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德育導向作用分析

時間:2022-08-05 09:07:07

導語:體育教學德育導向作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德育導向作用分析

摘要:德育導向性,對體育教學的最終成效和質量有直接的影響。中職體育教師必須認真探討“以服務為核心、以就業為主導、以能力為基礎,輸送優秀的技能型人才”的辦學理念,貫徹體育教學大綱宗旨和規律,保持教學的獨特性。對就業而言,德育素質是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德育教育置于前列,全力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規范意識,樹立崇高的敬業精神。

關鍵詞:職教特色;體育教學;德育導向

一、體育的德育作用

(一)規范學生行為。體育教學活動中,除了要塑造學生拼搏向上的品質外,還要督促學生遵守學校紀律、管理制度。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提醒學生在學習中保持優秀的精神品質,遵從紀律,幫助學生樹立起合格的紀律觀念。在教學進程中,建議由學生輪流組織活動,讓他們管理各自的團隊。另外,根據獎勤罰懶制度,及時指正那些違抗指令的學生。反過來,針對那些表現良好的學生,需要提出表揚。該種做法不僅增強了學生個人的集體觀念,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可以對自我有更多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也可以樹立起集體主義感,在生活中自主地操練。(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結合教材特點,將思想教育貫串于平時的體育活動中。體育項目比較多樣化,不同項目均有各自的某些特征,德育功能也有所不同。結合項目自身的特征和學生的品德情況,教師需要對學生展開專業而系統的思想教育。舉個例子:長跑教學中,要注重提升學生自身的頑強意志,引導學生靈活、平靜地對待工作,培養協作精神。(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結合學生個人的思想及其行為表現,利用體育精神、意志鍛煉以及行為強化,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性。學生個人的思想與行為,往往可以在體育活動中得到全面的表現。教師要結合學生平時的行為來實施教育,往往有深遠的意義。

二、突出職教特色,發揮體育教學德育導向作用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自信心和競爭意識。自信心,很多時候是通過各種體育比賽慢慢建立起來的。一場比賽,會讓學生收獲很多。在比賽時,自信心顯得尤為珍貴。穩定的自信心,無疑是在成功與失敗不斷的交替體驗中最終培養與塑造起來的。每位體育運動者都會體會到失敗的心酸、苦悶與焦躁,同時也會享受到勝利帶來的無盡喜悅。這些過程增強了學生對于失敗和挫折的抵御能力,使他們可以客觀地對待成敗,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利用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比賽,能夠鍛煉和塑造學生的個人意志,幫助他們找到更多的自信。對體育競技來說,競爭是永遠不變的主題。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以比賽競爭的手段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各類體育競賽,讓學生找到自信,學會自我激勵,持續地超越他人和自我,獲得更多精彩、正能量的體驗。故而,我們應利用多元化的競技活動,為學生設計更多的競爭項目,創設環境,幫助他們樹立起競爭意識。(二)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吃苦耐勞精神。在體育比賽中,用競爭的方式去吸引中職學生的注意力。利用豐富的體育賽事,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信,學會超越,得到豐富、正向的情感體驗。只要有比賽,總是難以避免成敗之分。但是,我們要意識到,它能夠增強學生對于失敗或者是挫折的承受力。體育比賽需要遵從學校的紀律和規章制度,學生應當根據某些規則來完成比賽。一旦違反規則,必定會受到懲罰,這就能夠督促學生更好地遵守行業紀律,同時也能夠提升他們的自控力。體育教學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在室外開展的,需要風吹日曬。特別是在夏天與冬天,訓練者必定要迎接大自然帶來的考驗。平時勤于掌握運動技能,可以讓學生承受身體上的疲勞與酸痛,培養他們克服困難、踏實吃苦的精神。這些訓練,對學生將來的崗位就業都有很大的益處。(三)創設團結合作環境,樹立集體主義精神。很多體育項目均是通過集體合作的方式進行。比如球類運動等,包括大量的集體活動內容。因此,教師必須抓住這一特征,在組織教學中及時對學生的集體觀念實施教育,鼓勵學生懂得協作,加強配合,避免個人主義思想。唯有如此,學生在思想、行動上才能走向一致,組建真正的團體隊伍,并取得很好的成績。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2008年奧運會上中國體操男子團體、女子團體,女籃、女曲等,在長期的努力中,學會團結拼搏,所以取得了奧運佳績。最后,教師可以提問:“比賽時,究竟可以如何做?”鼓勵學生自覺地思考,并付諸行動。實踐中,建議學生自主地設計游戲或是集體競賽項目,讓學生懂得獻計獻策,變成真正的組織者、行動者。在參與活動時,引導學生樹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具有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結語

對體育競技項目來說,競爭是永遠不變的主題。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比賽競爭的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上的體育知識、技能外,教師還應當對學生實施專業、系統的德育教育,引導他們樹立強烈的德育意識。唯有如此,中職體育教學才能真正實現相應的德育教育效果,教師也才能夠更新教學理念,讓體育課真正做到“育體”“育心”。

參考文獻:

[1]蔣雨唐.淺談影響中職體育教學的因素及對策[J].才智,2015(8).

[2]劉紅艷.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J].科技視界,2015(6).

作者:高晶 單位: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