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思路

時間:2022-06-04 09:34:15

導語: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思路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體制也得到了極大的完善。為了更好的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順應時展的趨勢,教育改革至關重要。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由于教育觀念落后以及教學體制不完善等問題,改革活動受到了巨大的阻礙。本文將就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思路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問題;發展思路

課程改革是高效體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雖然近些年來我國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要求不適應的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本文首先對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思路以供參考。

1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重視程度不足。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已經推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依舊存在,很多大學對公共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大學體育教學公祖的開展遇到了極大的阻礙。一方面由于公共體育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過于單調,不僅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十分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學校在體育課程建設中投入的資金較少,導致體育設施和體育場地不完善的情況十分普遍。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共體育教學的質量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由于體育課程得不到重視,因此體育教師的升遷機會相對較少,造成該領域人才的大量流失,這也對體育課程改革的推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2教學觀念落后。近些年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相關理論也變得更加完善。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雖然能夠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并結合改革的要求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改進,但是在教學方法上依舊沿用著舊模式。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考核評估時,依舊采用的是成績為主的考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及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因素。再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對所有學生采取統一標準,學生基礎水平不同這一因素常常受到忽視。上述問題和素質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這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以及個性化的發展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1.3教學目標不合理。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中,教學目標制定不合理的情況十分常見,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教學目標比例失衡。很多大學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時,都過于注重技能目標,從而忽略了知識目標以及情感目標的重要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體育鍛煉,關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講解相對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因盲目鍛煉損傷身體,如此就違背了體育課程改革的初衷。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以人為本,也就是說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有所體現。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態度、學習情緒等方面的內容,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保障學生的健康發展。其次,目標的可測性較低。大學體育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時往往崇尚經驗主義,導致目標的可測性不足,無法對目標的實現效果進行跟蹤了解,這對教學水平的提升極其不利。1.4課程設置不合理。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設置普遍缺乏靈活性,大多數都是安排好的,學生的選擇范圍較小,這與課程改革的個性化、時代化和社會化的理念存在較大的沖突。很多自選課程都比較固定且存在諸如人數等方面的限制,根本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此外,教材內容陳舊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課程比例設置上,例如競技項目缺乏創新、理論內容和社會發展脫節等。1.5考核體制不完善。很多大學在進行體育考核時采用的都是量化的方式,即純粹的以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本無法得到全面的體現,嚴重缺乏客觀性。體育課程教學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則是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從而保障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體育考核時單一的進行成績考核,忽視學習態度、日常表現等因素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2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思路分析

2.1深入貫徹改革觀念,構建多層次的課程體系。為了有效的推動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必須對傳統的觀念進行更新,進一步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在此基礎上構建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如此才能提高大學體育課程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健康教育、終身發展以及個性成才等理念進行滲透落實,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互動,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以及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加強對課內外體育鍛煉活動的統籌掌控。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秉持終身發展的理念,通過科學的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實現課內外體育活動的有機結合,如此才能實現體育教育的良好發展。2.2課程設置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設置方面,要突出靈活性這一特點,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首先,要適當的借鑒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其次,在保障體育課程教育核心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的調整,提高課程的實用性。其三,堅持個性化理念,在以人為本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韌性、人權以及個人價值的尊重,在課程選擇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2.3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了更好地適應時展的趨勢,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教師是課程實施的關鍵,同時也是課程改革的主體,因此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著改革的效果。一方面教師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自身的定位,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另一方面,則要對自身的知識能力結構進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各高校要注重教師的再教育,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2.4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為了全面提高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必不可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在重視成績的基礎上,加入對學生進步程度的評價,同時適當地融入一定的社會標準,將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及學習態度等要素納入到教學評價體系中。因此,大學體育教學評價應該是多元和立體的,其中要包括學生體質、體育能力、運動參與以及心理指標等多方面的內容。

3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理念雖然在我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是在教學改革落實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針對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思路,希望能夠為我國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龍.對21世紀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探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

[2]馬彥萍.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存在問題與發展思路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4):193.

[3]孫佳媛.延邊大學公共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4.

[4]黃健.我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存在問題與發展思路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3):49,51.

[5]黃浩.師范專業大學生公共體育課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作者:宋禹澎 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