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影響學生體育投入的現狀分析與對策

時間:2022-05-26 09:39:00

導語:全民健身影響學生體育投入的現狀分析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民健身影響學生體育投入的現狀分析與對策

摘要:通過對我市五個縣、市、區10所普通中學200名(男生108人,女生92人)中學生進行全民健身意識,中學生體育鍛煉時間,體育消費和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喜歡項目等方面的調查,并對此進行分析,從中發現了中學生在體育能力、行為、體育投入及效果和體育鍛煉環境等方面存在著問題,并對此進行探討,使中學生體育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盡快接軌,把中學生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提出筆者的依據與對策。

關鍵詞:中學生全民健身體育投入及其效益教育改革

一、前言

國務院于1995年6月20日正式批準和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是一個由國家領導、社會支持、動員全民積極參與的體育健身計劃。它從面向21世紀,提高民族素質的戰略高度出發,對本世紀末直到下世紀初我國全民健身的目標、任務、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毒V要》明確提出“以全國人民為實施對象,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而中學作為培養青少年合格人才的搖籃,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符合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投入以及目標的健康狀況如何?體育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體育教學如何與全民健身計劃相結合?如何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培養,舊的教學模式,樹立全新的教育體系。本文擬在通過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現存在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改革對策,提出筆者的設想,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和提高教學質量之目的。

二、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我市宜章縣、北湖區、資興市、安仁縣、桂東縣等5個縣、市、區10所普通中學200名學生,其中男生108人,女生92人。

2、研究方法。

調查法:①問卷調查:對我市5個縣、市、區10所普通中學發出問卷210份,收回有效問卷200份,回收率為95.2%。②訪問面談對部分縣、市、區學校的體育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

3、調查內容。

根據《一二一啟動工程》實施辦法的要求和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調查問卷,其內容為:對《綱要》的了解情況,每天鍛煉時間、鍛煉目的、掌握鍛煉方法,影響鍛煉的因素,喜歡項目,體育消費和體育書刊等8項。

三、結果與分析

1、對中學生體育意識、健身意識及體育能力的調查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25.5%的中學生對《綱要》根本不了解,甚至是指什么回事都不知道,這說明全民健身在中學的宣傳力度不夠。調查中還發現84%的中學生對體育有較強的認識,他們認為參加體育活動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健康。這說明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目的是明確的,其動機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他們僅注重于參加鍛煉的直接動機—體育活動本身,而忽視了參加的間接動機—體育活動的結果,而間接動機一旦形成就具有較大的積極性和持久性。如何引導學生的直接動機向間接動機升華,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上必須考慮的問題,更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女生中有28.3%是為了保持體型苗條,說明我國改革開放的今天,女中學生更加追求美的心理傾向。調查中還可以看出,幾十年一貫制的體育教育僅使學生掌握了1—2種鍛煉方法,體育能力差,與多年來以運動技術為重點的教學是相違背的,同時說明,體育教育應該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體育教學需要不斷改革和不斷完善。

2、阻礙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

阻礙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的主要因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調查結果表明,53.5%的學生認為鍛煉條件差是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市沒有一所中學的運動場、館符合國家規定的要求,體育器材符合《配齊目錄》的也未幾所。場地器材的嚴重不足直接影響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和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需要。此外,因學生任務重而自動放棄體育鍛煉的占22.5%,屬于外界干擾慢慢地脫離鍛煉的占17.5%,兩項合計占調查總數的40%這40%大都是兩三(初三、高三)的中學生,說明應試教育還很嚴重。調查中還發現,59.5%的中學生最喜歡球類運動,15%的喜歡武術而對田徑、素質、器械體操等項目不感興趣,喜歡的人分別是6%、7.5%、10%。由于學生對項目的偏愛,加上鍛煉時間又集中在課外活動時間,勢必會對場地器材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壓力,要緩解這一現象,必須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疏導。

3、中學生體育投入少。中學生體育投入包括時間投入和物力投入兩個方面。

①中學生體育投入時間少。據調查,200人平均每天鍛煉時間為19分鐘,而鍛煉時間在30分鐘以下的有168人,占總數的84%;40分鐘以上的只有32人,占16%。這根本達不到國家教委規定的每人每天必須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調查中還發現,從初一到初三,從高一到高三的體育鍛煉時間呈減少趨勢。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主觀上對健康定位不準確,認為無病就是健康,對于人獲得有適應能力應是長期鍛煉的結果認識不夠,從而缺乏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由于學校對體育工作重視不夠,導致“兩操兩活動”開展不正?;蛉狈栏竦慕M織與管理;三是應試教育還很嚴重,導致學生學習任務加重,致使兩三(初三、高三)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減少。由于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他們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學習上或寧愿將時間白白浪費,也不甘心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

②中學生體育消費低。

據調查表明,中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很低,年平均每人消費22.5元,86%的中學生年體育消費在30元以下,而這些消費主要用于購買運動鞋。14%的中學生年體育在40—80元之間,這與有關資料顯示的我國年消費百元以上的占16.02%相比差距還很大??傊绾握_引導他們對體育消費進行合理的應用投資是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中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層次,然而對體育知識知之甚少,報刊雜志平均擁有量為0.38本,有79.5%的學生根本沒有體育書刊雜志,除了必備的教材外,較少問津其它的體育書刊。

四、發展對策

1、加大《綱要》的宣傳力度?!毒V要》頒布實施以來,有74.5%的中學生不了解。因此,學校要進行宣傳,體育教師應該利用每期開學的第一堂課和雨天教室室內課組織學習,并利用黑板報、宣傳窗每月出一期《綱要》的???,以達到宣傳之目的。

2、中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較強,但運動能力及參與意識較差。根據《綱要》要求,中學生體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技能,使他們逐步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無論從體能還是心理,都將體育鍛煉作為不是別人要我練,而是為了健康自覺練的高度境界,從中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把體育鍛煉放在人生發展的重要位置上。

3、中學生的體育投入較少,體育消費水平偏低。中學生鍛煉時間的減少引起身體素質的下降及整體體質的下降的現象應引起我們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要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要求,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并形成傳統,成立多項的體興趣小組,己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并帶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

4、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由于有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之風還繼續盛行,所以,違背國家教委開課之規定,私自增加課時,加班加點,造成了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鍛煉機會。作為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應隨時隨地對學校進行全方位的檢查,發現與《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不相符號的學校,教育行政部門要勒令他們限期改進,對于累教不改的學校領導和他人要給予行政處分,對造成學生心身健康受到損害的要降職或追究刑事責任。作為素質教育的當今,我們應該把學校辦成合格加特色,把學生培養成素質加特長的社會主義新人,讓素質教育在各校生根、開花、結果。

5、學校環境差阻礙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為了給學生擁有鍛煉的場所與器材,學校各級領導要重視體育場館的建設,教育行政部門應把體場館建設列為學校是否符合辦學條件的大事來抓。學校要在現有的條件下,以改造舊設施為重點,在長效果,少投入的原則上進行擴建和改造,以適應學生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2、顧雪蘭,全民健身與大學生健身對大學生體育投入現狀調查與分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6(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