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分析
時間:2022-07-07 04:20:51
導語:建筑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在建筑工程項目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出現,為進一步促進施工技術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預應力混凝土是在構件加載以前,預先給構件施加預應力,使構件的受拉區預先受壓,抵抗因構件在使用中產生的彎矩變形。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規范性操作,是預應力混凝土功能保障的基本前提?;诖?,文章就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進行分析。
1.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在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中,其預先對構件中的預應力筋施加一定的拉力,并對鋼筋的回縮力加以運用,從而使得回縮力在混凝土的構件內部形成有效的壓力。在預應力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受到預應力施加材料的一般被稱為鋼絞線或者是高強度筋,對預應力技術進行良好的利用,能夠使得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提供,并且將鋼筋的抗拉強度加大,表現出來的優點包括剛度大、強度高以及節省材料等,一般比較常用語跨度較大或者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中。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由于預應力混凝土工藝比較復雜,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并且需要配備專門的設備,因此對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加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
2.1預應力張拉施工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預應力張拉施工比較常見,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對滑絲率、預應力筋斷絲率等進行保證,以免超過設計的規范,降低對質量造成的影響。相比于設計要求來說,預應力筋的下料長度應當比設計要求大。在錨固的過程中,應當按照相關要求對錨具嚴格使用,為了避免其出現生銹的情況,應當采取合理的措施對其加以保護。在預應力張拉作業完成之后,要對孔道進行及時的灌漿,并對灌漿方式方法加以注意。在灌漿作業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水泥漿的強度,一般情況下其強度不應當小于30MPa。除此之外,還應當對連續跨度作業加以注意,充分保證每完成一個跨度作業,都要進行一次灌漿作業。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對技術人員也應當有要求,保證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從而對施工進行檢驗。在檢驗的過程中,可以將之見工作授權于當地的檢測部門,從而保證檢測的權威性。
2.2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施工
所謂的先張法預應力施工技術,指的是在對混凝土澆筑之前,先采用專門的張拉設備與家具對鋼筋施加預應力,然后再對混凝土進行澆筑,在混凝土達到了設計的強度之后再進行放張,利用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握裹力將鋼筋的拉應力傳遞給混凝土,所加工的構件屬于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當對施工要點加以控制:第一,在先張法的施工中,用于張拉的臺座等設備的強度和剛度等數值必須符合規范的要求,從而保證施工能夠正常的進行;第二,要求張拉后錨板的受力中心線應與所有預應力鋼筋共同作用的受力中心在同一軸線上,不能有偏心現象的出現,從而導致受力不均。
2.3后張法預應力施工
相對于先張法的施工來貨,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是指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并且達到預定的強度之后,再對預先埋置于設計位置的無粘接預應力鋼筋或通過預留孔道穿插的鋼筋進行張拉,當拉力達到了設計的要求之后,應當在鋼筋的兩端進行錨固,對兩端的錨具進行利用,從而將預應力傳遞給整個混凝土構件當中,混凝土會產生彈性收縮,從而就能夠產生混凝土所需要的預應力。
3.實例分析
3.1工程概況
某建筑總面積為64080㎡,為高層商住樓,地下3層,地上26層。對該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之后,決定采用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根據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在基礎底板和第一層至十二層頂板部分的框架梁分別采用后張無粘結預應力技術、后張有粘結預應力技術。
3.2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具體應用
(以下主要介紹后張有粘結預應力技術)首先,注意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確保預應力鋼筋或預留孔道位置的正確性是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整體質量的控制要點。在具體施工中,如發現其位置發生偏移,應及時調整。主梁結構位置的鋼筋數量較多、分布密集,大量分布無規律的鋼筋會增加混凝土澆筑施工難度。這就需要結合建筑結構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振搗方式和澆筑方式。其次,完善預應力筋張拉前各項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方案的報審、人員資格審查、張拉設備的標定等。張拉前應檢測擬張拉構件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是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施工中使用配套標定后的張拉設備應根據經標定的一次線性回歸方程分別計算15%、30%、100%(通常采用)設計張拉控制力對應的壓力表讀數,根據現場工況盡可能采用兩端張拉,張拉設備使用次數超過200次或使用超過半年應重新進行標定。預應力筋張拉應力的確定以張拉控制力和伸長量進行校核,以張拉控制力為主。構件施加預應力過程中,還應及時觀察構件的變化特性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若構件變化特性不滿足設計要求,應立即停止張拉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結合本案例中發生的實例,首榀框架梁張拉過程中,梁體跨中預拱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參建各方查閱現場工藝資料,召開現場討論會,最終確定預拱度偏差過大是由于實際所采用混凝土標號偏高、彈性模量過大造成。最后,孔道壓漿及封錨施工。張拉作業完成后,應及時進行灌漿作業,避免因預應力筋應力松弛而造成錨下控制力降低。灌漿前應保持孔道暢通,預埋管道波峰處應設置通氣管(檢查管)。壓漿宜優先選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壓漿過程中應滿足規范要求穩壓壓力及穩壓時間;封錨施工前,張拉端多余的預應力筋宜采用角磨機割斷,預留2-3CM為宜,嚴禁采用電弧切割。封錨采用的混凝土強度應不低于構件本身的強度。
綜上所述,預應力施工技術的出現進一步提高構件的剛度、減小自重,增加結構的耐久性,對于建筑施工能夠有效的節省鋼材,并且將構件的截面尺寸有效的減少,從而將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大大提高。
作者:熊建 單位:重慶亞太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兆林.預應力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結構應用中的若干問題分析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6:216.
[3]黃華.淺談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建筑樓蓋中的使用及施工方法[A].旭日華夏(北京)國際科學技術研究院.首屆國際信息化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旭日華夏(北京)國際科學技術研究院:,2016:1.
- 上一篇:配網工程項目質量建設措施
- 下一篇: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和監督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