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地方資源構建特色德育試行

時間:2022-02-27 06:37:00

導語:巧用地方資源構建特色德育試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巧用地方資源構建特色德育試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這告訴我們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僅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設的普遍規律,而且要適應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從他們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循序漸進。而要想讓德育取得實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德育資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緊緊抓住當地特點,充分挖掘利用當地的活生生的洋溢著鄉土氣息的德育材料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教育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近年來,宣漢縣致力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著力打造特色德育,用鮮活通俗的語言,生動典型的事例,喜聞樂見的形式,有效的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開發地方德育教材,豐富德育內涵

為了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德育資料,努力構建適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系,宣漢縣立足校本德育教研,根據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燦爛悠久的巴人文化、風光秀麗的風景名勝、物產豐富的資源寶庫等里面蘊藏著的巨大德育內容,編寫了《可愛的宣漢》、《紅色搖籃》、《馬渡民歌》、《宣漢新童謠》等一系列地方德育教材,從歷史、地理、氣候、物產、文化、民俗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宣漢,作為德育課程的補充。利用這些圖文并茂的德育教材對學生進行心靈的洗滌、啟迪和革命傳統教育,陶冶學生道德情操,增加了德育內容的鮮活性,激發了學生熱愛宣漢,建設宣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同時在編寫過程中充分發動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收集資料、圖片,鼓勵學生參與教材撰寫,指導學生參與修改定稿。由于注重學生的全程參與,將德育教材的編寫變成學生的深入閱讀過程,深刻體驗過程,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和尊重,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道德認知的積極性,有效的引了起學生的道德情緒體驗。

二、開展富有地方特色德育實踐活動,拓寬德育途徑

“道德根本上是實踐的”?!叭瞬诺某砷L最終要在社會偉大實踐和自身的不斷努力中來實現”。這些重要論述啟示我們,真正的德育認知是在“行動”之中形成的。在實踐中形成道德感知和相應的品德,發展一定的道德實踐能力。所以,學生在道德形成過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轉變,其中道德實踐環節是必不可少的。為此,宣漢縣以立德樹人為目標,著眼地方特色,開展了一系列德育實踐活動。

(一)圍繞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維舟紀念館,切實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宣漢縣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先念、許世友、張愛萍、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孕育了王維舟、向守志等10位將軍。

有主席親筆書贈王維舟“忠心耿耿,為黨為國”題詞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維舟紀念館,有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維舟同志創辦的川東名校、川東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的誕生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宣漢縣清溪宏文學校,其中標志性主體建筑“工”字樓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面有著極其豐富的德育資源。陶行知說過:“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偲饋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毙麧h縣牢牢抓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維舟紀念館、清溪宏文學校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理想場所和活的“教材”,定期組織學生到王維舟紀念館、清溪宏文學校參觀,開展“學英雄,見行動,樹理想”系列教育活動,定期組織開展王維舟、王心蘭等革命先烈的故事會,定期組織學生在清明節前后到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為革命先烈獻花、掃墓,深切緬懷革命前輩;建立師生共同參與的“宏文學校革命歷史采編組”,不斷從民間收集、整理有關宏文校歷史的故事、遺物、遺跡等,給宏文學校校史增添新的內容;培養訓練了一支學生解說員隊伍,負責對前來參觀王維舟紀念館和宏文學校的游客的接待和解說工作,每年接待各級領導和各界群眾達數以萬計,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了解和弘揚紅軍精神,也培養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開展“追尋王老戰斗足跡,緬懷先輩光輝業績”的體驗教育活動。宣漢縣每年都要開展一次“模擬行軍”活動,組織學生徒步到王維舟當年活動、戰斗過的馬伏山、毛埡子行軍,參觀王維舟當年在老君鄉萬古樓袁家石壩開展地下武裝斗爭時的兵工廠和王老經常組織進步青年聚會的秘密聯絡點老君鄉萬古樓村倪正學家老房子等革命歷史遺址,讓同學們深深地感受到先輩們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并將著種感受內化為奮發圖強的力量。

(二)利用川東北天然氣化工基地普光天然氣

凈化廠和省級風景名勝百里峽,著力加強以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

楊振寧說過一句值得所有中國教育人值得深思的話:“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碧招兄且会樢娧刂赋觯骸爸袊逃ú∈墙逃媚X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被谶@點認識,宣漢縣充分利用普光的天然氣儲量達1.5萬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二這一資源優勢中蘊藏著的德育資源,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進行課題研究、社會調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圖書資料、報刊雜志、走訪石油鉆探專家等方式,調查了解普光氣田形成、開采、利用、產品開發及由此可能引發的環境污染等問題,組織學生到各井場進行采訪,并利用用廣播、校園網、板報等方式定期的報道天然氣開發建設等情況。宣漢的百里峽雖然是遐邇聞名的風景名勝,但是現在依然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開發十分滯后,于是,宣漢縣學校積極開展認識百里峽、宣傳百里峽、開發百里峽系列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撰寫宣傳、開發百里峽的可行性方案和保護百里峽原生態環境的建議,設計百里峽的最佳旅游線路,爭當百里峽游客的義務導游。同時還舉辦了以上述題材為主題的校園科技節、機器人大賽、電腦制作競賽、學生綜合素質競賽、手拉手互助活動、愛心募捐活動、青少年志愿者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這類活動不僅有效達到了“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的育人目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了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這種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的教育方法,還更有利于引導學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育學生懂得從小要為社會、為國家承擔一份責任,履行一份義務,能夠有效的修正說與做“兩張皮”的現象。

(三)圍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家壩巴人遺址”,大力開展以弘揚先進文化為核心的文藝活動

巴爾扎克說:“藝術乃德行的寶庫?!睂W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能夠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提高學生的人品、精神境界、生活品味,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達到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目的,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宣漢縣不僅是巴人故里———普光“羅家壩巴人遺址”舉國聞名,而且是民歌之鄉———馬渡民歌,名揚大江南北,還有百里峽厚重獨特的土家族文化。宣漢縣充分利用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資源,組織師生開展了以體現巴人文化、土家風情、馬渡民歌風格并融入濃郁現代文化元素的巴人文化節、馬渡民歌節等校園藝術節,組織師生參加百里峽漂流節、上峽鄉廟會,成立了美術、詩歌、舞蹈、歌詠、集郵、體操等課外活動小組,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參加春游、秋游活動,指導學生寫生、攝影、采集標本、撰寫詩文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弘揚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和創造能力。

三、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園環境文化,提升德育品質

環境育人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句話精辟地闡明了校園環境對人的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的巨大作用。宣漢縣根據地方文化特色,著眼“三個面向”,因地制宜,精心構建校園環境文化,力求達到“要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的教育效果。

校園基礎設施凸顯育人功能。例如宣漢中學將教學樓、實驗樓、圖書室等分別命名為致遠樓、致知樓、文心閣,清溪鎮中心校等學校設計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校旗,大多數學校在校園的墻壁懸掛在宣漢這塊熱土上戰斗、生活過的名人名言、名人畫像和由師生創作的表現宣漢旖旎風光的美術作品、小裝飾等,用宣漢特有的花草樹木名稱取代傳統的班級標牌,給教室一個別致、新穎、鮮活的命名,并題上由師生創作的小詩,設置富有時代氣息的校園雕塑……這一切于無聲處時刻向學生傳遞著積極向上的信息,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品質、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

學校辦學理念彰顯辦學特色。充分挖掘和提煉體現地方文化內涵,彰顯現代育人理念的辦學目標、辦學理念。例如普光鎮中心校以巴人文化為切入點,提出“傳承巴人文化,創建巴蜀名?!钡霓k學目標,“崇真、尚美、求精、創新”的校訓,“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強?!钡霓k學理念,宣漢縣宏文學校從宣漢縣波瀾壯闊的紅軍文化中提煉出“承王老風范,傳紅軍精神”的校訓,“立足革命傳統,著力素質培養”的辦學目標;宣漢中學秉承百年來的來鹿書院(宣漢中學前身)辦學精髓,從宣漢人在惡劣、落后的自然環境中負重爬坡、克難攻堅、敢于勝利的奮斗精神中提煉出“馬思邊草,雕盼青云”的校訓,“厚德、勤學、勵志、篤行”的辦學目標……還有的學校創作了獨具匠心的校歌。這些校訓、辦學目標、辦學理念、校歌融合了鄉土特點、傳統文化、現代氣息,簡明精煉,便于記憶和接受,是學校制度建設、文化活動、人際交往的靈魂,有效的激勵著教師為人師表,辛勤育人,鞭策著學生勤奮學習,積極向上。

校園的綠化美化凈化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好的學校要像花園一樣美麗。有位教育家說:“學校要能讓年輕人的心激蕩起來,走進學校,應當讓人能夠感受一種神圣、魅力和詩意?!泵利惖男@環境,自然而然地會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不知不覺的受到美的熏陶和滋潤,從而陶冶凈化出美好的心靈,從而塑造出情操高尚的全面發展的人。宣漢縣利用大巴山中豐富的植被資源,千方百計將校園建設成四季花朵盛開,綠草茵茵,綠樹成蔭的園林:校園內傲霜斗雪的臘梅、挺拔屹立的松柏、遮天蔽日的黃角樹、丹桂飄香的桂樹、驅蟲避邪的香樟、高風亮節的翠竹、果滿枝頭的枇杷、珍如化石的銀杏、潔白如玉的玉蘭,應有盡有。同時做到像陶行知所說的:“我們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費的盛裝,而是內心的藝術感所追求的樸素的表現。我們的校容要井然有條,秩然有序,凜然不可侵犯之威儀。什么東西擺在什么地方或只許擺在那個地方,應該怎樣擺也只有那樣擺,而不許它不得其所”,學??床灰婏w揚的紙屑,瞧不見臭氣熏人的垃圾,校園環境清雅宜人,將學校打造成了探索求知的學園,生機盎然的樂園,溫馨舒適的家園,美麗雅致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