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早戀難題分析及輔導方案

時間:2022-05-06 05:24:00

導語:學生早戀難題分析及輔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早戀難題分析及輔導方案

內容摘要:隨著西方文化中消極因素的滲入,社會上不良傳媒對學生的影響,早戀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嚴重影響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選擇初中生作為研究對象,圍繞“早戀”這一問題展開,通過對初中生早戀問題進行分析,探求早戀的原因,結合多年的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實踐,提出初中生早戀的輔導策略,詳細闡述了學校、教師及家長應如何應對早戀的策略,希望對教育部門和家長能正確理解和合理解決初中生的早戀問題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初中生;早戀;輔導策略

近年來,早戀已成為初中生的實際問題,由于初中生年齡偏小,正處在青春發育期,青春期是一個人由不成熟發展到成熟的關鍵時期,是一個充滿依賴性與獨立性、幼稚性與自覺性矛盾斗爭的復雜時期。她們大多天真、單純,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種信息源源不斷地傳入,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思想也更加開放,這為現代教育提出了一個更新、更棘手的課題---早戀。初中生由于對戀愛缺乏正確的認識以及充分的心理準備,早戀中的波折往往成為心理問題的應激源,因此如何引導初中生正確對待早戀,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是青春期教育的關鍵,分析初中生的戀愛心理特征,為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加強新時期初中生的素質教育和心理咨詢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有助于我們采取相應的、有效的措施,解決好初中生“早戀”問題。

一、分析初中生早戀心理的成因

初中生早戀心理的成因,是自身因素、家庭和學校教育及社會環境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自身因素的影響

初中生身心正處于急劇發展變化之中,同時也處于尖銳矛盾期,在這個時期早戀往往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影響,現在生活富裕、營養好,加上吃了含有激素的食品或快餐,使如今的孩子普遍早熟。“性加速現象”是影響初中生早戀心理的“助推劑”。性成熟的前傾或性成熟的加速現象已成為事實,因為初中階段性心理方面是正值青少年的心理斷乳期,他們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他們既要表現自己,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又缺乏自控能力。加上外界的刺激的誘導,以及初中生道德觀念相對薄弱,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娛樂場所的增多,方便了初中生學習之余的單獨交往。如電話、電腦的普及,加上網吧等娛樂場所誘惑,擾亂了校園的平靜。

2.家庭教養方式不當

家庭教養方式是影響初中生早戀心理的“啟蒙讀物”。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區,“影印作用”即是父母對孩子最初最深遠的影響,早戀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1)有部分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只注重學業成績。平時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筆者了解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使子女出現過重的壓力,情感的失衡,促使他們希望有一個理解自己、安慰自己、能與之交談的知心朋友,而此時男性的果敢、剛毅與女性的溫柔、細膩的互補性使異性同學充當著這一角色的理想對象,引起了早戀。

(2)殘缺的家庭教育造成親子關系冷淡。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忽視這個階段子女的需求,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只拿錢去滿足孩子的要求,而往往這種孩子早熟,有錢就容易引起人的愛羨,并成為別有用心者利用的對象。有的父母自身人格有缺陷,或心理不健康,雙方情感不和諧,甚至父母離異、判刑的,這種孩子就得不到家庭溫暖容易尋求感情補償。

(3)受長期的封建觀念束縛而導致錯誤的家教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把性行為說成是低級下流的事,當孩子提及此事時,家長不是閉口不談就是大聲斥責,給性行為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反而引發了孩子“早戀”的心理。但當孩子有了“早戀”的行為時,家長不是耐心的去疏導,輕則嚴加制止,重則給予懲罰,甚至嚴厲禁止孩子正常的異性交往,至使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用青少年研究專家孫云曉的話說,這叫“羅米歐與朱麗葉效應”,也就是說外界壓力越大,就越發誘發早戀。給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極大的心理傷害,也增強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學校教育失衡

長期以來,學校過分強調學習成績,機械地要求學生學習、學習、再學習,卻漠視對他們進行青春期心理和性的健康教育。不僅如此,學校也無法提供更多的課外活動來調節他們內在情感的需要,造成他們旺盛的精力無法得到及時轉移。于是,一次美麗的邂逅、一聲溫馨的招呼、一首動聽的好歌,都能撩動他們蠢蠢欲動的心弦,少男少女們發生“早戀”,也就不足為奇了。

4.社會大眾傳媒的沖擊

社會環境是影響初中生早戀心理的決定因素。大眾傳媒沖擊著初中生的心靈,現在的電影、電視劇,大多以談情說愛為內容,如:婚外戀、第三者等,對于電視伴隨其成長的這代初中生來說,他們模仿力很強,再加上社會對學生早戀的渲染,描寫學生早戀的作品、影視節目紛紛出臺,對早戀起到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于是,熒屏中的“調味品”成了早戀的“催化劑”;還有社會上不良書報雜志、低級趣味的影視錄像等使青少年誤入歧途;黃色網站污染和刺激初中生純潔的心靈,對初中生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說文化傳媒是影響初中生早戀的主要途徑。這些書籍、報刊、網絡通訊的性質、品位、內容、導向,直接關系到初中生早戀的心理健康。

二、初中生早戀問題的輔導策略

有學者提出早戀現象既屬于情感教育范疇,又屬于人際關系指導和性心理教育的范疇。對此,針對目前初中生早戀原因的調查分析,筆者提出了三條輔導策略,分別是學校、班主任以及家長的輔導對策。

1、學校方面的輔導對策

學校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中心場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學校環境的好壞對他們的影響非同小可。因此,一個有良好的校風、學風和班風的學校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為此,學校對預防學生早戀問題應做到以下幾點:

(1)學校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性生理、性心理的青春期衛生教育

讓學生明白“早戀”對處于求學階段的他們有一定的危害,如:分析一些因“早戀”而誤入歧途的案例供學生參考;定期對學生進行“早戀”的危害性的主題教育等。通過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處理好與異性之間的關系。

(2)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發育高峰,喜愛活動,精力充沛。學校應組織他們開展各種文體活動,開設第二課堂興趣小組,設法把初中生的興奮中心和充沛的精力集中到學習和集體活動中去,有意識地轉移對異性的過分關注。要讓學生具有分辨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雖說我們不能回避傳媒的沖擊,但可以組織學生對熱門話題進行討論或組織辯論賽。目的是要凈化初中生成長的環境,杜絕不健康書刊流入學校。

(3)開設心理咨詢門診

有計劃地進行青春期性知識、性道德教育,解決學生的諸多煩惱。學校應布置青春期教育展室,定時對學生開放;定期邀請醫學專家為學生講解有關性知識,讓學生正確認識性的有關問題,打破神秘感和好奇心;避免外界各種不良因素的刺激和影響,使他們在男女交往中自尊、自愛的道德品質。

(4)開展多方位心理宣傳

學校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編輯心理小報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櫥窗;利用網絡優勢,開設網上心理宣傳;學校廣播室應開設心理健康專題節目;向家長和社區分發心理健康小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宣傳。

(5)齊抓共管啟蒙教育、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聯系

針對初中生“早戀”不愿讓家長知道的普遍心理,學??赏ㄟ^“家長學校”向家長宣講青春期發育以及青少年身心衛生的有關知識,爭取家長的配合;對于家長的文化水平的差異,作為學校要適時指導家庭教育,建立家校信息平臺,開辦青春期性知識家長講座,提高家長素質,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變化及需求,及時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并協助學校和教師做好孩子的工作,抓住最佳的教育時機。同時,增強學生家庭的責任感,學會正確處理問題,懂得約束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另外,還可請醫學專家、心理咨詢專家、學者等對教師進行專門培訓,使教師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通過學校、教師和家長相互協作,從認知、情感、實踐三個方面進行正確而又全面的愛情啟蒙教育,讓學生真正懂得什么是愛情,如何處理感情,為什么“準備愛情”等,設立一種理想的人格化的目標,去引導學生追求人的完美化,樹立學生崇高的愛情觀念,使心理與生理發育同步。

2、班主任的輔導策略

班主任要十分重視青春期學生的教育,要掌握教育的主動權,把工作做在前面。通過多樣、生動活潑的活動,把學生的精力吸引到學習中去。一旦發現學生早戀要及時找他(她)個別談心,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如有學者說“教育本是腦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

(1)要采取正面說理.啟發誘導的方法,指出早戀的危害。教育學生學會宣泄和轉移。所謂宣泄,就是把自己的苦惱告訴自己最信賴的人,一吐為快,或把火發在日記上,以此來減輕心理壓力。所謂轉移,就是要充實自己的生活,多關心點國家大事,多參加集體活動,把自己放到集體當中去交更多的朋友,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學習上。最好采取類比的方法,“興發于此,意歸于彼”,讓學生主動把早戀心理轉移、升華到學習等健康活動中去。

(2)對于墜入愛河較深的學生,要恩威并用,多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用支持療法給予適當的理解,同時要以校規校紀、道德、法律不允許,經濟不能自立相警告,特別指出這樣下去往往會失身或失足,造成終身遺憾。

(3)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相互配合,要勸告家長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采取打罵等過激行為。談話之后,要注意觀察,給學生思考判斷、決策分手與否的時間,準備下次該怎么談,不要急于求成去解決問題。

另外,班主任做具體工作時,男女生應該區別對待。如女生的心理復雜,更為敏感,需要細心引導。而男生則更需要老師能像朋友一樣以誠相待,以心相交。要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各種言行和情感。教師和家長應使學生理解:他們之所以要對早戀學生進行教育,絕非由于視早戀為罪惡,而是出于對學生的關心。要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讓學生體會教師和家長是理解、關心和愛護他們的,是為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幸福著想的。

3、家長的輔導策略

作為家長要以疏導的方式解決這種問題,尊重青少年的感情,不要以家長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早戀對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長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壓會帶來嚴重后果,家長不妨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對早戀子女進行疏導。

(1)尊重子女。如果家長們能尊重子女,珍視他們的感情,并和他們一起審視這種感情,共同探討初中生戀愛值不值,這樣會比強制干涉的效果好。

(2)換位思考。如果家長能進行換位思考,能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用他們的觀點和思路去分析面臨的情境,會發現家長也有他們不足的地方。

(3)民主家教。做父母的一定要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這樣家長就能知道他們真實的想法。而且這對于培養孩子開朗的個性和創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4)科學指導。可以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談一次,看看談戀愛對學習是否有影響,讓孩子權衡一下學習和談戀愛哪個重要,但最好不要直接干預,應該給他們一個自己選擇的機會。

有研究表明,青春期戀愛是影響青春期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學校要開展性教育和心理咨詢,引導她們正確處理、調節和控制自己的生理欲望和心態,提高心理適應能力,使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提高各方面素質。及時幫助初中生排除青春期困惑,對預防因青春期困惑引起的精神疾病,避免不幸事件發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建議學校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當務之急;建議班主任要注重對學生的青春期教育;建議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協調親子關系,去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建議初中生積極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開拓交友范圍。學會自尊和尊重別人,有益于文明態度的形成和珍惜兩性同學間的友情,正確認識自身身體變化,建立正確的異性交往途徑。

參考文獻:

[1]董萍華.初中生早戀問題的調查與思考.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

[2]滿潔.淺談中學生早戀的原因及對策.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01

[3]李力紅.青少年心理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74頁

[4]洪嘉禾著.性的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214頁

[5]李丹編著.學校心理衛生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64頁

[6]彭建飛,馮周卓主編.班主任心育藝術(M),湖南人民出版社,第三版2004.

[7]熊川武,江玲著.理解教育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4

[8]梁巍,趙靖平,鄭延平。中學生心理衛生調查。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2,6(3):100—102

[9]羅紅,學校開展心理咨詢的必要。心理與健康,1997,19(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