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學生資源和環境資源綜合開發探究
時間:2022-01-10 09:26:00
導語:政治課學生資源和環境資源綜合開發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行中,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沒有豐富的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好的課程也難以取得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師,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充分開發利用教師自身資源、教材資源的基礎上,還應重視學生資源和各種環境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使政治教學煥發永恒的生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等方面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和適合性影響著課程目標的實現程度和水平,“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中小學的實際教育成果”.(引自北京師范大學版《走進新課程》)因此,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對于轉變課程功能,豐富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教師的業務水平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新課程背景下,一切有利于課程目標實現的因素,都有可能而且應該成為課程資源。關鍵在于教師有沒有捕捉這些資源信息的意識,能不能處處留心,做一個有智慧、有思想的教師。下面僅從學生資源和環境資源兩個方面談談政治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的特殊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好學生資源,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對于踐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開發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中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地球村的形成,實踐活動教學的大力發展,大部分的中職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共同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營造教學情境,對每一個學習內容的引入都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學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談談自己的想法,源源不斷地反饋信息,使教學內容能與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融通、整合,真正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講到“事物是永恒發展”時,可以讓學生從飲食、通訊、交通等方面談談現在和以前的變化,從而感受發展的實質。
2.開發利用學生的差異性資源
學生是個體的人,每個學生在個性品質、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都存在差異,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政治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學生的差異作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讓學生的個性優勢得以發揮并形成互補,從而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如:對于爭強好勝的學生,政治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圍繞問題進行爭辯,以帶動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對于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引發他們積極思考,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啟發思維,在全班共同探討;對于活潑開朗、語言表達能力好的學生,可以通過政治小講臺、各種模仿表演,為其他同學提供示范。
3.開發利用學生的心理資源
心理資源指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識、掌握技能、發展智慧、提高覺悟、完善人格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成分,包括動機、興趣、需要、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學生的心理是影響其身心發展以及學習的重要因素,政治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榜樣示范、活動體驗、個別輔導等途徑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對學習、生活、人生道路充滿希望,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4.開發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
由于思路出現偏差、選擇方法不對或者認知結構不完善,學生在學習中不可避免地出現錯誤。然而,出錯并非就是壞事,錯誤本身也是一種潛在的教學資源,只要教師引導有方,錯誤也能閃現亮點。比如,筆者在講授“運動和靜止的關系”這一知識點時,讓學生分析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觀點“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和其學生克拉底魯的觀點“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有學生思考后回答說:“兩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逼鋵嵑绽死氐挠^點是正確的,但筆者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利用學生的錯誤回答,搞了一場討論。通過討論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正確認識,而且提高了他們的思辨能力。
學生的錯誤往往反映了學生理解的薄弱環節,這也正是需要重點分析的內容。教師應該利用學生易錯的知識點設置教學情境,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獲得正確認識。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在作業、練習中出錯的題目進行歸納、整理,形成錯題集。通過分析出錯的原因,掌握防錯糾錯的技巧,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環境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俗話說:環境塑造人。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和培養有賴于與之相關的各種教育環境的引導、開發和優化選擇,因此,政治課教師應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在政治課教學中的作用。
1.充分利用校園環境資源
學校的環境是政治教學的重要載體,顯示了學校的內涵底蘊、辦學思想和育人目標,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政治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總體發展目標和班級實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優良的校風、班風和學風,形成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教育導向。通過指導學生編輯政治小報、墻報、板報,布置政治櫥窗等教學環境的布置,做到“讓每一堵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幅畫和標語都魅力四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和諧師生關系的創設,使教學環境更趨和諧。總之,注重校園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有利于學生化外部動力為內部動力,達到潤物細無聲的隱性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信息環境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為政治學習提供了一個文字、聲音、圖象并茂的新天地,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知識信息庫,成為政治課程重要的環境資源。教師通過制作政治課件,給學生視聽合一的、手腦并用的感官刺激,并呈現更多的信息資料,使學生更為直觀、迅速地了解時事政治、政治形勢。同時,使用人機交互的方式教學,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全體參與和全程參與的機會,而且還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的積極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大幅度提高。網絡資源的利用使政治課走出了課堂,走出了校園,信息環境資源的發展利用,使政治課朝著更大的空間去發展,去賦予政治課新的生命力。
3.充分利用社會環境資源
社會是一個延伸的大課堂,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環境資源。充分利用社會環境資源能放大教育效果,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政治教師應帶領學生走進工廠、農村、社區進行各種社會調查,考察當地的民風民俗;可以走訪各行各業的先進模范人物,并邀請他們來校舉行講座、報告會;可以與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聯系,建立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基地;可以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利用現代通訊設備等方式和學生家長保持聯系,使雙方更好地了解情況,促進學生成長。
4.充分利用時事政治資源
政治教學要體現鮮明的時代感,政治教師必須要有課程資源的敏感性,關注各類報紙、雜志,充分利用時事政治資源(比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國成功舉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全球股市下跌、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等),使課本知識和時事知識融為一體,以保證政治教學緊跟時代步伐,常教常新。此外,政治教材的編寫會出現一些內容相對滯后的缺陷,教師就要根據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近期發生的重大國際國內時政對教材進行及時的補充、調整。比如,目前的教材關于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認定的是1600元,利息稅是20%,這一內容與現實嚴重脫節?,F行的教材在出版時還沒有召開黨的十七大,教材上關于黨的指導方針,沒有提到科學的發展觀,同樣,關于馬克思在中國發展的理論成果也沒有提到科學發展觀,教師在講授這些章節時要加以更新和補充。
教師擁有什么才能教給學生什么,教師擁有智慧才能給予學生智慧的啟迪。課程資源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只要用心挖掘,隨時都會發現驚喜。作為政治教師,必須因地制宜地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 上一篇:城區道路清掃愛護管理制度
- 下一篇:小場所安全生產管理整頓實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