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地質礦產勘探找礦方法
時間:2022-04-25 04:46:00
導語:談論地質礦產勘探找礦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近年來,我國加大投資力度傾斜地質找礦勘查,就目前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工作,筆者認為很有代表性,即以先進的地質成礦理論為指導,采用地、物、化、遙等綜合有效的找礦方法和手段,開展全面找礦工作,充分發揮出地勘資金應有的價值。不可否認,地質找礦本身具有很大的風險,但是我們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某些勘查手段,那么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收益。
2地質勘查工作的案例引證
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地球化學勘查(包括水系沉積物與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地球物理勘查、遙感解譯驗證、礦產檢查和綜合研究等。
2.1地質路線填圖
1:5萬區域地質填圖是以先進地質理論為指導,以地質研究為基礎的地質填圖方法技術。地質填圖調查的路線布設以解決地質找礦問題為原則,總體上路線布設以穿越法為主,輔以追索法,橫穿地質體、構造線、異常區、成礦遠景區則相應布設了主干路線。線距在500~800m,點距在300~500m。
2.2實測地質剖面
對各地質體及重要異常區均布設了1~2條剖面,控制了含礦地質體的分布和重要構造帶的展布?;鹕綑C構、侵入巖體、礦(化)點均有剖面控制,重要的火山機構相應布設了“十”字或“丁”字形路線精測剖面。測制目的以解決重要地質問題、礦產問題和控制化探異常為原則,盡可能選擇地層和其它地質體、礦(化)體、異常等出露相對齊全區段,通過槽探工程揭露進行測制。
2.3物探工作
1:2萬高精度磁法測量工作:本次工作共完成200X20m網度高磁測量面積20km:,磁測物理點5579個,達到了預定的200x20m網度高精度磁法測量任務工作量的要求。野外生產使用捷克生產的PMG一1型質子磁力儀3臺,其中2臺用于測量工作,1臺作日變觀測。按照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程》(DZ/T0071—93)的要求,在開工生產前和工作結束后,對3臺儀器的一致性、噪聲均進行了校驗測試。1:2萬檄電中梯工作:目的是利用激電中間梯度法在化探異常區尋找激電異常,并確定其走向,以期發現礦(化)體。儀器選擇:選用儀器為重慶地質儀器廠生產的5kW大功率激電儀,接收機型號DJS一8。激電中間梯度裝置進行野外測量,取得的參數是視極化率("s)和視電阻率(ps)。供電極距AB為1200m,測量極距MN為40m,點距為20m。采用一臺發送機供電,三臺接收機測量。工作前,對三臺接收機進行了一致性對比試驗,結果三臺儀器的一致性良好。
2.4化探工作
樣點主要布設于l、2級水系中,3級以上水系不布樣。長度大于300m的水系有樣點控制;采樣點分布均勻,無重復控制現象,采樣密度為4.14點/km。在個別或局部小格水系不發育地段,為避免出現連續采樣空格,每小格采集2~4個土壤樣。選擇在有利于砂礫質沉積和各種粒級混雜堆積的活動流水線上、河床底部,要在水系沉積物分選性差的部位取樣。避免在早期河漫灘及岸邊泥炭堆積與有機質淤積部位采樣。對于匯入沼澤的水系,盡量在其上游山口處采樣。分析數據后,對數據進行100%的校對,確保準確無誤后,將全部樣品分析數據與對應的樣品編號、橫坐標、縱坐標、所屬地質單元連接起來,然后運用相關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圖件編制:地球化學圖件主要采用MAPGIS軟件編制。
2.5遙感工作
本區l:5萬礦調中遙感地質解譯工作重點是:區域構造格架解譯,輔助地質填圖解譯,已知成、控礦地質體、地質構造追索圈定,與成、控礦相關的遙感線、環形特征影像提取以及隱伏巖體圈定等,通過ETM影像可以清晰的辨別出各類解譯標志,大致解譯出地質界線,再通過野外驗證能夠更加有效快速的進行和指導地質填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礦產地質方面,通過ETM影像可以大致查明與礦(化)體有關的線性或環狀構造,能夠有效的指導槽探的布置和找礦的準確性。
2.6探礦工程
區內探礦工程以探槽為唯一手段,探槽開口寬1.5x2.Om,為防止槽壁坍塌,落石傷人,槽口兩側各清出0.5m寬以上的安全通道。施工后槽底寬在0.6—1.0m,掘進基巖厚度一般為0.3—0.5m,最大為1.0m。探槽完工驗收后,首先進行了槽底清理,完成編錄后布設取樣位置,然后逐一采集刻槽樣及相關樣品,主要依靠基巖樣品來取得直接找礦信息,所以探槽施工質量尤為重要。探槽施工基本達到地質目的,探槽中采集的樣品質量可靠,可完全用于找礦及科研。
2.7綜合研究工作
1:5萬礦調的綜合研究工作要求對實測的地、物、化、遙等找礦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資料的綜合整理(包括已有資料整理),分析區域成礦地質背景,開展礦產預測,編制綜合成果圖及成礦預測圖,科學劃分成礦遠景區帶,并圈定成礦遠景區,總結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和成礦規律,確定找礦標志,優選找礦靶區,對區域礦產潛力做出綜合評價。
2.8取得的礦產成果
①在重點找礦靶區中共圈出土壤單元素異常360個,經地表工程驗證HtI一1、HtI一2組合異常中圈定金礦化體2處;HtllI一1組合異常中發現金鉬礦化體l處、鉬礦化體1處;HtV一1組合異常中發現金礦化體1處。②電法測量控制了一個視極化率異常,異常長大于1800m,平均寬在300m左右,極化率最高值在6。88,2。激電異常與土壤HtlI一1組合異常完全套合,地表工程驗證有鉛鋅礦化蝕變。
3結束語
利用單一找礦方法存在許多問題,有時甚至會給某個有望地區判處死刑,致使其他地質部門不再對其進行繼續查證工作,這對有限的礦產資源無疑是一個巨大損失,因此希望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建議在今后的找礦工作中,綜合多種勘查方法加以查證,以期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還出現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論,因此我們應重視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利用,同時結合以往多種勘查手段,以期提高礦床發現潛力,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 上一篇:衛生局職位競爭具體方案
- 下一篇:市政辦供銷社改革發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