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研討論文

時間:2022-11-09 02:22:00

導語: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研討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區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的感染情況及其對抗生素的藥敏試驗,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方法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MycoplasmaIST2支原體培養鑒定及藥敏試劑盒進行檢測。結果332例患者中,支原體陽性115例,其中解脲脲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及Uu+Mh混合感染分別為99例、5例、11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藥敏結果顯示,支原體對四環素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敏感性較好,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較高。結論在泌尿生殖道炎癥中,支原體感染有一定的陽性率,對于Uu感染首選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和克拉霉素,強力霉素、四環素次之。

【關鍵詞】泌尿生殖道炎癥支原體感染藥敏結果

近年來,泌尿生殖道疾患中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日益增多,支原體是引起此類炎癥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人體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體主要有Uu和Mh,感染支原體后患者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因此,支原體的培養檢測和藥敏試驗,對明確診斷,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有著重要意義。為了解本地區支原體感染及其藥敏情況,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作者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對本院就診的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情況、藥敏結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332例患者中男150例,女182例;年齡21~61歲。

1.2標本采集采集標本前1周內未使用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療,用男性拭子插入尿道2~4cm、女性拭子插入宮頸管內1~2cm處采集分泌物,取材時旋轉拭子并停留>20s,取出拭子置于無菌試管立即送檢。

1.3試劑和方法泌尿生殖道支原體鑒定及藥敏試劑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MycoplasmaIST2支原體培養、鑒定、藥敏一體化試劑盒。

1.4判定標準培養結果判定:培養基不變色為陰性,培養基由橙黃色變為紅色且清亮透明為陽性;藥敏結果判定:當指示孔變色,兩藥物孔不變色,表明敏感;兩孔均變紅,表示耐藥;低濃度孔變紅,高濃度不變表明中度敏感。

2結果

2.1支原體培養結果見表1表1332例患者Uu、Mh、Uu+Mh感染情況

2.2支原體藥敏試驗結果見表2表2115例患者支原體對9種抗菌藥物的藥敏率注:S(高度敏感)I(中度敏感)R(耐藥)

3討論

支原體是一類大小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能在人工培養基中生長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能通過濾菌器,且由于支原體缺乏細胞壁,在形態上可呈多形性。支原體感染與許多疾病有關,特別是泌尿生殖道感染與自然流產、出生缺陷、死胎和不孕均有關系[1],迄今已發現的支原體有150多種,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而與人類密切相關的支原體至少有4種,其中常見的支原體包括解脲脲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本組33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進行支原體培養,結果顯示支原體感染率為34.6%,與國內其它報道相符[2]。在115例支原體培養陽性的病例中,以單純Uu感染為主,占86.1%,略高于其它報道[3],單純Mh感染為4.4%,Uu+Mh混合感染為9.8%,表明Uu是主要病原體,Mh是次要病原體。女性患者的Uu、Mh與混合感染率分別為37.4%、1.6%和3.8%,男性分別為20.7%、1.3%和2.7%,說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支原體,和相關報道一致[4],這可能與女性泌尿生殖道解剖結構和生理特點有關。

支原體無細胞壁,作用于細胞壁的β-內酰胺類藥物對支原體無效,如青霉素和頭孢類抗生素,常用于治療并能獲效的主要是干擾蛋白質或DNA合成的藥物如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及喹諾酮類抗生素。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機制主要是拮抗支原體DNA旋轉酶,抑制支原體DNA復制,從而殺滅支原體。本研究顯示喹諾酮類抗生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在單純Uu感染的患者中敏感率最低,分別為5.1%、28.3%,此結果與少數相關報道不符[5],可能與該類藥物臨床應用較多、時間較長及治療不規范有關。在通過干擾病原體蛋白合成而起作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中,紅霉素、阿奇霉素敏感性偏低,而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仍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四環素類藥強力霉素、四環素敏感率較高,仍可作為抗支原體感染的經驗用藥,值得一提的是,Uu、Mh、Uu+Mh感染各自具有不同的耐藥譜。

近幾年來,支原體感染呈上升趨勢,同時臨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導致支原體的耐藥菌株不斷出現,故對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進行支原體培養及藥敏試驗,以盡早獲得病原學診斷結果,從而對更加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減少支原體耐藥株的產生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陸德源.醫學微生物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6.

2余敏君,吳移謀,尹衛國,等.8種抗菌藥物體外抗解脲脲原體與人型支原體的活性研究.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1999,13(3):158.

3何伶俐,何燕青,王靜.941例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分類及藥敏結果分析.貴陽醫學院學報,2006,31(5):444~445.

4鄭少敏,劉宇瑩.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及耐藥分析.現代醫學雜志,2002,2(1):25~26.

5車雅敏.左旋氧氟沙星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中華皮膚科雜志,1999,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