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挑戰和方法

時間:2022-09-22 04:17:05

導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挑戰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挑戰和方法

摘要:網絡時代已經來臨,人們的生活已經與網絡密切相關,手機也成了網絡時代的代名詞,而其中“微”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搜索關鍵詞。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也成為輿論生成、文化傳播和思想交鋒的風暴中心,這很快席卷了“90后”大學生生活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養過程中最主要的核心戰地,面對“微文化”的發展,各高校應該利用此次機會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同時,面對“微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的挑戰,高校也應該積極應對。

關鍵詞:微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挑戰

1“微文化”的概念和特點

網絡時代的快節奏和及時性醞釀了“微文化”的產生,人們隨時隨地可以利用手上的移動網絡工具看時事新聞,看想看的書籍,了解到世界上任何的大小事?!拔⑽幕本哂懈滤俣瓤?,方便、靈活、操作性簡單等特征,能讓不同人群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微文化”的學習。

1.1“微文化”的概念

“微文化”是隨著微博的興起而產生的,是以微博為載體不斷發展、擴大的,并朝著個體與微觀方向發展的文化現象從現在的微信支付、微信轉賬、到微商,再到微電影,“微文化”的發展的領域已經很寬廣了,但是“微文化”的發展并非單一存在,它是依托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新型網絡文化,而其中重要的就是社會群體與網絡這兩個要素。

1.2“微文化”發展的特點

“微文化”是一種基于微博、微信等網絡媒介而產生的新型文化。首先,“微文化”的發展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當互聯網科學技術進步到一定的階段,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人們可通過這些科學技術產物隨時隨地的瀏覽“微文化”所帶給的訊息,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人們瀏覽“微文化”更迅速,更快捷。其次,“微文化”操作性強,不同的人群對于“微文化”能夠快速理解并上手。再次,“微文化”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內容雜,打破了過去面對面傳播訊息的限制,可以說當今的訊息是無時無刻不在更新的,加劇了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同時也對大數據時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后,“微文化”內容簡潔,明了,同時也很個性化,這給我們這個逐漸加快步伐的時代注入了新的活力。

2“微文化”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挑戰

當代大學生已經全面步入“90后”時代,這代大學生相較于群體意識,更注重的是自我意識,他們對自我的認同度更強,展示自我的意識也更強烈,在微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們更加傾向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上發表自己的言論,同時獲取一些信息,無論信息的真假,這對于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帶來不少的挑戰。首先,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沖擊著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隨著微文化的傳播,人們在網絡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價值觀念,這些價值觀念相互碰撞,新的思維思想不斷沖擊傳統思想?,F今一些國家借文化交流之名,進行思想侵蝕,導致現在很多青年對外國的節日十分熱衷,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熱情大大減退。傳播的實質就是人們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體,把信息壓縮成微量的文字或符號傳播給大眾。這些信息,很快就可以傳播,由點狀式分布,到網狀式分布。其中,這些信息的真假一時間無法分辨,大量的非理性的或虛假的信息未經證實就很快地傳播開來,規模龐大,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甚至有些人搭著“向公權力開炮”的旗幟煽動對立,可以消費公眾情緒,激發社會矛盾。把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當作網絡垃圾桶,隨意發泄,隨意宣傳負面能量。這些對于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大學生來說造成了重大的困擾,他們甚至會對主流價值產生疑問,甚至排斥。其次,碎片化的信息影響著影響著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由于微信息高度碎片化,導致“微文化”的形成、變化都極為迅速,大量話題與事務誕生在這種亞文化環境下,也消逝于更多的新鮮話題中,壽命極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價值觀的理念的精華所在,但是“微文化”傳播的特點是快速,大量,同時也很分散,這就無法能夠很深刻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涵,大學生對于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只是泛泛的了解,即時出現了想去了解的部分,但很快就會在眾多的消息中分散開精力。微文化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娛樂化,碎片化的閱讀模式,很難有思考性的深度,微文化這就極大地消解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厚重感,凝練性,現在大學生瀏覽的大多數具有娛樂性質的話題,明星八卦、搞笑博主、甚至一些不良的網絡直播,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嚴重影響著我們大學生理想信念,破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厚重感。在每一個時代或者每一個國家,青年都以社會推手的姿態站在社會的最前沿,我們應該要讓青年站在核心價值觀的最前沿,帶領中國走向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需要我們急需重視的一個問題。

3“微文化”背景下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方法探析

3.1高校教育工作者緊跟時代利用微文化平臺進行教育

當今網絡已經成傳播社會主義的主要陣地,各高校教育者也應緊跟時代,要比學生更先進一步了解網絡的最新時態,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絡倫理能力,網絡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會出現很多倫理問題,各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是守住內心的堅定信仰,不斷提高處理網絡倫理問題的能力;其次,高校教育利用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來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更容易被大學生們所接受;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不斷深入學習關于網絡的知識,跟上時代與潮流,用他們的思維方式來開展核心教育;最后,高校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利用微博、微信等微信息為載體,來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規范、價值取向、道德標準。提高大學生的辨別能力,能夠很好地抵制不良價值觀的沖擊,讓大學生真正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3.2提高監管力度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正確的傳播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法律制度的監管。網絡的發展也不例外,網絡環境不是法外之地,但是目前,由于法律制度的還不完善,監管體制的滯后,導致如今很多微信息傳播和人們表達意見缺乏約束。如最近的快播案,法律的規范可能滯后于技術的規范,所以對于此案件,眾說紛紜。這就需要我們制定專門的規章制度。由于缺乏專業的監管制度,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息傳播虛假信息、垃圾信息造成網絡上的混亂,因此此時,加強校園“微教育”管理,制定專門的規章制度就顯得十分必要。在各高校可以看見都有其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出發點是好的,然而,這些微博或微信開通后,很多時候千篇一律,或者文不對題,甚至有時候只是者自己的思想,并沒有代表著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這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起到了阻礙作用。因此在進行校園“微教育”過程中,要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和協調機制,能夠逐步地進行教育傳播;其次,微博、微信具有及時性特點,高校的官微可借助此特點來進行全天集中的教育,同時針對一些大學生的不良思想及時進行干預與教育,可在微博與微信上面通過一個社會上的真實案例分析作為教育的典型,通過短視頻或者圖片的方式吸引其注意力;最后,要通過加強對大學生網絡法律倫理的教育,現金很多大學生對于網絡好奇心還是非常大的,如一些不良網站、視頻、甚至出現了一些網絡裸貸行為,這些都涉及了法律的邊緣地帶,應該及時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法制教育及其倫理觀教育。

3.3借助微文化傳播平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缺少寬松自由的交流環境,大學生常常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自由表達意志的意愿受限,此時就會轉向網絡平臺,希望能夠利用網絡平臺自由發發聲,對一些熱愛文學的學生來說,能夠在網上自由地與他人進行溝通,也尋求自我滿足感,面對此種情況,高校應對新事物“微文化”重視起來,先把態度端正起來,那個行為也才會端正起來,要充分了解新型媒體的發展特點,如微博、微信的傳播特點,并且對其運用要極其熟練,可以去創造一部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靈魂的微視頻,讓學生們從側面去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涵。其次,在微平臺里面打造一群學生干部隊伍,在現實的校園生活中,學生會代表學生,同時也監管者學生,在微平臺中,同樣可打造一群這樣的學生群體,這群學生具有良好媒介素質,同時具有熟練的媒體操作技能,能夠很好地處理好“微文化”這個平臺的發展,能夠及時更新狀態,讓學生群體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最新動態,同時也可以對一些思想不積極正確的學生,在網絡上及時發現,在生活中及時進行教育指導。再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新應用微媒體,使其成為優秀校園“微文化”的創造者之一。大學生也要自身不斷的加強學習,不管是自身的網絡媒介素養,還是網絡技術操作,都需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并且不斷吸收優秀的文化成果,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將各種優秀的微文化結合起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傳播得更加深遠。

3.4把新的微文化教育與傳統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傳統教育方式與心事到微文化的網絡教育方式各有其優劣,最主要的是如何把兩者有機結合,共同發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這一理論色彩濃厚的問題,可以采用傳統方式進行教育,政治教育理論課,專題講座都是高校不錯的選擇,這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新型的微文化的方式,來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今,電腦、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人手必備的學習、交流工具,每天大學生在網絡上的時間是十分多的,網絡的快速發展給大學生們提供了了解各種信息的便利,同時也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條件,微博、微信的為高校工作者帶來了實效性和有效性。組織學生關注一些優秀的公眾平臺,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了解國內國際的時事新聞,打開大學生的思想維度。還可以利用現在流行的微電影的傳播方式,這種方式傳播速度快,加之吸引力強,其中蘊含的內容確實具有深刻的價值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拍成微電影,大學生們更易接受,同時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內涵。

作者:殷杰 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沈培輝.“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傳播學視角的思考[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3(4).

[2]王夢,楊玉.網絡微時代新的閱讀價值取向與監管對策[J].河北大學學報,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