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職院校德育論文
時間:2022-09-18 09:14:02
導語: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職院校德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模式德育教育的背景
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合作的發展是在校企分離、引企入校到向校企一體化邁進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在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史上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然而,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模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發生了偏差。受限于小集體利益,高等職業學校往往優先考慮自身利益訴求,忽略了校企合作的本質——即一切教育成果依據企業為主導。企業在合作中淪為了校方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效益的工具,企業自身利益被嚴重損害。盡管政府大力出臺相關措施引導企業積極與高等職業院校合作,但是事實存在的利益矛盾大大削弱了企業的積極性,這一問題始終未得到妥善解決。為了提升企業對于參與到校企合作工作中的積極性,高等職業院校必須轉變淺短的小利益團體思想,堅決摒除企業為我所用的狹隘觀念,把企業需要當作教學需要,把為企業培養有效德才兼備的高職人才作為教學目的,時刻以企業的眼光審視校園建設與教育方針,最終實現教育為職業服務的職業化教育最終目標。以這樣的標準或態度衡量當前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將會為正確把握高等職業德育教育的方向打下基礎。
二、強化高等職業教育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文化素養差、自我管理能力弱,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缺失。他們的這些缺點都需要校方加以矯正,而這樣的矯正對于道德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這些高職學生絕大多數屬于家中的掌上明珠,普遍心理脆弱依賴性強,更由于高職學子大都經歷了中考,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受挫群體,對學業的不自信也十分普遍,厭學情緒突出。德育教育此時扮演了可以提供心理輔導的醫生角色,對于培養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起到積極作用。由此可見,較之普通高中,高等職業德育教育的目標要更加寬泛、更加有目的性。
三、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對于強化高等職業教育德育教育的作用
(一)使教育教學更加貼合實際情況、貼合本質
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與一般的理論聯系實際不同,它將學生學習的技能與工作實際相結合,使得學生能夠在真實而直觀的企業環境中鍛煉成長。校企合作是打破舊有的德育課程體系的有力工具,是實地了解企業文化并快速融入企業文化的有效途徑。在校企合作中,職業化訓練使得德育教育和學生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教育教學更加貼合實際情況、貼合本質。校企合作是強化高等職業德育教育的有力措施,這一舉措完全符合職業化發展的需求,使高等職業德育工作的現實意義大大增強。
(二)有利于改革高等職業德育教育,探索創新性的教學模式
通過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開展德育教育,改變了舊有的僅僅依照課堂課本知識、空談義理的教學方式,代之以靈活多變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教學活動中增添了快樂。通過組織學生到校外德育教育基地進行學習和邀請校方合作企業有關專家到校開展座談會的形式,把抽象的、費解的德育知識立體化、形象化展現出來,延拓了教育教學的渠道,豐富了教育教學的方式。這樣多渠道多形式地對傳統德育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使高等職業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走出了校園,走向了企業,更加富有社會化氣息。
(三)對于高職學生主體作用具有積極意義
通過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模式,學生可以更好地接觸到企業的真實環境及文化氛圍,加深理解道德修養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樣的學習注重自我探究與研習,需要學習者不斷地強化自身的管理,提高自覺性,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
(四)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其職業化發展的能力
通過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模式,使得高等職業院校有能力結合社會、企業對專業化技能人才的道德素養需要,以此為基礎深化德育工作的教學創新工作,引導學生培養優秀的職業素養,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最終實現培養可適應21世紀職業發展的大趨勢、適應新時代技能人才的目標。
四、強化高等職業教育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
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能夠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是至關重要的。不經由大量繁瑣的崗前入職培訓就能使得高職學生迅速適應企業的工作和生活,是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都盼望的理想的模式。高等職業院校對于這一點的理解側重于職業化技能的培養,企業對于這一點的理解側重于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德育教學正是彌補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化教育缺陷,從而達到企業目標的有力教育形式。高等職業院校應當致力于完善道德培育體系,教學部門應當將德育教育教學工作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人才是企業急切需要的。與此同時技能教育不能忽略,把職業道德教育有機地融合入日常教學中,建立目標管理體制,促進職業道德教育不斷系統化、科學化的軌道。
(一)改革德育教學模式,創新德育教學方式
高等職業教育德育教育的舊有模式需要逐漸淘汰,針對其進行德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針對傳統教學只講空洞理論的教學缺陷,看書說教應當轉變為高職學生感興趣的豐富多彩的互動,把企業文化、實際生產、德育教學內容相結合,形成有機實體,從而充分地調動高職學子學習的熱情與主觀能動性,使德育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具體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需要轉變教育教學的理念,把德育課程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推動德育教學工作與校企合作教學共相發展,共同進步;其次需要依據德育教學的具體內容,牢牢把握新一代高職學生特點,把德育教學工作寓于校企合作活動中,開展形式多樣而新穎的實踐活動,使高職學子在快樂中提升自身的素養。
(二)將優秀文化引入校園,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延拓德育渠道
首先,高等職業院校需要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方式,把校企合作視為連接紐帶,邀請合作企業人員進入校園開展座談會等活動,一方面企業多了一個宣傳企業文化的平臺,另一方面學生多了一個初步了解企業狀況、文化、規范的途徑。其次,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近距離感受、了解企業與企業文化。圍繞企業用人標準、崗位需求等,校方借此開展創新性的德育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這不僅豐富了德育教育的教學素材,更延拓了德育教育的教學渠道,切實有效地落實了學校與企業合作協議,幫助了校企合作的順利進行。
(三)加大就業的指導力度,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與企業價值觀
首先,明確校企合作目的。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和就業競爭水平,為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德育教育在其中應扮演重要角色。高等職業院校需要以職業道德規章為主的職業道德教育,開展以教會高職學生做人道理的倫常道德教育,提升高職學生職業意識、職業理想、就業觀念等方面教育,培養高職學生成為一個道德操守優秀的社會人。其次,多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努力打造校企合作氛圍。一個方面,建立模擬企業環境實訓基地,使高職學生感性感受企業文化;另一個方面,組織學生實習,直接感受企業工作的壓力與職責。
(四)強化實習中德育教育力度,切實提高職學生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
首先,校方要依據往日經驗與掌握的情況,努力做好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工作,積極安排談心工作,如有必要可以定期安排德育教師跟訪相關的學生。只有多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動態掌握學生的學習或實習期的思想動態變化,才能及時發現學生潛藏的心理問題,針對性地給出解決方案。其次,校方要定期安排有關人員與企業方面取得聯系,協調并提高學生獨立發現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作者:陳志杰蘇江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與就業指導中心
- 上一篇:以學生為中心的畢業論文
- 下一篇:素質教育下的幼兒園德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