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討

時間:2022-09-22 04:13:15

導語:技工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工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討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直接反映價值觀體系本質,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它是社會主體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對社會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如下三方面: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和社會的層面來講的,它是現代化社會的建設目標,是從社會價值方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基本的體現和反應的詮釋,是首要目標。富強從國家層面來說,含義是國富民強,是我國構建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和方向,是中華民族歷經歷史沉淀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狀態和夙愿,是實現其他目標的基本條件和必要前提。民主,是從社會角度來說,是人類社會目前最積極的形態和訴求。其由社會的精英階層提出的,追求的是人民當家做主。這是社會主義的靈魂,也是實現國家富強以及社會進步的保障。而文明則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標志之一[1]。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文明,是面向多元化思想和潮流的重要支撐。由于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展,一個國家或者民族不可能置身于潮流之外,時刻都會面對其他文化的沖擊。如果自身文明比較進步,就能構建民族自信心,有效地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蝕和沖擊。而和諧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一直宣揚的,表現為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等,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對社會的穩定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白杂?、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層面來講的,它是對社會未來發展的一種美好展望和理想狀態。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的提煉,是我們對于構建社會主義特色社會堅持的方向和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不受他人和社會條件的干擾,其中包括了人身自由和意志自由,這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目標[2]。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應該享有特權。公正,就是社會保證公平和正義,這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也是對于未來社會的期望。而法治則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強制措施,依法治國是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公民的權益不受侵犯,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保證。3.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從公民自身的角度來說的,是社會對于公民提出的基本道德規范。它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公民必須恪守的準則,是對公民言行舉止的基本判定標準。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不可能脫離于國家這個層級,首先要將個人與國家聯系起來,有了深厚的感情,才能與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想實現國家的富強,就要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要使社會發展和進步,公民離不開社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公民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服務人民和社會,才能實現社會的安定和發展。而誠信是傳統文化的要求以及歷史流傳下來的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對保證社會公平正義是一種軟性要求[3]。而友善則強調公民對待他人要互相尊重和關心,為社會進步發展以及國家富強的共同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技工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觀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教育不僅是要開發學生的智力,更應該提升學生的素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將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目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以及社會多元思想的沖擊和碰撞,學校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現實意義。技工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時期,雖然接受新觀念和事物的能力較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對于一些負面思維不能做到辨認和規避。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意識形態碰撞的必然需求。無論國家和地區都具有普遍和大眾意義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構建和諧社會,提升民族凝聚力,對共同促進國家發展和富強都有積極作用,在面對復雜的外在環境時才能夠團結對外,形成戰斗力。反之,則會導致社會混亂,其發展和穩定程度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文教空間2017年第15期總第468期學生進行教育,能夠幫助他們塑造良好的人格,提升道德素養,在復雜以及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中堅持自我,不迷失,不誤入歧途。同時,只有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于一些負面的思想進行辨識,堅定科學,反對迷信,才能培養出優秀和復合型的人才。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技校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客觀條件。目前,我國經濟社會處于轉型期,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一些輿論和思想更加復雜,給學生帶來的沖擊不容忽視。目前社會普遍存在價值觀問題,比如,很多學生功利意識比較嚴重,心理扭曲,過于強調物質生活的享受,過分關注自我,缺乏愛心和社會責任感。這些問題在社會轉型期被無限放大,學生容易迷茫和不知所措。對他們進行價值觀教育已經刻不容緩,需要我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進行引導和強化。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現實要求。技工學校的學生在強化專業技能的基礎上,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進行分析和研究后,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提出的,對于當下問題的反映都是比較及時的,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學生接受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心理狀態會比較穩定,能對現實中的問題積極應對,促進學生思想的成熟與發展。青少年作為祖國和社會的未來,充滿活力和激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成果接受速度快,能夠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和行為規范。利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進行技工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學生道德素質,構建學校精神文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客觀的要求。因此,技工學校的高層領導應該帶頭學習和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相關的教育者也應該努力宣傳并進行實踐。

三、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途徑推進技工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系列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緊緊圍繞“三個倡導”這一基本內容,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勵學生修身、敬業、奉獻社會、技術興國。1.技工院校學生價值觀的自我認知、自我提升是基礎。我們的教育最終要落實到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學習、自我提升,沒有自我意義上的突破,所有的教育都可能是無用功。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只有通過受教育者的自我認知,內化到了心靈深處,才能真正達到價值觀自我提升的目的。教育者應該根據內外因相互作用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2.技工院校學生特點是突破口。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堅持以高職學生利益訴求和價值傾向的實際特點為突破口,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均衡發展。如前所述,技工院校學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特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有針對性地根據這些特點采取相應措施,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針對技工院校學生特有的重技術、輕理論,重經濟、輕政治,重私利、輕公益等問題,我們建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使學生深入理解“三個倡導”的深刻內涵,取長補短,對癥下藥。3.技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重要平臺。加強技工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充分發揮技工院校校園文化所具有的展示、教化、導向、凝聚、輻射等功能,通過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展示技工院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發展、社會服務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豐碩成果,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要加強師生互動,團隊合作,改善人際關系。教育部魯昕副部長曾強調,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文化育人的正確方向;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自信;注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突出職業院校文化育人特色。以此為指導思想,技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內容上注重以富有時代氣息的時尚文化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以意蘊深長的中國傳統文化來加強人格修養;以催人奮進的革命文化來提升學生精神境界;以內涵深刻的高雅藝術來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在這個時期,大量的社會輿論以及多元思想蜂擁而至,不斷沖擊和碰撞傳統思想。由于科技的發展,國際之間的聯系逐漸加強,外來文化正在不斷地侵蝕并對現有思想產生沖擊和碰撞。由于青年學生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對于社會中的一些思潮不能進行辨別和有選擇的吸收。面對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對技校的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教育能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對黨和政府保持信任,增強技校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強調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能夠在強化專業技能的同時在道德、知識積累等方面全面和健康發展,能夠成長和發展為社會和國家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黃彩鳳 朱逸忠 單位:東莞市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周志德.技校德育課程有效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探索[J].職業,2016(17):116-118.

[2]潘小瑩.技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與探索[J].職業,2015(23):20-21.

[3]張曉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技校學生德育教育思索[J].亞太教育,2016(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