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時間:2022-01-03 10:20:13

導語: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課程是語文教學,語文教學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對德育教學的滲透意義重大。本文將結合當前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淺談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并對德育滲透提出幾點積極的建議,希望能夠對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特殊教育;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語文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新課程,具有非常濃厚的人文性特點,可以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學也一樣,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學,使得德育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靈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優秀道德品質的影響,既學到了語文知識,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這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尤為重要。

1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首先,語文教學德育滲透是有語文課程的特點以及新課標改革決定的。語文教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里面涉及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明顯的人文性特點[1]。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這符合了我國傳統文化的要求。此外,新課標改革下,也要求語文教學不應該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高尚情懷、道德修養的養成,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逐漸獲得情感體驗以及道德情操。其次,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具有特殊性,身體上不同類型的缺陷,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2]。學生因為自身的社會身體缺陷備受打擊,心理上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需要教師的關心。語文教學是義務階段的基礎性教學,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不僅可以讓學生收獲基本的語文知識,還可以讓學生獲得對人性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其審美情操和道德修養。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對于心理恐懼,或者心理扭曲的學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2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德育滲透

2.1語文教學內容中引入德育教育:語文教材涉及到的內容形式很廣,有詩歌,也有散文,還有小說等等,在各種各樣的形式中又有非常豐富的內容,比如有大好河山、寓言故事、熱愛祖國等等,是各種知識的萬花筒,是一本百科全書[3]。在眾多的內容當中,許多都蘊含著道德方面的有關內容,是一種現成的德育教學素材。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并主動運用德育教學素材運用到教學當中,融入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比如,語文教師在講到《到期歸還》時,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入手,文章主要講述的是借了黃培炎的字帖來學習,一個月之后按時歸還字帖的故事。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故事發生在身上,深深觸動讀者的內心。語文教師一定要通過這樣一則小故事給學生傳達誠實守信,好學做人的思想品德,教導學生無論是誰,誠實守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誠實守信的人才能夠受到他人的歡迎。

2.2借助課外實踐進行德育滲透:語文教學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之外,還應當輔之必要的課外實踐。學生的道德品質不僅表現在“言”上,還表現在“行”上,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一系列的課外實踐活動,通過這些課外活動,將德育教學融入其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4]。例如,教師在講解到《司馬光砸缸》的時候,因為該篇文章涉及到的是救人的知識,因此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該篇文章開展一個助人為樂的主題活動,活動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全班所有的學生積極去幫助他人,并在下一次課進行的時候主動和大家分享自己助人為樂的事情,每周舉行一次班會,對表現比較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通過這樣一種課外實踐的形式,學生逐漸養成了助人為樂、團結他人的品質。

2.3作文選材中進行德育滲透:作文寫作當然不僅僅包括的通常意義上的作文,也包括一些段落寫作、句子寫作等等。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進行德育教育。作文寫作一定要有相關材料,教師在選擇作文材料的時候應盡可能的選擇一些能夠體現出優秀道德品質或者高尚情操的材料。例如“揠苗助長”“負荊請罪”體現出的哲理就非常有代表性,語文教師在選擇作文素材時盡量選擇此類的素材。預與此同時,對于作文主題的要求上,語文教師也要有所要求。主題是作文的靈魂,貫穿作文的始終,包含著對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充分體現出作者的寫作意圖。要想立意準確,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客觀世界有很好認識。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從歌頌好人好事、鞭撻惡丑角度出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4充分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電教設備已經成為了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殊學校更加如此。對于聽力有問題的學生來講,外界的聲音聽不大,多媒體的電教設備的出現,可以展示出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電教設備輔助教學。比如,在講解到《桂林山水的時候》,對于聽力有問題的學生來講,只能靠看文字的描述去體會“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氣勢。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壯麗美景,可以向學生播放一段有關桂林山水介紹的視頻,讓學生切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麗,從而體會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多美。這樣一來,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培養了學生道德修養。

3結語

總而言之,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學一定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將其視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水平。

作者:李茜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特殊教育學校

參考文獻:

[1]姜艷萍.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小學教學參考,2014,15(07):18-18.

[2]阿依仙木•麻木提.淺析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好家長,2016,21(07):209-209.

[3]邵秋香.特殊教育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12(07):34-35.

[4]蘇燕.芻議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0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