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時間:2022-07-19 02:21:18

導語:淺析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結合我們身邊的情況,學生厭學逃學、抽煙酗酒、打架結拜等不良現象給社會、家庭、學校帶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影響。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我們會發現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在農村,不少家長對子女要求不夠嚴格,甚至對子女不問不管,放任自流。與之相反,又有些家長對子女嬌縱溺愛,一味滿足子女在物質生活上的需求,從而養成子女任性、貪圖享樂等不良習性;更有少數家長教育方法粗暴生硬,往往以打罵代替對子女的教育批評,使子女身心遭到創傷;更值得提出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在農村有相當多的子女留守在家里,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為此,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名詞“留守兒童”。這一部分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生理和心理得不到滿足,就會逐漸養成自由散漫的習氣,情緒消極、孤僻任性、自私冷漠,從而產生叛逆、厭世情緒。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針對這一現象已經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如建立農村兒童少年教育和監護體系,整合社會資源,開展關注留守兒童行動,“一幫一”、“多幫一”,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親情和關愛,多角度地、更有效地開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美國學者索羅門教授曾經說過:“在個體的人格發展方面,教師的影響僅次于父母。一個孩子如果擁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愛,又遇到一個身心健康的老師,那應該是無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從父母那里得到足夠的關懷和愛護,又不幸地受到情緒不穩教師的無端困擾,必將造成許多身心發展的問題?!笨梢?,老師的態度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是巨大的。對于老師來說,應該對后進生和差生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開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我們教育工作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就明確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聯系起來,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有效地開展工作,開展更多的主題活動,促進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創新。未成年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這一群體,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自控能力差,容易誤入歧途,這就要求我們全力加以引導,加以教育。在學校,我們可以創造性地開展一些活動幫助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比如說:1.對中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訓練操作部分。前一部分為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后一部分是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于未然。2.設立悄悄話熱線信箱。實踐證明,熱線信箱十分有利于與中學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于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學生十分適宜,而有些話又是礙于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為嚴密。這樣可以使老師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個不容忽視的話題,我們必須重視思想道德建設,以增強社會現代化建設的人文動力,必須重視通過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新型人才。對于青少年而言,學校是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主渠道,教師是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引導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我們必須常抓不懈,奮力進取。我們下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設,任重而道遠!

本文作者:楊翠君工作單位:江蘇省黃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