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經濟增長的意義
時間:2022-02-11 03:34:14
導語:教育對經濟增長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育與消費。從經濟效果看教育的消費性,教育既是有限度的消費又是擴大了的消費。這樣說的原因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教育觀念由原來的固有保守逐漸更新為開放多元,人們也慢慢認識到目前一定量的教育消費,會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獲得的經濟效果,可能會較之之前的教育投入增加幾倍幾十倍的經濟效益,換句話說就是通過有限度的投入換取了十分可觀的經濟回報,相當于投資獲得相當可觀的增值。隨著生產水平的發展、人們對教育認知的提高,教育消費比重也隨之不斷增加,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經濟的有效增長反過來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自然會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資,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達到加快經濟增長的目的。2、教育與產業結構。經濟的有效增長離不開產業結構的優化,教育作為影響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通過影響產業結構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的的具體表現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教育通過對生產要素的影響調節社會生產的宏觀比例。勞動力、勞動對象、勞動手段等社會生產要素的變化恰好是宏觀比例變化的基礎,這樣教育對于社會生產的宏觀調控就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進而促使產業結構朝著正確的方向調整;其次,教育有助于社會分工的深化和發展,社會分工的健康發展是產業結構優化的前提。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發展與優化,而經濟發展正是優化產業結構的有效手段,因此教育在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教育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方式
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探索實現促進經濟增長作用的有效方式,進而把握住教育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本質特征,加強教育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帶動科技文化的進步,推動教育的發展,通過這樣一個良性循環,增強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力。1、知識傳播的力量。教育作為傳播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增加人力資本價值的同時,對于知識的創新與科技的進步也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進而影響經濟資源的優化和配置,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當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知識創新與科技文化的進步,而知識的創新與科技的進步又得益于人才的培養,但尋根究底的話,教育作為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最重要的形式,才是社會進步、經濟增長的源泉。教育本身對經濟的增長就有一種“外溢作用”,正是通過這種作用,教育對于經濟的影響才會源源不斷地為經濟增長提供持久的動力,以此同時經濟的增長也為教育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2、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經濟的增長與生產勞動息息相關,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使得人力資本進一步增值,為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教育的對人類社會的重要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積累,對人們素質的提高、能力的鍛煉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全面普及義務教育的教育方針正是發揮了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的積極作用,無論什么生產活動,經濟效益的提高從根本上需要依賴勞動者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因此教育在增加人力資本的同時,提高了人力資源的配置與工作效率,這對經濟的有效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教育對經濟增長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從教育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表現、教育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方式兩大方面加以論述,具體地介紹了教育與消費和產業結構的關系,利用知識傳播的力量,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進而促進經濟的增長、社會的進步。在知識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在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準確、及時地把握機會引導開發的同時,更要認識對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作者:呂彤單位: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