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建筑產業論文
時間:2022-07-18 11:01:00
導語:構建和諧建筑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建筑業越來越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國家“十一五”規劃再次凸顯建筑業的戰略地位,廣西順應形勢,依靠政府部門正確的發展思路,提出戰略性決策,在建設系統的大力推動下,從而使廣西建筑業在近年來突飛猛進,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和諧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廣西正確的決策和突出的成就對我國省級建筑行業發展有一定啟示作用。
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物質生產部門,廣西建筑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它不但在社會擴大再生產過程中承擔著將不斷增加的建設資金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重任,而且還在自身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社會創造新的財富。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建筑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長期發展過程,取得了諸多經驗,規模、技術和效益得到較大提升,目前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成為廣西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支柱產業。隨著國家大好政策向內地靠攏,建筑業的發展恰逢其時,而廣西憑著絕好的地理和環境優勢,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無疑給廣西建筑市場的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必將拉動交通、能源、經濟、房地產、城市建設等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上升,而這些都為廣西的建筑市場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廣西區政府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特別是建設系統借力發力,加大了建筑市場的調控和管理,做大做強自身建筑產業,使得建筑業走上和諧、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在過去的2005年,廣西建筑業突飛猛進,無論是在建筑市場管理、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還是在清理拖欠工程款及貫徹行政許可法,無不體現出建筑業的和諧進步。
強化監督與管理規范
和諧的建筑市場如何做好建筑市場的監督與管理,不但是構建和諧的建筑產業關鍵所在,而且能體現出政府行政部門的執行力水平。在建筑業大發展時期,市場的不規范現象同時滋生,并導致建筑事故頻繁發生,因此職能部門的監管尤為重要。2005年廣西建設系統通過各項措施有效地調控了建筑市場,大大推進了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為了解決建筑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廣西建設廳專門制定了2005年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安排,指導和促進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各項工作。并組織開展全區有形建筑市場檢查。在各地開展自查的基礎上,組織多個檢查組對南寧等11個市和10個縣(市)有形建筑市場進行了檢查,進一步促進了有形建筑市場的建設和發展。為防止發生掛靠投標、圍標、串標,以及企業資質條件不實等違法違規問題,制訂印發了《關于對區外來桂建筑業企業監理企業和招標機構實行登記備案管理的通知》,自2005年10月1日起,區外來桂企業到我區參加建設工程施工投標或承擔工程監理、招標和造價咨詢業務前,企業法定代表人持有關材料先到建設廳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實行備案制度后,有效遏制了招投標中出現的假資質證書、假公章、假項目經理證書、假業績證明等問題的發生。截止2005年12月31日止,辦理區外來桂企業登記備案209個項目。
建筑工程招標投標始終是監管的難點問題,為了杜絕不合法的招投標,廣西建設廳大力組織開展了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調研。2005年4月中旬至下旬,建設廳建管處、法規處、監察室等部門組成了3個調研組到6個地級市和6個縣(市)進行調研,分別召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含招標投標監督機構)、工程項目業主、招標機構、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工程監理、施工、設計企業等單位座談會,調查了解廣西推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招標執行情況及當前招標投標活動中存在的低價中標、圍標、串標等問題,聽取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招標投標活動監管的建議和意見。11月初,建設廳會同監察廳組成學習考察組,赴廣東省、廣州市、東莞市、深圳市及湖北省、武漢市學習考察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和建筑市場監管工作。在調研考察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工作,11月底召開一部分市招投標監管機構負責人座談會,研究2006年招投標監管的主要工作。12月初,召開全區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工作會議,各市、縣招投標監管機構負責人參加了會議,主要是針對當前招標投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講座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招標投標監督管理工作。
據統計,2005年廣西全區應招標工程2467項,工程造價8552528.50萬元,應招標工程招標率100%,其中應招標工程中實行公開招標工程1212項,工程造價2531100.6萬元,應公開招示公開招標率100%.2005年自治區招標辦實施監督管理的招投標工程18項,工程造價39603.47萬元。受理招標投標舉報投訴5件,轉自治區有關部門及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已全部調查處理完畢。
緊守質量與安全
構建和諧的建筑環境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貫穿著建筑本體從建造到使用的過程,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建設高潮中,因為忽視建筑質量與安全生產帶來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2005年建設部等部委特別啟動安全生產活動,在全國掀起“遵章守法,關愛生命”的熱潮,而在廣西,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管理從未間斷,建設系統憑著真抓實干的精神,關注到建筑業的每一個細致環節,有效地將事故消滅在萌芽之前。
為了將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廣西建設廳制訂了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管規章制度。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督暫行規定》中,明確各級安全監督機構對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實施監督檢查的內容,并實行層級監督制度,上級安全監督機構對下級安全監督機構監督范圍的建筑工程實施監督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問題向下級安全監督機構發出整改建議書,由下級安全監督機構施工企業落實整改?!督ㄖこ淌┕ぐ踩卮笫鹿始s談制度》規定,凡發生一次死亡1-2人的重大事故,由自治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約見發生事故的施工企業負責人及項目經理;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由自治區建設廳分管安全的領導約見發生了事故所在地的市建委(建設局)分管安全的領導。2005年,自治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共約見了9起事故的施工企業負責人和項目經理。而《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明確建設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制訂印發了《關于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的意見》堅決杜絕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二級重大事故,嚴格控制三級重大事故,明顯減少一般事故。把重大事故控制指標分別下達到各市進行控制。通過這些規章制度,建筑行業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廣西建設系統的各項工作也得了逐步推進,并且取得了極大的突破,這從一個個真實的數字就能品讀出其中的力度與成效。
組織了施工企業“三類人員”安全生產知識考試考核。2005年共組織4次全區施工企業“三類人員”安全生產知識考試,共31555人獲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
組織開展了建筑農民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10月份組織舉辦建筑農民工安全生產知識師資培訓班,培訓師資250多名。據統計,2005年全區各地舉辦建筑農民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班742期,培訓人數91815人。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2005年共審核頒發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735家。至2005年底,全區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建筑施工企業共1158家。
進一步推動全區建設工程監理工作的發展。2005年12月底召開全區監理工作會議,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分管領導、監理企業負責人共200多人參加會議。進一步總結建設工程監理工作,研究討論2006年監理工作。
全區建設工程質量穩定提高。2005年全區共監督工程項目6110個,建筑面積2513平方米,個數合格率和面積合格率遠達到100%.2005年11月中旬,建設部建筑質量執法檢查組抽查了廣西南寧、桂林建筑工程質量,給予我區建筑工程質量“總體處于受控狀態,總體水平穩中有升,質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的較好評價和肯定。
全區建筑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2005年全區發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27起,死亡28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上年(52起事故,死亡56人)下降了48%和50%,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百億元產值死亡率預計為7.37人,較好的完成了我區2005年制定的安全生產重大事故控制指標數。2005年全區有57項建筑工程被評為“自治區安全生產文明工地”。
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檢查和安全文明工地、區優工程評比。2005年共組織開展了3次安全大檢查,建設廳共派出安全生產檢查組7個,抽查了14個市53個縣179個建筑施工工地質量安全情況,針對現場檢查發現問題共下發96份限期整改通知書和停工整改通知書,對存在問題的57個工程給予全區通報批評。對11個違反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工程發出《執法建議書》。另外,全區共有101個項目申報2004年自治區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經過評審有91個項目獲獎。經推薦,有6個項目獲得了全國安全文明工地稱號。而且,還開展了2005年度自治區優質工程的評審工作,已完成了2004年廣西建筑裝飾工程優質獎項目的評審工作,其中住宅建筑室內裝修工程有6個項目;廣西建筑裝飾工程優質獎有7個項目。另外,共有64目申報自治區優質工程,經評審,共評出區優工程53項。
組織開展了全區建筑安全生產工作調研,共對全區14個地級市和24個縣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安監機構、和企業進行調研,并檢查了在建工程55項。調研報告已報送市政府。
全面推進清欠工作鑄就和諧的民心工程拖欠工程一直使困擾建筑業和諧發展的一大障礙,特別是積壓多年并遺留下來的問題較多,使得農民工工資得不到支付,成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不和諧因素,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加大力度通過各種渠道解決工程欠款問題,廣西實行各部門協調配合與監督檢查,逐項摸清情況,將清欠工作深入到各級部門和企業單位,打響了一場清理工程欠款的全面戰爭。
為了不斷推進清欠進度,廣西采取部門協調和共同監督檢查的方式,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05年3月和8月,自治區清欠辦根據建設部網上數據,分類將政府項目、教育項目、交通項目和水利項目拖欠工程款的項目清單,分別送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教育廳、交通廳和水利廳等部門,各部門按各自分工負責開展清欠工作及對下一級指導督查。2005年1月和12月,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建設廳、區總工會組成清欠農民工工資和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聯合督查組,對全區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進行督查,推進了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進展,促進了農民工工資支付形式的改進完善,有效防止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發生。自治區清欠辦及自治區有關部門還組織開展了對地方人民政府清欠工作進展緩慢以及一些拖欠數額較大、時間長、影響大的項目進行重點督查。7月份,自治區清欠辦布置各地開展清欠工作自查,督促落實還款計劃和還款資金。8月至11月,自治區清欠辦組織2個督查組對政府投資項目清欠工作進展緩慢的部分市縣進行督查。自治區建設廳組成4個督查組對全區12個市13個縣房地產及其它項目清欠工作進行督查。自治區清欠辦組織督查組對重點督查項目進行督查。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給合本地清欠進展情況也加強了清欠工作的督查力度,有效促進了清欠工作。廣西建設廳還組織開展了對2004年以來新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情況檢查。2005年10月份,根據建設部辦公廳《關于要求對各地2004年以來新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情況進行檢查的通知》要求,自治區建設廳布置各地對2004年以來新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情況和落實防止新欠措施情況進行檢查。據各地檢查情況統計,全區2004年以來竣工工程3513個,有拖欠工程款的項目19個,占項目總數的0.5%,拖欠工程款數額390.51萬元。截止2005年11月底已清欠完畢。
為了保證清欠工作的落實與責任到位,自治區清欠辦每月通報各市、各部門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以及解決政府投資項目拖欠工程款情況,對清欠措施不力,進展緩慢的市分別給市政府通報。共發出通報文件123個,推動了各地各行業清欠工作的進展。而且截止2005年12月31日,自治區清欠辦共接到單位、群眾或上級轉來的舉報投訴497件,全部及時轉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各地人民政府及有關單位處理,反饋處理結果或處理情況的有344件,沒有反饋的有153件。組織清欠協調45次,接聽處理電話投訴230個次。
2005年真正成為了廣西清欠工作全面推進的一年。截止2005年12月31日,廣西全區共償還2003年以前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數額299871.75萬元,總清欠率為88.24%,其中償還政府投資項目拖欠工程款數額為139418.1萬元,清欠率為86.81%.按工程類別分:政府用房償還數額32007.62萬元,清欠率為86.3%;房地產項目償還數額40318.66萬元,清欠率為95.26%;市政項目償還數額52436.88萬元,清欠率為90.57%;教育項目償還數額51688.24萬元,清欠率為91.67%;交通項目償還數額19686.51萬元,清欠率為73.16%;水利項目償還數額8072.21萬元,清欠率為83.41%.做強本土建筑業打造和諧的行政職能要做大做強本地建筑產業,政府部門要在體制改革、結構優化、市場凈化、施工保障等方面為企業排憂解難,使企業能夠順利開展生產和經營活動;同時,政府還應在企業的兼并重組過程中,在企業的集團化、大型化發展過程中為企業保駕護航,為廣西建筑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提供有力、有效的保障。政府部門大力扶持建筑企業,樹立品牌,不但能代表一個地區建筑行業的形象,實際能體現整個建筑業發展程度和建筑水平。在2005年,由廣西建工集團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水電工程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分別承建的項目工程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這無疑是對廣西建筑企業在樹立品牌的進程中的充分肯定,也體現出廣西建設單位非凡的實力與水平,恰與廣西政府部門提出的重點扶持大型建筑企業,鼓勵本土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思路是一致的。因此,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地建筑業,廣西建設系統切實貫徹行政許可法,加強建筑行業的資質審批,既保證建筑產業在廣西的規范發展,又促進大型建筑企業集團獲得更大提升,同時打造出了一批過得硬的行業隊伍,這從下面一系列的資質審批成果可得而知。
建筑業企業資質審批。2005年上半年,廣西建設廳按《行政許可法》的要求,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共審查企業資質246家,批準了214家,其中審批新成立的企業135家,升級企業33家,審批增項資質43家,及時完成新企業資質證書的打印、發證和升級、增項企業的資質證書換證打印工作;為221家企業辦理了資質證書相關內容變更。并按建設部要求布置了2004年廣西全區建筑業企業資質年檢工作,重點是檢查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和人員重復問題。截止2005年底,全區共有建筑業企業1471家,其中按序列分:總承包企業763家,專業承包企業601家,勞務企業107家。按級別分:特級企業1家,一級企業42家,二級企業262家,三級企業1050家,無等級企業9家,勞務企業107家。
工程監理企業資質審批。2005年審批頒發工程監理企業7家。審核上報建設部6家企業申請晉升甲級資質,其中有3家已獲建設審批發證。至2005年底,全區已有工程監理企業159家,其中,甲級監理企業18家,乙級監理企業60家,丙級監理企業81家,從業人員5500多人。
工程檢測機構資質審批。2005年審批發證工程檢測機構資質17家。至2005年底,全區已有工程檢測機構231家,持證上崗人員2773人。
監理工程注冊審批。2005年審核上報建設部監理工程師注冊人數193名,獲注冊審批94名。至2005年底,全區已有1305名注冊監理工程師。
工程造價咨詢單位資質審批。2005年審批發證乙級工程造價咨詢單位10家,審核上報建設部申請晉升甲級資質9家,并全部獲得甲級資質。至2005年底,全區已有工程造價咨詢資質單位102家,其中,甲級資質12家,乙級資質90家。
工程招標機構資質審批。2005年審批發證乙級工程招標機構24家,。至2005年底,全區已有工程招標機構119家,其中,甲級資格13家,乙級資格106家(其中有三家升甲級已公示)。
價工程師注冊審批。廣西2005年應參加續注冊注冊造價工程師共378人,第一批初審合格的349人。全區造價工程師已注冊總人數為924人。
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國外施工隊伍應我國加入WTO的形勢而參與我國建筑市場,本土建筑業將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在現實面前,廣西建筑業的發展思路正朝著和諧健康的目標闊步前進。2006年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廣西建設系統已掌好舵再起航,繼續推進和諧而蓬勃發展的廣西建筑產業,而在2006年他們將著力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進一步加大清理解決拖欠工程款問題的力度、建立完善的工程質量監管長效機制、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等措施將為壯大廣西建筑業充分地保駕護航。
- 上一篇:機關單位人員帶薪年休假制度
- 下一篇:縣勞保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
精品范文
10構建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