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規范管理提高效率效益論文
時間:2022-06-13 06:59:00
導語:項目規范管理提高效率效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傳統管理理念下,我國施工企業的很多部門是不直接創造利潤的。所以在傳統觀念下,一般是采取精簡機構、裁減人員、減少浪費等手段來降低成本,而現代企業已經把人看作是最重要的資源,也促使人們轉換思維方式,采用目標管理體系,對項目進行規范管理,從而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
【關鍵詞】目標管理項目管理
一、目標管理過程
目標管理的實質是績效價值導向,目標管理讓整個項目經理部、各個部門、每個人事先有明確的考核指標,事中有檢查考評,事后有獎罰兌現。倡導質量第一,同時把降低成本實現贏利最大化作為目標。在此基礎上,對項目經理部各部門崗位職責、項目管理辦法等進行全面細化。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標管理體系,具體應包括以下四個環節:一是確定組織目標。組織總目標是組織共同意愿、宗旨和使命的某一階段欲達成的狀態或結果。二是進一步制定和實行項目管理目標責任制,對項目進行經濟評估和預算分割,測算出目標責任成本,強化項目部人員的成本意識。每月進行目標考核,管理人員一律實行與目標掛鉤的考核工資。
二、組織目標層次體系
1.預算合同科。負責編制月度項目預算,根據預算監控項目成本,協助做好成本分析,準確理解合同條款,管理項目各類合同,協議,變更通知單,業務聯系單,簽認單等;主辦項目變更索賠工作,按合同條款或變更單及時填寫索賠申請單,負責合同結算和中間已完工作量的計算工作;正確統計已完成工作量,按項目成本預算編制已完成工程項目預算成本,為成本預算提供工程結算收入預算資料。
2.財務主管科。負責項目成本預算,及時歸集成本費用,并按預算控制成本支出,編制與成本預算結構相一致的成本報;負責項目資金收付款管理工作,根據項目月度成本預算編制月度資金預算,經審批后具體監控實施;負責成本分析工作,提供成本分析報告。
3.施工管理科。編制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耗用計劃,設備,勞務使用計劃,經審批后實施,嚴格執行工程技術規程,控制結構材料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嚴格審核分包單位已完工程量結算單,控制分包成本。
4.質量科。參加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化和具體實施計劃編排,嚴格執行工程質量規范,確保工程質量,負責落實項目經理降低施工成本,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
5.人事科。負責項目人工資成本供職工作,參照預算編制人工費使用計劃,提出項目部分配方案,對內部勞務組按完工證和合同或內部價格計算勞務人工費,建立人工費通知臺帳,編制上報有關,對人工費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要求配合項目經理合理控制人員數量,嚴格執行人員定量標準。其次是控制工時標準,獎勵職工降低工時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
6.材料設備管理科。負責編制項目材料采購計劃,機械調配,租賃,修理計劃,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搜集整理物資,設備價格資料,負責項目部權限內的材料,設備租賃采購工作,負責或協助已簽訂的大宗采購合同具體實施,實行限額料,控制材料消耗,做好周轉材料,機械設備的管理,建立物資,設備各類臺帳,上報統計報表。
三、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
1.進度控制
建設項目是在動態條件下實施的,因此進度控制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它包括進度目標的分析和論證,在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進度計劃和進度計劃的跟蹤檢查與調整。為了實現進度目標,進度控制的過程也就是隨著項目的進展,進度計劃不斷調整的過程。在進度計劃控制中,一般是利用網絡計劃的方法對進度計劃的執行進行糾偏調整,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工期—成本”優化原理,當發現施工進度滯后于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壓縮成本和工期壓縮可能性后,有計劃地逐次壓縮費用最低的關鍵工作,最終達到控制工期和控制費用的目的,保證項目順利進行。進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規定的進度和時間要求完成工程建設任務。進度控制的內容應該包括:進度計劃的制定、實施、檢查、調整。施工進度計劃是表示施工項目中各單位、各工種在施工中的銜接與配合、勞動力安排和各種施工物資材料的供應時間,確定各分部、分項工程按計劃的要求進行施工。必要時,為保證在合同工期內竣工,必須對進度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補充。施工進度計劃的控制和其他管理活動一樣,也是一種周期性的循環,即編制進度計劃、執行進度計劃、檢查計劃執行的情況,最后是采取措施糾正和調整偏差,然后再進入下一個循環。
2.質量控制
工程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經濟發展。目前“質量第一”的重要性已經在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要做到“質量第一”,確實搞好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應該充分了解質量管理的內涵,以及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每一個步驟。根據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論和對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確項目質量控制的內容。
(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工程所用建筑材料是形成工程實體的原料,也是工程質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證建筑材料按質、按量的供應和使用是項目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對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應堅持“三把關”的制度,即材料供應人員把關、技術質量檢驗人員把關、操作使用人員把關。
(2)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是質量控制最基本的內容,其目的就是要發現偏差和分析影響工序質量的制約因素,并消除制約因素,使工序質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確保每道工序的質量。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量大、同步操作人員多以及交叉作業的存在,使建筑施工的工序具有連續的相互搭接的特征,控制好工序質量,就要求做到對每道工序、每個工作面都實施監督,操作檢驗把關、預防和檢測檢驗相結合的管理控制方法。
(3)成品保護的質量控制。施工周期長和多工種交叉作業的存在,決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成品保護的重要性。人是決定性的因素。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及操作人員自身素質的高低對工程質量的優劣起決定性的作用。人員素質高低對工程質量影響的表現形式就是工作的質量,因此首先必須對工作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以工作質量促工程質量,加強文明施工,確保安全生產和文明作業。
參考文獻:
[1]李振明.淺談施工項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6,32(6).
[2]李宇楠.論加強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的重點[J].建筑經濟,2005,(5).
[3]姚兵.建筑管理學研究[M].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4]烏云娜.項目管理策劃[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5]符信華.淺談如何加強工程項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10).
- 上一篇:結構經濟性成本因素分析論文
- 下一篇:衛生局在創先爭優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