外資是影響中國國際經濟的兩個重要環節因素。外商直接投資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并且為中國帶來更加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與更多的崗位就業機會,這樣的技術溢出與勞動力溢出的附帶作用給予中國更大的發展提升。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大力鼓勵中國吸收外資,由中國FDI年度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FDI的數據逐年增加,2016年中國實際吸收FDI高達12600100萬美元。而人民幣匯率方面,1994年前中國采用固定匯率制度,而后由于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中國開始采取浮動匯率制度,實行前些年浮動匯率不斷上升,但近年來,人民幣匯率有些許下降。由于投資與交易時必然會遇到外資與人民幣轉換的問題,所以無論是基于理論或是基于實踐,人民幣匯率變化對中國吸收外資必然是存在影響的。
二、人民幣匯率變化與FDI的概述
1.人民幣匯率概述。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相兌換的比率,各國匯率的標價方法各不相同。由于標價方法的不同存在差異,可以將標價方法分為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國際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匯率是采用直接標價法的,這樣的匯率對本幣升降而言更直觀。而中國一般采用間接標價法,也就是說在中國,匯率上升時,外幣是相對而言升值的。匯率按照指標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其中名義匯率沒有考慮到物價等因素,是國家直接公布出的匯率水平。而實際匯率則是考慮到了物價等因素,實際匯率在學術研究中會減少誤差更為準確一些。而實際有效匯率是指考慮到了物價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各國貨幣購買力的一個體現。相比較而言,實際有效匯率可以更為科學準確的對匯率以及本國貨幣的價值或者波動的情況進行一個反應。2.FDI概述。FDI即外商直接投資,是指國外的企業與法人對于我國直接的投資。我國吸收外資可以具體分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與其它的間接投資。由于我國的FDI是在國家統計局可以查詢到具體準確的數據的,并且我國吸收外資中的絕大部分的份額均是外商直接投資。所以在本文的探討中,則僅考慮我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的部分。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式很多,譬如直接在中國開辦全資企業,或是通過中國合作企業經營的方式進行投資等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吸收外資的數額必然會逐年增加,這對于中國的經濟也是一種促進的作用。中國吸收外資不僅可以直接促進中國經濟與產業的發展,并且還會為中國帶來一些外溢效應,比如說增加了就業并且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技術等。
三、人民幣匯率變化與FDI的關系
由于人民幣匯率采取的是間接標價法,所以在人民幣實際匯率上升的時候,也就是說外國的商品相對于中國的商品價格有一定的上漲,那么就是說國外的購買力相比較而言有一個上升,那么在人民幣實際匯率上升時,國外會加大對于中國的投資,那么相對而言中國吸收FDI也會有一個提升,反之亦然。那么理論上來講,二者是呈現一個正相關的關系的。選取1994年~2016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中國吸收外資的數據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其中REER代表人民幣實際匯率,而FDI則是代表中國吸收FDI的情況。FDI的單位為萬美元。圖1994年~2016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中國吸收FDI的情況由圖可知,自1994年~2016年期間,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而中國吸收FDI的情況整體也是呈現一個上升趨勢。選取1994年的數據開始,是因為1994年人民幣進行了第一次的匯率改革。以前的人民幣是實行固定匯率的制度,但是由于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人民幣匯率不能再一成不變,所以1994年進行了第一次浮動匯率的改革。根據數據統計可以發現,1994年~1998年我國的實際有效匯率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而此時的中國也正處于大力發展經濟的時期,該時間段內的中國吸收FDI也呈現一個較為緩慢的上升趨勢。所以在1994年~1998年人民幣REER與FDI呈現出正相關的變動。1998年~2000年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時期,而人民幣此時的REER必然會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與此對應的我國吸收FDI的數額也是有了一個下降。而后人民幣REER有了一個相對而言的上升趨勢,于此同時的中國吸收FDI也呈現了同向的變動。并且在2005年的第二次匯率改革后,我國吸收FDI可以看出有一個急劇的增加,并且這樣的增加趨勢一直持續到2008年。但是2008年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必然不能幸免。全球的經濟都處于一個萎縮的階段,所以中國吸收FDI在2008年后持續了數年均處于一個下降的趨勢。觀察該段時期的人民幣REER先是處于一個下降趨勢,但是很快又恢復上升趨勢,所以該段時期內兩者的對應關系并不是非常明確。但是總體呈現一個正相關的關系。而2014年至2016年全球的經濟有所緩解,并且進一步得到發展,對中國吸收FDI的數據又有所上升,而與之同時的是人民幣REER的上升趨勢,所以二者亦然呈現正相關的關系。其中2015年,人民幣加入了SDR,中國的匯率更近一步有了市場化的性質,比較早年間的固定匯率,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加的有利。根據人民幣REER與中國吸收FDI1994年~2016年的實際數據可以看出,除個別關系不明確的時期,基本二者是呈現正相關的關系,與理論分析的較為一致。
四、政策建議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全球經濟相互影響能力很強,每個國家的開放程度對于吸引外資是一個最為直接的影響。結合中國“引進來”、“走出去”的政策方針以及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在后續的發展中必然會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基礎上,保障人民幣在市場經濟中的穩定波動,并能夠加強開放程度,吸收更多的外國投資。在人民幣匯率方面,我國應該給予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更大自由,讓市場決定人民幣匯率走向,但是也不能完全放任自由,應該將政策有形的手與市場無形的手相結合,這樣才能夠保障我國人民幣的匯率穩定。由于眾多政治發展原因,或許會有一些政治國家立足本國利益對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做出被動調節,對此我國首先應該保障經濟的發展,并且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障政治穩定與領先,這樣對于人民幣匯率穩定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將起到作用。在吸收外資方面,我國就早些年而言已經有一個較好的發展趨勢,中國于2017年開始鼓勵創業,那么對于外資的創投資金的吸引亦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領域。我國政府應該針對各地區與各行業的不同,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鼓勵外資投入我國。特別是高新產業的投資是非常必要的,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正在急速發展,不論是新能源汽車或是5G行業,外資投資為中國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更多的是高新技術與就業的機會。所以我國應該更進一步完善外資投資的渠道與相關法律法規,為外資投資提供一個更為完善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吳騰華,李婧.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資本“走出去”的影響———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6,30(2):78~83.
[2]胡俊,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FDI產業分布的影響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5,(4):152~155.
作者:曹子昆 單位:四川農業大學
- 上一篇:新電影運動啟示錄
- 下一篇:“一帶一路”倡議與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