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探究

時間:2022-09-16 10:21:55

導語:高校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探究

摘要:傳統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和學生需求不相契合,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諸多限制。為了通過體育教學鍛煉學生的體魄和思維,高校開始實行體育教學課外內一體化改革。傳統體育教學課時比較少,教師為了趕進度,每節課所講解的課程內容已經超過了學生的接受范圍,學生在課后也未能自主練習,導致學生未能完全掌握體育技能。課外內一體化改革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體育需求,增加體育課程時間,讓學生將課堂理論和課外實踐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自身的體育技能,養成終身體育價值觀。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

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人才應該具備全新思維方式與科學價值觀。在此背景下,全國高校都開始進行教育改革,推行素質教育。教育改革中需要對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等進行創新。體育課程是所有高校都開設的課程之一,主要在于鍛煉學生的體魄。但是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未能主動參與其中,對學生個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很多學生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參與到體育課程中,未能從思想上重視體育課程,行動上比較敷衍,導致體育課程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也為了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觀,高校開始落實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

一、高校落實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能夠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對于體育課程來說,教師是體育課程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傳統體育課程中,教師教學理念比較滯后,其大多采取教學、演示、練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模式比較固化,學生感覺體育課堂過于沉悶,學生對于有些體育動作未能充分領悟[1]。經過課外內一體化改革,能夠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讓教師將課內知識講授和學生課外實踐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可以發現學生體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提升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的發展[2]。(二)促使學生發揮主動性。體育課程不僅涉及到諸多理論知識,而且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其思維方式和體育知識儲備各不相同,導致其對問題有著不一樣的看法,接受體育知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但是傳統體育課程中,教師選擇了一視同仁對待所有的學生,教師將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至于學生理解多少不在教師的考慮范圍之內,或者相較于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而言,教師更為重視教學任務的完成,更加關注教學進度。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位置,學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例如有些學生喜歡籃球,但是只能被迫學習足球。落實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改革后,學生能夠利用課外時間發展自己的體育興趣愛好,可以嘗試不同的體育活動,而且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課外體育活動中[3]。另外進行體育課外活動,可以不局限于同一年級和同一班級,擴大課外活動組織范圍,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領悟體育精神,加強合作,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課程,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從而發揮體育強身健體的作用。

二、高校落實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考核方式不夠合理化。當前很多高校在實行體育教學課外一體化改革的時候,為了督促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中,通常會采用簽到考核方式[4]。學生拿著自己的簽到表到體育教師或是課外體育活動組織者處進行簽到,學期末教師根據學生的簽到情況評價學生的課外體育參與情況。但是部分學生將這種簽到當作一種流程化的操作,雖然簽到了,可是依舊未能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部分學生甚至出現代簽情況,這種考核方式不夠合理,未能真正了解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參與情況。(二)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學生的體育喜好具有較大差異性,但是在課內外一體化改革中未能尊重學生的興趣需求,僅僅結合當前學?,F有的體育資源設置一些常見的體育項目。例如常見的課外體育項目包括足球、籃球、排球和羽毛球等,但是很多學生更傾向于學習游泳、拳擊、太極等項目。而且當前很多高校的體育項目大多更為偏重鍛煉學生的身體,對學生的思維邏輯鍛煉并不多,例如橋牌或是棋類等項目并不常見。此外,教師將更多時間花費在具體動作演示上,理論知識講解比較少,學生的學習更多是模仿教師的動作,并未能真正領悟到體育動作的精髓[5]。當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改革后,學生有了更多時間參與到課外實踐活動中,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將更少,這對學生終身體育學習觀的培養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三)未能充分運用課外體育時間。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改革是未來體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很多高校都開始嘗試進行課內外一體化改革。但是很多高校都僅僅評價考核有組織的課外活動,對于早操、節假日體育、課間操等這一類課外活動未能充分重視,未能將其納入評價體系中。這導致很多學生對課間操、節假日體育等課外活動不夠重視,生出了懈怠之心,影響了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效果。

三、高校落實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具體途徑

(一)保證考核方式的合理性。我國一直以來都是應試教育,所以學生、家長和教師都更為重視學生的卷面成績,所有的課程教師都會用分數制去評價學生,但是這種評價考核方式過于片面[6]。例如高校體育課程中將簽到作為考核評價的一項指標,可是很多學生為了應付教師,想出了自簽或是代簽的方式。這種考核方式更為注重學生的到課率,但是對學生的參與情況、課堂表現情況、能力提升情況卻未能如實體現。為了保證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考核不停留在卷面成績上,讓其避免陷入形式主義,需要確??己酥贫鹊暮侠硇裕軌驅W生的課堂與課外活動中的表現以及學生能力是否提升等納入到考核指標中,制定考核指標時應當契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通過合理的考核制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二)保證課內外體育教學活動的合理性。對傳統體育教學活動而言,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具備諸多優勢,一方面,其可以豐富體育教學資源,讓體育教學活動變得更為有趣。當前,很多高校在體育教學中都存在體育器材種類少,體育場地面積不夠大,缺乏優秀的師資力量等問題。倘若實行課內外一體化教學,能夠開展集中體育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體育教學資源是一種彌補。另外,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盡量保證體育活動的多樣性,除了羽毛球、籃球等可以鍛煉身體的體育項目外,還可以組織棋類等益智類體育項目,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側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能夠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學習觀。(三)充分利用課外體育時間。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之所以能夠得到諸多高校的認可,是因為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每一周只有一課時或是兩課時的體育課程,有些學生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所以除了必要的體育課程之外,其不會額外增加體育活動量,這不能實現體育強身健體的目標。但是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學校專門針對學生的情況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增大了學生的體育活動量,而且能夠讓學生充分領悟教師課內所講的體育知識。此外,學校除了自身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外,還應當意識到早操、節假日體育等的作用。通過靈活教學,讓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高校落實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對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皆具有提升作用,雖然在改革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采取積極的措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能夠保證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的順利落實。在高校實行體育教學課外內一體化改革具有現實意義,因此,高校和大學生都應當重視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積極配合改革,通過實行改革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水平,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迪.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大學生體育習慣的養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2):110-111.

[2]張靜.高校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26):228+230.

[3]凡新.高校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0):65-66.

[4]黃世光,焦峪平.高校體育排球課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1):78+80.

[5]張靜.如何在高職體育課中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7):230.

[6]宋小燕.整合教學資源,實現課內外一體化教學[J].江蘇教育,2018(65):71-72.

作者:呂強 張馨月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