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建筑消防安全淺析
時間:2022-03-25 09:30:58
導語:養老機構建筑消防安全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我國老齡化現象越發突出,同時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養老機構如雨后春筍大量涌現,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國家都給予大力支持。養老機構在滿足人民需求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對安全隱患。尤其以養老機構建筑消防安全方面反映出的問題較為突出。本文將針對建筑消防設計、設施配置、日常管理,以及人員管理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養老機構建筑;消防設計;安全隱患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現象愈發突出,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17.9%(即2.49億),其中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1.9%(即1.66億)。人口老齡化,促使我國養老機構遍地開花,養老機構建筑也越來越多。由于養老機構建筑本身和生活人群的特殊性,其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越來越嚴重。表1為近幾年我國養老機構火災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較大的安全事故。
1養老機構建筑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1.1養老建筑設計、改建追溯性差。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結合“十二五”規劃中的建設目標,已基本完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但是對于在現行標準生效之前已經存在的養老機構及老年人建筑不具有追溯力。在養老機構建筑按照新規范新標準改建合格之前,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就缺乏保障。而且很多建筑出口、通道、房間、消防車道等的布置不合理,增加了救援的難度。同時部分養老機構建筑存在違法違規建設等情況,或者改變了原使用性質,不符合養老機構的安全標準要求。1.2消防設施不完善。養老機構的選址遠離城市中心,事故發生時無法及時獲得有效的救援與治療;尤其是貧困地區很多建筑以磚木為主,火災發蔓延迅速,逃生疏散時間短。很多養老場所配置的消防水系統不完善,也存在配置的滅火器不定期檢驗現象,甚至有的位置未按要求配置滅火器或滅火器配置數量不足等。部分養老機構建筑缺乏疏散指示標志,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消防通道寬度不符合規范要求,很難在火災發生時安全疏散老年人。1.3人員相關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不足。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由于各方面原因,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以及安全意識,且行動不便。另外也因工作內容、薪資待遇等多方面原因,護理員多為缺少護理知識、安全常識的年齡處于40~50歲的中年人,遇突發狀況處置能力差。我國已經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養老產業實行零門檻準入,開辦養老機構不需要任何前置條件,必然會導致養老機構的管理人的各方面素質存在差異,安全意識層次不齊。1.4監管和分級管理存在缺失。1.4.1監管執法尺度難掌握。監管部門對養老機構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以罰代管,未按照分級管理標準進行劃分,影響監管職責的有效落實。部分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且無條文解釋,實際執法主觀裁量空間過大。在養老機構建筑投入使用后,監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存在較大消防隱患,尤其是需要停產停業整改的,其后果可能會導致幾十名甚至上百名老人無家可歸、無人照料,產生的社會輿論以及負面影響。1.4.2養老機構安全管理缺少等級劃分。養老機構未因老人自理程度而有所區分,還存在不能自理區的建筑材料為易燃材料的現象。老年人的年齡增大,身體健康狀況日漸衰退,使之成為意外事件、疾病、傷害突發死亡的高危人群,同時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失能、半失能的現象也很常見。但我國目前尚無對失能及半失能老人居住環境的建筑等級、設施類型、護理標準等方面的規定。
2養老機構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2.1制定政策標準引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國務院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是變準入管理為過程管理,必然要對事中事后監管法律進行調整,對多個部門的安全監管職責進行了細化;制定有針對性的突發狀況處置措施,明確所屬工作人員每個人的職責,配備功能齊全的應急疏散設置,制定實施分工明確的救助、疏散計劃;同時結合服務對象的自理能力程度劃分住宿場所,將自立能力較強對象安排至較高樓層或疏散距離較遠位置;對于失能、半失能對象盡量安排在有利于疏散撤離的位置和樓層,并配置輪椅、可移動病床等便于撤離疏散的設施。2.2吸引社會資本推進養老建筑改造。多數養老機構的建筑及設施的安全性不高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改造資金。另外由于養老機構的公益性使得養老機構接收的老人多為生活無著老人、“低?!崩先说龋湫再|屬于幫扶救助而非贏利。由于資金限制,僅依靠國家財政撥付不能滿足老舊養老院的改造問題,同時也嚴重影響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所以通過政策的制定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產業,才是解決之道。充足的資金保障能夠改變目前老舊養老建筑、消防設施差的現狀;才能按要求配置火災探測報警、消防水滅火系統;才能完善滅火器、應急照明燈登消防設施。2.3加強人員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培訓。加強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培訓,除了面向護理人員,還應當包括行政工作人員、入住老人以及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消防教育培訓應以初期火災撲救、報警、疏散、救護為內容,同時結合服務對象身體和心理特點,選取實用性強、通俗易懂的安全知識,進行常態化培訓,并定期開展火災逃生演練。不斷強化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以及責任意識,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為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2.4加強消防安全風險管理,引入養老第三方服務機構。目前養老機構質量監管第三方服務機構在我國并未建立,現今可以通過消防安全評估機構、消防專家組、以及消防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不同群體組成的第三方評估隊伍,通過專業性的檢測評估,指出養老機構在消防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的隱患問題,并向社會公布評估結果,將將技術性問題交由專業的人完成,不僅能夠緩解監管部門的工作壓力,更能夠有效提高行業監管的質量和效率。
3結論
通過對養老機構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針對養老機構建筑設計、改造,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相關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日常管理和行業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可通過制定政策標準引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吸引社會資本推進養老建筑改造,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培訓,引進第三方機構服務等方法進行改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9-2018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DB/O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18年社會發展統計公報[DB/OL].[2017-12-31].2018-8-2
[3]查春梅,王萍,胡暉,等.221名養老機構老年人護理安全風險認知現狀分析[J].護理學報,2018,25(21):40-42.
[4]高維娜.淺析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災防范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17,33(12):43-46.
作者:張凡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消防救援大隊
-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現狀及建議
- 下一篇:房地產土建工程施工進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