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保姆情景的資料綜述

時間:2022-05-06 10:08:00

導語:大學生保姆情景的資料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保姆情景的資料綜述

摘要:科班出身的大學生,甘愿“屈就”家政行業,進入家庭做保姆。社會上對于這一現象的意見各不相同。從積極方面看,大學生加入到家政隊伍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非家政專業的學生從事保姆是不恰當的;中立地說,大學生當保姆只是個人自愿選擇,不值得大驚小怪。對于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業內外人士也眾說紛紜。從外部環境看,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家政市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春節保姆荒現象嚴重;從大學生自身來說,表明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有專家預測,大學生從事保姆職業,不僅在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還會引發其他諸如大學文憑掉價、影響他人就業等社會問題。對此,學者們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字:大學生;保姆;家政

近幾年,關于“大學生保姆”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2004年1月,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法經系2004屆現代家政藝術專業的9名女生和4名男生抵達上海,由上海來邦家政公司將他們推薦給雇主;2004年7月初,7名來自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保姆抵達北京,開始了他們在京的保姆職業生涯;2006年6月,來自四川高校的15名大學生進入成都家庭開始家政服務。這些學生保姆的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這其中不僅有科班出身的大學生(有的英語已過了八級),還有研究生。作為高級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主要為城市中的高素質、高收入、高地位“三高家庭”提供家政服務,他們的月工資均在900員至3000元不等。據了解,北京第一次引進大學生保姆還是在1998年,但當時的大學生保姆留京的已經寥寥無幾。大學生從事家政服務究竟是利是弊,一下子引起了業內外人士廣泛討論。

一、家政行業現狀

長期以來,家政服務并為受到大眾的正確認識。在許多人看來,“家政服務”工作是了一種沒文化的、機械服從的、“低人一等”的活兒。其實在我國,家政服務的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空間,高素質家政服務員更是供不應求。

(一)從“保姆”到“高級家政員”

早在2000年8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就將“保姆”這一職業正式定名為“家政服務員”。家政服務業被列為21世紀十大朝陽行業之一,現國家勞動部正將家政服務列為“技術工種”的職業范圍。[1]66

對于家政服務,社會各界有多種觀點。羅志慧認為,家政服務就是社會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的物質生活或精神生活而進行的一種社會性、便民性、服務性三位一體的有償服務活動。家政服務的內容非常廣泛,從保姆、護理、清潔衛生、日常維護到家庭教師、翻譯、律師、汽車陪練等。[2]26在萬輝看來,家政服務涉及家庭成員的生理、心理、倫理、哲理、管理等層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際交往的個性化、公開化,“家政”越來越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3]32肇靜指出,保姆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分,而有“金領”之稱的高級保姆,為服務家庭承擔投資理財方面的決策參考。[4]11

(二)我國的家政業現狀

根據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秘書長張建紀的估計,在上海,現有的家政服務只能滿足市場上30%家庭的需要,10-15萬的崗位缺口中至少有1/3是對高級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而在許多經濟發達城市這樣的矛盾也很突出。[5]43

有學者指出,目前全國城市7000多萬戶家庭,已有超過70%即5000萬以上的家庭需要保姆服務。而專業家政作業人員幕前僅有不到1000萬人,具有高素質的家政人員更為缺乏。[3]32

羅志慧提出,當前在我國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主要是兩部分:一是城市中下崗職工再就業,二是農村剩余勞動力。他們主要從事清潔衛生、搬運等體力性家政服務,而那些需要上檔次的家政服務,如家庭教育、家庭理財、家庭辦公、居室布置、家庭護理、家庭婚姻咨詢、家庭營養配餐指導等服務項目以及涉外家政服務方面卻難以找到合適的家政人才。[2]26

二、社會各界對“大學生保姆”現象的看法

對于大學生從事保姆這一工作,社會上對此的意見各不相同。一些人認為當保姆的年輕人是勇敢、可敬的;一些人認為這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費;還有些人認為這只是大學生的個人選擇,不必大驚小怪。雖然大學生當保姆引發人們意見相左的爭議,但大學生主動當保姆的“自覺選擇”,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一)大學生保姆是種好現象

1.家政市場的新亮點

在肇靜看來,一個現代、文明的社會,對家政服務行業出現的新亮點,就應該抱一種足夠的寬容和坦然。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介入,在家務勞動日益社會化的今天,在理性引導的前提下,就應該支持這種職業化。興許干得好,還可發展下去,做成“明星保姆”,于己、于社會,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4]11

2.促進了社會發展

有專家認為,大學生加入到家政隊伍是社會的進步。[6]21郭立場的觀點是,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能促進社會穩定發展。而家政服務工作提高了家庭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質量,盡可能地實現充分就業,既是個人過上幸福生活的一個基本保證,也是社會穩定的一個調節閥。[7]12林衛平也認為,在家庭不再僅僅是一個消費單元,而同樣是一個可提供就業崗位的地方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相信,它同樣也是一個能提供各種職位的就業機構。這就直接促進了家庭生活的穩定與幸福,因而也促進了社會的安定與精神文明建設。[8]63

美國家政學專家Ralston說:“國力的提高有賴于國人的素質。人人都有家庭,研究家庭,幫助家庭提高生活質量和管理水平,幫助國人提高素質,這是提高國力的基礎?!笔澜缂艺W會的Wittig博士說:“中國的家政事務開展得非常早,在運用學科方面,有良好的傳統。中國人口眾多,幅員廣大,社會和家庭問題較為復雜,研究家政,普及家政,比任何地區都重要,都有條件。中國應該為世界家政學研究做出貢獻。”[9]所以,高學歷畢業生進入保姆行業有利于解決我國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滿足了社會發展需求;[10]20大學生從事保姆工作將提高家政行業的檔次,能更好地經營家庭,我們的社會也會因為每個幸福的家庭而變得更加和諧![5]43

3.避免產生新的社會問題

有些大學生找不到合適工作后直言不想立業,寧愿靠著父母過活,逃避自己對社會、家庭應該承擔的責任,成為“賴巢族”。這對那些經濟上并不寬裕、身上凝聚著父母太多夢想的孩子來說,不參與就業就延緩了自己的社會化進程,不但不能“反哺”老人,反而會給家庭增加經濟壓力。對于這一現象,楊寧坤認為,與其成為“賴巢族”,不如先應聘“高級家政員”過渡一下,作為一種“熱身”階段,既可以了解社會,尋求就業機遇,又可減輕父母負擔。[1]67

(二)大學生不應該做保姆

1.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長期以來,在行業的劃分中,人們心理上感覺,“保姆”是那些來自鄉村的“婆婆、媽媽”干的“低人一等”的活兒。[2]26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不是下崗人員就是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從事清潔衛生、搬運等體力性家政服務。家政行業在大多數的心中是不需要太高學歷的。正如肇靜所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盟“保姆”行列,我們頭腦中固有的觀念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滌蕩。[4]11

放在過去,大學生、研究生都是“天之驕子”,畢業后當保姆是完全不可想象的。[6]21要讀了十幾年書的大學生去別人家里做保姆,他們在思想上轉不過彎來。有學者通過多次調查指出,不少家政專業的大學生表示,雖然這一職業比其他工作相對還要穩定一些,收入也有保證,可就是不太體面,沒法跟同學朋友說出去,所以許多人都不愿把家政作為職業。[12]6

2.專業不符

有人認為,家政行業要走“高端保姆”這一路徑,前提必須是家政專業。林衛平認為,家政行業要想健康發展,不妨多培養家政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讓一個專業對口的應用型人才去干保姆(家政服務),而不必拉其它專業的研究生來樹大旗。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毫不相關專業畢業生做起特別強調動手能力的家政,恐怕絕大多數會陷入“紙上談兵”的泥潭。[8]63王存善也認為,對于一些勿須多少高深學科理論、只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和相關技能的人才來講,最佳的學習場所不在大學,而應該是職業類學校。[12]6李清說,保姆的專業化、素質化,與大學生直接當保姆不能簡單劃等號。專業毫不相關的大學畢業生去當保姆,基本上是人才“結構性過?!钡漠a物,不會帶來家政行業脫胎換骨的變化。我國的保姆要達到超越“菲傭”的程度,僅在學歷上實現“高端化”是遠遠不夠的。[6]22

(三)不過是個人選擇,不值得大驚小怪

1.只是個人意愿

有人認為,大學生去當保姆,只是個人選擇而已。“找工作是很私人的事情”,只要工作適合自己就行,沒必要動輒上綱上線。[7]12

2.職業無貴賤

許多學者表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是社會勞動分工的結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郭立場認為,雖不敢說“保姆”會比其他職業受人羨慕和尊敬,但事在人為,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只要努力拼搏,愛崗敬業,就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無數社會實踐證明,不論體力、腦力勞動,無論在什么行業、崗位上從事什么工作,只要踏實肯干,都能發揮出專業特長,都很光榮并能贏得社會的尊重。[7]12

羅志慧的觀點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系,我為你服務,你為他人服務,他人也在為我服務。[2]26邱奉春認為,大學生究竟應該是精英還是普通勞動者,爭論本身并不具備多大價值,重要的是,透過爭論本身,我們不難領會到,在當下的社會中,一個人勢的價值不應該以其學歷的高低為標準,而應以其對社會實際貢獻的大小來衡量。[10]20

三、大學生保姆產生的原因

為何社會上會一下子涌現出那么多的“大學生保姆”?這其中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

(一)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高級保姆”有“錢途”

從目前大學生就業情況來看,就業形勢不太樂觀。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整個社會正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大學生就業壓力。有資料表明,目前就全國而言,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除了部分人決定考研究生繼續深造外,絕大多數人迫于生活壓力不得不調整心理預期。[1]67

浙江省教育廳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周加敏告誡大學生,退一步海闊天空,要面對現實。[10]20

大學生當保姆,首先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有人提出,在社會不能提供更多、更優越就業機會的情況下,他們涉足一個全新的領域,開時代新風。[10]20楊寧坤說,鑒于當今我國高素質技術型的家政服務員供不應求的現狀,提出大學生不應“扎堆”擇業,應順應社會需求加盟家政業崗位,實現無障礙就業,不讓青春在無所事事中流逝,同時也為將來的創業積蓄力量,待機行事。正如業內人士所說,文化程度高的大學生加入到家政隊伍中,是家政行業的一大進步,既為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崗位,又填補了家政專業領域的人員空缺。[7]12

勞動部門的有關人士也表示,大學生當保姆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就業問題,而且“高端保姆”未來很有“錢途”。在一些發達國家,家政從業人員的報酬比大公司白領的收入還高。在香港家政市場,知識型的保姆極為搶手,工資水平(包吃包住)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有的還高達5000元。[7]12被稱為“中國家政第一人”的馮覺新女士說,將來家政管理從業人員的收入應該屬于中等偏上,高級家政員的收入很有可能是上萬,而像雇主紅包這樣的收入是無法估計的。[5]43

(二)家政行業需要高文化的人才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家政市場初、中、高級的分化將越來越明顯,而對高級家政人員的需求也將日益增加。駱瀟指出,不少家庭對家政服務員的要求已經打破了傳統的“做家務活”,而是需要具有一定文化和素質的家政人才。既能管理家庭生活,也能提供工作協助;既能美化家居環境,也精通家庭理財的高級家政管理人才,將越來越受到家庭的歡迎。[5]43楊寧坤也指出,改革開發后,一些外商、駐華人士、港臺同胞、華僑以及本國高收入的白領階層家庭,紛紛到家政公司預定“高級家政員”,家政服務的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空間,可以說“高級家政員”供不應求。[1]66

有學者指出,從家政業的發展趨勢看,高級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層次會不斷地提高,地位也會不斷攀升,相當一部分家政服務人員也將會步入白領行列,因此高素質、專業化是對家政人才的要求。[2]26還有人提出,在許多發達國家乃至香港等地,保姆具有較高學歷已是普遍現象,我國也必將向這個方向發展。[6]22

大學生保姆的特點是“復合型”的,他們既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又有比較好的個人修養。調查表明,許多雇主之所以請大學生保姆,是看中的是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較好的文化道德修養,能夠很好地教育孩子。盡管比請一般保姆要多出些薪酬,但還是花得值。[11]26

(三)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注重實現自身價值

各界人士指出,在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就業觀念不斷更新、就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能夠放下架子,舍得俯下身子,自覺適應社會需求,勇于探索實踐[10]20,將自己定位為當一名普通的勞動者,敢于向社會傳統觀念挑戰,主動從最基礎的工作崗位干起。毫無疑問,這說明大學生觀念越來越理性、成熟。

經過寒窗奮斗,擁有了大學文憑的莘莘學子們愿意做保姆,教育界的專家認為,這是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說明傳統就業觀正在變化,反映了職業選擇的多樣化。[7]12

不少做保姆的大學生反映,他們對現在的工作很滿意,以他們的學歷和專業,在大城市生存并不容易,找到一份很好的職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們把這一工作看成是個很好的平臺,是學習的平臺、認識高層人物的平臺。[11]26擔任“高級家政員”更大意義上僅僅是一個舞臺,而不是一個終生的職業。[1]68

(四)解決貧困生兼職和春節保姆荒問題

許多從家政公司負責人處得到的結果指出,做保姆的大學生不少是來自農村,家里經濟狀況不好,他們在節假日往往會留在城市,希望能找到一份時間自由、收入穩定的工作,解決生活費和部分學費的開支?,F在每座城市都有相當數量的大中專院校,需要寒暑假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在城市里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目前,春節保姆荒現象已越來越嚴重。據資料表明,節前,保姆的月工資已經從平時的每月450~550元漲到了600~700元,就是每天半日工作的保姆,月薪也提高到了450元。即便如此,大城市的保姆荒現象還是十分突出。[13]7有人提出,如果就地取材將城里春節不回家的大中專學生吸納過來,與學校學生處或其他有關部門建立聯系,以學校為單位簽定保姆用工協議,針對性地培訓后成立“春節大學生保姆別動隊”,[11]26不僅能解決春節保姆荒問題,還能提高大學生的工作收入。

四、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當保姆,并非一帆風順。如同一些專家所說,他們不僅在工作中會和雇主產生矛盾,還會由此引發各種社會問題。

(一)對所從事的職業認識不清

有專家提出,不少大學生對家政行業認識不足,把家政服務想得太好,難以把理論與實踐相融合,一旦發現想法和現實不符合,就很難堅持。[14]26有人指出,大學生在學校學習過家庭理財、幼兒教育、心理學、英語口語、茶藝、插花等課程,可在工作過程中,雇主只讓他們做洗衣、做飯、帶孩子這樣的家庭瑣事,幾乎沒有用過學校里學的知識。不少大學生保姆對此都感到委屈。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動手能力差

“大學生保姆”現象剛出現時,就有不少專家指出,盡管目前的保姆大多學歷不高,但高學歷的大學生卻未必能夠勝任這一職業。因為保姆需要的那些工作技能,大學畢業生們未必都具有,大學生保姆是否能勝任值得懷疑。[6]22在求職日漸艱難的今天,昔日的天之驕子——大學生,由于諸如“實踐經驗不足”等軟肋,在求職場上四處碰壁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從目前大學生保姆的就業情況來看,也確實存在著這一問題。不少雇主們對這些學生感到失望和抱怨。[12]6不少客戶反映大學生家務能力太差,做飯不會做,收拾屋子還摔東西反映最強烈的還是做飯問題。還有一些雇主感覺這些保姆年齡太小,能力不夠,不忍心給她們派活。

2.產生孤獨感

大多時候學生就一個人在家做家務,沒人聊天,會很想家。還有一些學生是“住家”型保姆,只身一人居住在客戶家中,經常感到孤獨和不習慣。

3.受挫能力弱

當因為某項達不到主人的要求、被訓斥時,學生們的心里往往很不是滋味,感到委屈和難受。有些任性的學生就丟下手中的工作,跑回家向父母訴苦。雇主對于這些學生都表露出無可奈何。對于這種現象說,專家分析,現在的大學生都太嬌慣了,缺乏責任心。他們往往不考慮這么做的后果,一遇到挫折,就只知道逃避。

(三)由此現象引出的問題

1.人才浪費

輿論認為,從崗位設置來說,沒有必要找這么高學歷的人,“大學生”和“保姆”兩個字眼不應放在一起。[7]12有人指出,在人才資源總量仍很稀缺的我國,一茬又一茬的大學生爭先恐后地涌進城市選擇類似家政、擦鞋、餐飲等技術含量并不太高的職業,并不是件好事。[14]26

有學者提出,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資源還是一種稀缺的資源,高校培養的人才理應在更需要他們的地方,發揮更大的作用,大學生進入家庭當保姆實際上是一種浪費。工作不該有貴賤之分,當保姆也不丟人。但就當一個保姆,值得寒窗苦讀十幾載嗎?牛斌對此提出了疑問。[15]85

大部分學生家長也都表示,家里花那么多錢送孩子進大學,如果到頭來是當保姆,太令人感到悲哀了,這純粹是一種“大材小用”的盲目選擇。[14]26

北京耀中國際學校的蘇杭博士說,當他看到大學生當保姆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人才浪費。高校擴招的盲目性,導致如此眾多的高校畢業生涌向就業市場,而市場還沒有準備好接納這么多的高等人才。如果大學生以及用人單位無限制地降低大學生的崗位標準,很可能導致人才浪費。

2.大學文憑掉價

有人說,大學生當保姆,保姆的身份是高起來了,但大學文憑無疑掉了價。文憑畢竟是代表學識水平的,高等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很有可能就是“提高質量”,難怪它已成為五中全會關于教育所提出的“三大任務”之一。[15]85

3.誤導整個人才市場對大學生的看法

有人認為,當關于大學生當保姆、大學生賣豬肉等報道連篇累牘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也誤導著整個人才市場對大學生的看法。一些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生存能力卻似乎越來越脆弱,競爭力似乎也越來越弱。由此導致的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薪酬一降再降,大學生對自己的薪酬預期也越來越低。

4.對他人就業產生影響

有人指出,大學生當保姆后,以前那些大媽級的保姆現在就比較郁悶了,飯碗被大學生搶了。

5.突顯高等教育弊端

業內人士指出,大學生做保姆、北大畢業生賣肉的事兒如今已經成了普遍現象了,讓人不得不為我們的高等教育感到悲哀。大量的大學生、研究生選擇家政這類工作使人看不清他們的未來在哪里。

五、解決問題的對策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專家學者們也各自發表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大學生自身

1.要與雇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

家政服務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職業,他們需要生活在雇主家中,與雇主“親密”接觸。因而,家政服務員能否和雇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將直接決定這份工作的時間和質量。[1]68

2.要正確面隊“枯燥關”

面對家人、親戚朋友不理解、不支持的壓力,青春年少、“滿腹經綸”的大學生面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家務勞動的枯燥乏味,這些可能會蠶食自己的意志,關鍵是怎樣看勞動的價值,怎樣看人生的價值,怎樣通過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尋找機會,盡早縮短自己的摸索期,積累資本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1]68

(二)家政公司

1.宣傳恰當

家政公司如果過高宣傳大學生保姆的能力,可能給大學生和雇主都造成較高的期望值,雙方都容易出現心理落差。有人建議,家政公司應該擺正大學生的心態,讓他們明白“錢是干出來的”很重要。另外,大學生上崗前應在家政公司接受一定時間的“摔打”,否則很難適應干家政的活兒。

2.總結經驗

對于以后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家政公司應及時反饋給學校,以便在課程上做及時的調整。公司還可以和培訓學校聯合起來培訓大學生保姆,這樣可以更好地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

(三)教育界

李清認為,大學文憑還是要有一點尊嚴的。目前,高等教育要適當加強教育的要求,進行結構調整。用非所學,總不應成為常態。[6]22

從相關文獻的研究來看,關于“大學生保姆”現象在各個領域已經得到了較高的重視,但是無論是對于這一現象的評論,還是原因及問題分析,其中多數是理論探討,且都是從家政學和教育學的角度出發,而社會學界的專業觀點卻很少。其實,“大學生保姆”現象中滲透著不少社會學的理論,如青年的社會化和角色定位等,我覺得,應該更多得從這些角度來看待這一現象,這無疑會使“大學生保姆”現象的利弊分析更加明晰。

參考文獻:

[1]楊寧坤.從“高級家政員”再看大學生就業[J].中國青年研究,2005(10):66-67.

[2]羅志慧.女子高校開設家政專業的必要性[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17(3):25-28.

[3]萬輝.“大學生保姆”:家政市場的新亮點[J].管理與財富,2004(3):32-33.

[4]肇靜.大學生保姆成家政市場新亮點[J].經營與消費,2004(4):11.

[5]駱瀟.現代管家=博士后[J].職業,2005(4):42-43.

[6]李清.研究生當保姆值得叫好嗎[J].基礎教育,2006(lO):21-22.

[7]郭立場.大學生當保姆不值得大驚小怪.人民論壇,2006(7):12.

[8]林衛平.“研究生當保姆”不過是個人選擇[J].新西部,2006(7):63.

[9]WittigTM.HomeeconomicsinChina[J].GoodHousekeeping.2000(3):24.

[10]邱奉春.大學生當保姆有啥不可[J].成才與就業,2006(18):20.

[11]王奉霞.留住保姆撤退的腳步——解讀春節保姆荒[J].三農中國,2005(2):23-26.

[12]王存善.大學生保姆何以尷尬離京[J].中國培訓,2005(5):6.

[13]齊言.過大年我們如何破解保姆荒[J].社區,2005(4):6-9.

[14]錢輝.大學生進京當保姆:就業需求還是做秀[J].高教觀察,2006(2):26.

[15]牛斌.請給大學文憑留點尊嚴[J].教育與職業,200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