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效率之議

時間:2022-10-11 05:01:00

導語:英語教學效率之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學效率之議

隨著新課標的深入實施,課堂教學已經由以教師的教為主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主體,學生變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在這樣的新型課堂中,作為課堂指導者、幫助者的教師該如何把握教學,提高課堂效率,使得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課前———精心設計,用心準備課堂是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上好每一節課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而要上好課,教師必須首先備好課,也就是說,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筆者認為,備課時要做到“三分三選”,三分指的是分析教材、分析大綱、分析學生。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認真鉆研教材。英語教科書是英語教師備課的基本材料和依據,教師只有系統地掌握教材的內容,熟悉教材的組織結構,了解每課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各單元之間的劃分和單元間的內在聯系,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用自如。對于書中的語言點和語法點也要做到運用自如的地步。如果教師自己對某個問題有疑惑,一定要查資料或請教別的教師,把問題解決在課前。

“三選”指的是選擇參考資料、選擇教法設計、選擇設計練習。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參考資料,課本編寫的配套練習題,對英語教師的備課也很有幫助。教師在備課時,必須事先設計好教學方法,因為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效果。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興趣,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點就易于接受和掌握。最后,教師還應該在備課時對課堂采用的練習形式進行巧妙設計,精心安排。雖然說練習主要是學生之間的活動,但要事先考慮練習的方法,制訂出練習的步驟。教師要根據語言材料的性質,圍繞課文的重點進行練習。聯系要把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放在首位,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盡量采用學生喜歡的練習方式。

此外,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坡度的課堂習題,不要“拿來主義”,而要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設計適合本班學生特點的課堂習題,使每位學生都能找到自信的舞臺,都能在練習中得到不同的提高,最終獲得全面的提高。

二、創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融洽師生關系課堂學習氣氛是否輕松愉悅,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影響,教師有責任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要勤修師德,苦練基本功。創建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活動氛圍,寓教于樂,努力產生浸潤性的效果。在新課標下的教學,不應該再將教和學作為相互對立的關系,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者,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應該是一種和諧、民主的關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是學生的幫助者和支持者。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自己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敬的親密朋友,讓學生感到教師的良苦用心,這樣才可以使師生關系融洽,有利于教學。

三、授之以漁,指導學法

前蘇聯最優化教學理論的代表巴班斯基說:“教學最優化可以說是從解決教學的有效性和師生時間消費的合理性著眼,有科學根據地選擇和實施該條件下最好的教學方案。”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狀況來確定,靈活采用各種方法很多學困生英語成績很差,是由于沒有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下,出工不出活,結果由學生的“不會學”導致“不愿學”。這時候教師要向他們介紹學習英語的方法,“授之以漁”。例如,有的學困生膽小害羞,不敢開口,教師就要引導他們大膽講,不要怕說錯,學英語就要有一種不害羞的勁頭,任何一門語言都是在不斷出錯、糾錯中習得的。另外教師要根據心理學遺忘規律,要求學生及時預習復習。還有很多學困生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再做作業的習慣,教師就指導他們通讀課文,把難詞、難句圈點出來,或布置—些練習題,讓他們預習后試答,給學困生指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對他們適當降低教學難度,課上給他們創造成功機會等等。

四、合作學習

在新課標實施過程中,要提高課堂效率,老師肯定不能是課堂的主宰者,不能施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習自主性。如果一堂課只有一兩個或少數幾個學生開口發言,大多數學生沒有開口說英語的機會,那效率未免太低了。因此實施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措施。我們可根據學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質、家庭背景、性別等情況給學生進行分組,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注意合理搭配,將內向的學生與善談外向的學生組合,將成績偏差的與成績較好的學生組合,并兼顧男女比例,以保證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互補,互相幫助,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這種做法的優點有二:一是便于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優等生帶學困生,學困生促優等生的良好學風,利于增加班內凝聚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活力。二是便于教師的指導檢查。

實行動態組合。由“小老師”全程跟蹤徒弟的英語學習和思想情況,每天檢查他的作業,幫他彌補錯誤的單詞,抽查背誦的有關對話和課文。要讓學困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的合作探究中去,有利于促進他們英語成績的提高。

總之,提高課堂效率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但教學無常,教法有章,我們應當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反思,不斷尋找更有效的策略,開創英語教學的新局面。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教學效率”,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高效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