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論文:淺析---興趣·情感·意志
時間:2022-10-10 11:50:00
導語:小學數學論文:淺析---興趣·情感·意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課堂教學要在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原則基礎上,只有根據學生的心理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情感,發展他們的個性,鍛煉他們的意志,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健康發展,達到全面素質的提高。
l.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兒童認識需要的情趣表現,是兒童主動探索知識的心理基礎,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教師要把學生引入所提問題的情境之中,觸發學生產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誘發出探索性思維活動。設計有新意、有趣味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探索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諧、穩定地發展。例如,在進行質數、合數概念教學時,我在講概念后組織學生搞一個小游戲,讓學號是質數的學生舉小紅旗,讓學號是合數的舉小黃旗,然后同學們對照概念評論對錯,我又問一名學生:你為什么不舉旗?”他說:“因為我的學號是‘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笔箤W生在游戲中形象地領悟了質數、合數的概念及其區別。這樣學生不但激發了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這樣創設問題情境,形成懸念,可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啟動學生思維的閘門,并且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和習慣。
其次,創造操作情境,形成學習樂趣。在教學中適當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生在多種操作過程中,調動多種感官一起參加活動,使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節奏地交替,提供充分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把外界的運動與內隱的思維活動緊緊地聯系起來,強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通過看、聽、摸、折、剪、擺、畫等實際活動,引導學生從直觀操作到形象思維,探索規律。如教學“三角形”概念時,教師先讓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學生可以答出很多;再讓學生在釘板上用橡皮筋拉出多種三角形,讓學生感知觀察,建立三角形的概念。通過操作,能夠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親身嘗試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了求知的欲望。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
第一,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要從實際出發,要對每個學生的基礎、觀察、記憶和思維等特點和學習現狀了如指掌,即在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對一些概念、定義、難點、重點講得慢一點,細一點,使學生當堂聽懂學會。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采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學生的作業面批面改,對學生不懂的問題,講解要細致。在教學中,采用全班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形式,讓全體學生達到共同要求。同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措施,有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動,使每個學生形成巨大的內動力,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二,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參與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力都處在發展之中,這不僅要做到因材施教,還要因時施教,學習興趣是在教與學的實踐中發展的。每一節課都給學困生創造發言的機會,及時鼓勵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不僅在學習上有興趣,還有求知的欲望。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能使學生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地去學習、探索和研究。課堂上不給學生留下一個溜號的空隙,全班學生的思維都隨著教與學來進行。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信心,有學好的愿望;調動學優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學起來不乏味,認真鉆研、積極探求。在習題的設計上,要堅持層次原則:一是切實抓好基本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二是重視變式練習,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本質屬性;三是加強綜合對比練習,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四是指導好思考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探索與研究,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因而課堂上出現你追我趕,誰也不甘落后的局面,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只有經過學生自己探索和概括的知識,才能真正地納入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獲得深刻的理解。由于數學自身固有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意志頑強的人會知難而進,而意志薄弱者會知難而退。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首先,用名人的事跡激勵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講愛迪生刻苦鉆研,潛心發明創造的故事;講華羅庚成為數學家的歷程,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意志。
其次,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富于啟發、嚴格要求。如在繪制統計圖表過程中,要求學生測量長度要準確,等分線段要均勻,垂線要垂直,描點要恰當,數字要清晰,圖表要美觀等等。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
第三,在教學時,教師要盡量有意地提供學生獨立活動和克服困難的機會。適當布置一些有難度的練習題、思考題和趣味題,培養學生超越自我的進取心和主動克服困難追求成功的意志品質。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效陣地,采用有力手段,使學生的認知活動伴隨著豐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緒,強烈的求知欲望而變得感知敏銳、想象豐富、思維活躍,達到全面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