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監理分析

時間:2022-06-01 04:38:19

導語: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監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監理分析

1引言

我國南方省份除高速公路外大部分公路路面幾乎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總量很大?!鞍赘暮凇笔峭ㄟ^改造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使原來呈現灰白色的水泥混凝土剛性路面,改造為黑色瀝青混凝土路面,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道路噪音、減少揚塵、行駛舒適、環保美化。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改善民生的必要。G205線(K2409+600~K2433+500)“白改黑”路面結構形式:處置后的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加鋪層(1cm應力吸收層+8cmAC—20C+4cmSMA—13)。

2監理工程師工程施工準備階段的工作要點

2.1監理機構設置及人員分工

工程監理制度能有效提升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安全與質量,減少不良工程投資。在“白改黑”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總監辦通常需要總監理工程師1名、其他監理人員4~6名??偙O理工程師負責全面監理工作,其他監理人員分工為專業監理工程師、安全專監、試驗工程師及旁站監理,專業監理工程師對使用原材料、瀝青混合料拌和、現場攤鋪工藝、施工完成后的結構層厚度、壓實度、平整度、高程等進行全面監控;試驗監理工程師對進場原材料抽檢、驗證目標配合比及生產配合比是否滿足要求且科學合理,施工過程中根據抽檢試驗數據提出生產配合比是否調整等。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各工序銜接非常緊密,而且往往都是連續作業,在關鍵工序、關鍵部位上就需要加強監管,各監理人員按分工各盡其責。

2.2對施工設備工作狀況及放樣測量工作質量進行檢查控制

監理人員要對施工單位提交的技術報告認真審核,清晰、全面掌握工程技術和設備準備等情況,保證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后方可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2.3對攪拌站建設是否標準化逐項檢查

監理人員要對攪拌站場地設置位置從交通運輸條件、運距是否合理、周圍環境、場地范圍以及是否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等方面進行考慮。攪拌站場地均應全面硬化,計量系統應取得技術監督部門的標定,拌和樓必須配備計算機自動數據采集系統及自動打印數據裝置,集料應分倉堆放,堆料倉、配料倉、輸送料帶均應設置雨棚,配備二級除塵裝置,回收的粉塵應廢棄并杜絕接入礦粉灌。攪拌站場內應能容納各種類型機械、進出各種類型的機械車輛要方便,減少相互干擾,各種警示、指示標志要齊全。同時對易燃物品、電源必須設置安全距離和隔離,保證場地用電安全和文明施工。

2.4對材料準備情況進行檢查控制

監理人員需要對原材料的種類、性能全面了解。原材料的質量是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好壞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監理人員必須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做好監控工作,對材料質量要給以充分的重視和管理。尤其是“白改黑”路面的上面層SMA結構,SMA是間斷級配礦物骨料,由瀝青、礦粉及纖維穩定劑組成的瀝青瑪蹄脂填充結構,對原材料有很高的要求。材料進場時要對材料的性能指標逐項抽檢,抽檢合格后方可進入施工場地。此外,監理人員需要審核瀝青混合料的目標配合比和生產配合比是否能滿足設計和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再經鋪筑試驗路加以驗證,確保正式施工時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質量合格。

2.5跟蹤監督舊路面處理情況

2.5.1舊路面洗刨

當縱坡、彎道超高大于等于4%時,舊路面必須進行全斷面洗刨,嚴格控制洗刨深度,防止局部出現漏洗情況等。

2.5.2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

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斷板、錯臺、接縫傳荷能力不足、裂縫、拱起等部位進行全面清查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徹底處理,確保舊路面的容許彎沉值滿足設計要求。

3監理工程師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3.1試驗路鋪筑過程中主要控制指標

3.2瀝青混合料鋪筑施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原因及解決辦法

(1)應力吸收層施工時局部輪跡帶未收、缺料、同步碎石封層集料撒布過多形成夾層。解決辦法:現場增加一臺鋼輪壓路機用于收光,消除輪跡帶;缺料部位應由人工及時補料,集料過多的部位人工清掃。(2)攤鋪溫度偏低。出現原因:施工單位為提高當日產量和效率,出料時間偏早、保溫措施不到位。解決辦法:指令攪拌站控制混合料最早生產時間,適當提高混合料出廠溫度,加強保溫措施,確?;旌狭蠑備仌r溫度不低于規范要求。(3)80mmAC—20C結構層攤鋪時出現碾壓裂紋。出現原因一:鋪筑的路幅兩側碾壓不到位,混合料在攪拌站生產時,骨料除塵效果不佳。經取樣試驗,0.075mm篩孔通過率為6.8%,與生產配合比調試時的0.075通過率5%相差較大,致使瀝青混合料粉膠比偏大。解決辦法:檢查除塵設備、測定骨料的含水量和含泥量,在后續的生產過程中進行調整。出現原因二:碾壓時,表面發生熱料推移。①碾壓速度過快或振動壓路機擺軸轉動時方向太急,挫裂混合料;②混合料的集料級配偏差較大使混合料粗細骨料離析,瀝青用量控制不準或偏??;③突然降臨的陣雨造成混合料表面結殼,內部上下溫差大;④封層油或黏層油噴灑不均勻,上下結構層黏結不好,造成較大推移。解決辦法:①壓路機錯軸時轉向要緩慢地平穩過渡;②裝載混合料時,卡車前后移動一般要錯動3~4次,攤鋪現場發現離析的粗集料窩應人工修補;③做篩分試驗,修正生產配合比。(4)SMA—13試驗段鋪筑時出現大量油斑(見圖1)。出現原因:①拌和樓木質纖維提升機出現堵塞,木質纖維加入混合料中的劑量不足;②混合料拌和時木質纖維沒有拌和均勻。解決辦法:要求施工單位檢查設備排除故障,延長干拌時間,同時加強混合料攪拌管理。(5)集料含水量偏高、礦粉局部受潮,造成混合料生產時集料除塵不干凈。影響:①增加混合料殘余含水率及混合料中瀝青與集料的黏結力;②攪拌設備溫度自動控制失衡,造成成品料溫度波動;③增加燃油消耗率;④造成單位時間內流出料口的數量減少或分布不均,影響混合料級配。解決辦法:監理與施工雙方同步進行集料含水量檢測,若集料含水量偏大,要求延長集料烘干時間。(6)結構層結合面產生隔層,影響結構質量。產生原因:結果層層間處理不干凈、不徹底。解決辦法:①用鼓風機清掃、徹底清除樹葉或泥沙;②黏層油灑布要均勻、控制灑布油量,避免過厚或漏灑。(7)結構層厚度局部出現偏差。產生原因:攤鋪壓實系數控制不當所致。解決辦法:嚴格按試驗路段確定的1.33攤鋪壓實系數控制,攤鋪過程中不斷檢測松鋪厚度及壓實后的厚度,及時調整和控制好攤鋪厚度。(8)企業自檢試驗數據提供時有拖延現象。瀝青路面攤鋪作業有很高的連續性且進度快,現場取樣試驗結果不能及時提供,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有效控制。監理工程師應及時跟蹤試驗檢測結果,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

4結語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質量,關系著道路行車安全以及使用壽命。為此監理工程師應當在實際工作中從攪拌站是否滿足標準化建設要求、機具設備配置是否合理科學、原材料進場、混合料生產、攤鋪施工工藝等層層把關,把監理的每項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有效地加強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從而保證道路交通的安全運行。

作者:俞志坤 單位:龍巖市公路工程處

參考文獻:

[1]徐麗玲.淺析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5(1):112.

[2]劉海民.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監理控制要點研究[J].四川水泥,2015(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