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數學教師教學個性的形成特征

時間:2022-02-22 04:58:00

導語:探索數學教師教學個性的形成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數學教師教學個性的形成特征

關健詞:數學教學教師教學個性

摘要:教學個性是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中逐漸形成的帶有明顯個人色彩的教學特點與風格。它可以通過錘煉教學語言,體現個性;創造性地利用教材,展示個性;靈活選擇教法,鮮明個性。

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的比較固定的特性。教學個性是一個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中逐漸形成的帶有明顯個人色彩的教學特點與風格。每位教師都是具有個性的、獨特的存在者。因此,其教學也應該是融教師風格于一體的獨特存在事實,是個性化的。教師的教學個性既是一個教師的教學走向成熟的標志,也是其教學魅力的所在。它不僅影響著學生的求知欲望、認知能力、智力狀況的發展,還影響著他們非智力品質的形成、發展和人格的完善,甚至有可能影響著他們的一生。教師有才和個性才具有魅力,有個性的教學才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保持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那么,怎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呢?本文在此,談一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錘煉教學語言,體現個性

對數學教育而言,語言活動是一項重要活動。每天課堂內外的講授、聽講、回答、討論、看書、解題等,都要同語言打交道,以語言為媒介,借助書面或口頭的表述學會原理、概念、公式和方法。語言是描述、表達意義的重要工具,思想交流的載體。教師教學效果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能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得到激勵和鼓舞,簡潔易懂,有文采有情趣的教學語言。能明理達情。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數學教學中除了要用到一般的自然語言外,還要用到數學中獨有的語言—數學語言。對數學語言的準確理解、運用將有助于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語言準確.避免概念不清,詞不達意。如:集合中的“或”與日常語言中的“或”雖是同一個字.其含義卻不一樣。其次要使語言簡約,表述時力求避免語言冗長、哆嗦、詞匯不精確,盡可能地精確使用符合學科特點的語言,妙語連珠、淋漓盡致地闡述數學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再其次,要使語言富有教育性、啟發性、趣味性,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促進學生理解吸收所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就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更利于學生接受知識。同時,善于幽默的教師必定使學生倍感親切、和藹,往往是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精彩的教學語言既顯示了老師敏捷的才華、過人的智慧,又會給學生留下許多無窮的回味,更體現了教師的教學個性?!罢Z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钡郎蠠o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刻苦學習,用心錘煉,是一定可以實現的。

二、創造性地利用教材,展示個性

教材是提供給教師、學生教學與學習的素材。對教師而言.是給一個教學思路,教師要利用這個素材和思路,達到其課堂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學時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把教材當作圣經來念。教師一定要明確這樣的理念:我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帶來了教師角色的巨大轉變?!墩n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作為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教師首先應有序地安排學習活動,包括學習內容組織、學習方式的選取,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在學習內容的組織上,教師要發揮自身在課程建設中的能動作用,重視整合利用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開課教學時,他打破常規,調整重組教學內容,使得本來按照教參要用兩個課時完成的內容,只用了一課時就完成了(四個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用學生的“親歷探究”代替了“教授探究”。雖然這節課內容較多,但由于知識間的聯系非常緊密,都可以在探究活動中完成,學生興趣高漲,學習效率高,對知識的理解深刻、掌握牢固,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不同的教師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練習設計等方面的思考都會不同。從這位教師的教學中,可以看出他對教材的處理發揮了個人的靈性,體現了他的創造能力,展示了他的教學風格、教學個性.因此,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利用也是教師個性體現的又一個方面。

三、靈活選擇教法,鮮明個性

教學方法是教師有效地傳授知識給學生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受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的制約,受教學內容的制約,受教學工具的制約,受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制約。不同的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會因其教學觀念的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一個教師的教法是最能體現個性的.數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數學教學要特別注意數學對象的實際背景,強調從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中抽象出數量上或結構上的數學概念、數學規律和數學理論,注重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注重數學意識的孕育與培養。教學時,要盡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質疑式、變式訓練等方法,避免滿堂灌、注人式。當然,任何一種教法既有其長處,也不可避免存在著短處,沒有任何一種教法是萬能的,需要教師根據學實情、教學內容選擇、組合、優化教法,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如,在進行數學方法技巧的訓練時,教師可選擇變式訓練,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體現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揭示一個個解題的關鍵,展現數學解題的技巧,使整個課堂充滿數學的靈氣和魅力。從中展示教師扎實的數學業務功底,準確、清晰、精煉的語言表達,體現自己獨特的教學魅力,凸現教學個性鮮明。

俄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你的知識、你的求知渴望和閱讀愛好,就是你個性教育力量的強大源泉?!币粋€教師的教學個性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我們不僅要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還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經驗學習中決不生搬硬套、迷信權威。而且要具有批判精神,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反思中注意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從而逐步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使自己的教學具有鮮明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