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分析

時間:2022-09-28 11:32:22

導語: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分析

〔摘要〕2020年是貴州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收官之年??h級總館在開展總分館制建設的過程中,從縱深層面對總分館制建設,尤其對西部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開展總分館制建設的工作?分館的選點、分布及設置有何標準?如何推進總分館制的有效運行?分館的績效考核該做怎樣的考量?本文以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為例,以總分館制的建設為背景,結合對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調研,思考花溪區各鄉鎮、街道辦圖書室作為分館未來的發展走向,鄉鎮、街道辦圖書室在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中的角色,討論鄉鎮、街道辦圖書室作為分館建設在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中的關聯作用。

〔關鍵詞〕縣級公共圖書館;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總分館制;關聯性

1引言

伴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碎片化閱讀方式的興起,傳統紙質閱讀方式面對著極大的挑戰,由此帶來的關于“實體圖書館存在意義”的討論從未停止,圖書館界也出現了關于未來走向的思考。傳統圖書館的改變,特別是公共圖書館的轉變尤其引人注目,其擴大服務覆蓋面,創新服務方式,新媒體的引進以及服務“外向”化等轉變突出,效果顯而易見。如今,公共圖書館面對的服務群體更加多元化,讀者的閱讀需求更加多樣,服務覆蓋面的設定也更加寬泛。總分館制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給縣級公共圖書館擴大服務覆蓋面提供了平臺,總館的統籌管理與分館的區域覆蓋有效結合,極大地促進了各個層級的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2總分館制背景下對主體概念的定位

2.1對貴陽市花溪區圖書館的定位。首先將貴陽市花溪區圖書館定位為其總分館制建設的總館。按照全國第六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貴陽市花溪區圖書館作為西部縣級公共圖書館,在服務能效、業務建設和保障條件三個方面都有所不足。除具有西部縣級公共圖書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之外,還存在著自身場館面積、經費及人員編制等方面的嚴重不足。這些剛性保障條件的短板極大地限制了花溪區圖書館服務能效及業務建設的提升。花溪區圖書館現有職工4人,館舍面積500平方米,紙質藏書7.5萬余冊,2019年共接待讀者96780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讀者57000余人。考慮到館舍及人員配置不足等短時期內無法解決的硬件問題,花溪區圖書館在利用現有資源的情況下,首先抓軟件服務,用“走出去”的方式,積極跳出館舍及人員嚴重不足的限制,配合完成了貴陽市“十件實事”之一的圖書共享系統在班芙小鎮、萬宜廣場、貴州民族大學、青巖鎮玉帶青城小區4個點位的安裝,與此同時,著手打造花溪區智能閱讀新模式,引入花溪區首臺24小時智能借閱機,已正式投入使用。由原來集中式的“坐等”服務上門轉變為主動“出擊”,開展點位式反哺總館的服務方式,是花溪區圖書館模擬總分館制服務方式的有效途徑。其次,公共圖書館服務推廣除了依賴于服務模式的另辟蹊徑外,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積極的開展宣傳工作,結合閱讀推廣開展具有本館原創特色的品牌活動,以活動促進閱讀推廣,以特色促進讀者參與度,服務不打烊,活動不停歇?;ㄏ獏^圖書館開展了“春夏秋冬﹒四季尋芳”系列手工活動,以未成年人讀者為主體,率先打造了屬于花溪區圖書館的原創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活動開展閱讀推廣。還結合我國傳統的節日,開設了“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以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古老的文化傳說為主要內容,推廣國學文化。2.2對花溪區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定位。花溪區共有鄉鎮、街道辦17個,都建設有圖書室。筆者對17個鄉鎮、街道辦圖書室開展了問卷調查,絕大多數圖書室建設都以滿足當地村民閱讀需求為主,存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其一表現在基礎設施欠缺。館舍狹小,設施簡陋,圖書種類單一,基本都以農業科技資料為主。更新緩慢,陳舊,圖書管理缺乏規范和專業。幾乎所有的鄉鎮、街道辦圖書室都沒有數字文獻資源,個別有資源但極其有限且質量也不高。其二表現在服務能效低下。受基礎設施短缺的限制,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館藏資源利用率極低,甚至部分圖書室形同虛設,無人管理;或常年關閉,圖書管理員基本上是兼職服務,沒有固定的人員。對圖書的管理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其三表現在缺乏統一管理。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建設并未納入屬地政府的統一規劃當中,對圖書室的管理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對圖書管理員的管理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績效考核標準。2.3對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下鄉鎮、街道辦圖書室建設的意義定位。將鄉鎮、街道辦圖書室作為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下的分館進行定位,這樣的定位是對鄉鎮、街道辦圖書室轉變為花溪區圖書館基層服務網點的考量。這不僅僅是花溪區圖書館服務覆蓋率不斷擴大的必然結果,也是將我國基層公共文化最小單位納入文化管理體系,突破由此帶來的無法產生專業化公共圖書室服務的顧慮,是對打破普遍均等公共圖書館服務瓶頸的一種嘗試。業界關于鄉鎮、街道辦圖書室未來發展的思考從未停止過,人們也做了多種解決途徑的假設。一種叫做分館輻射模式,由總館在人口密集的鄉鎮、街道辦設立分館,讓分館發生作用而帶動鄉鎮、街道辦圖書室,以此激發鄉鎮、街道辦圖書室潛能,試圖以點對面的方式激活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服務能效,進而反哺總館。但這種模式并未改變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基礎設施欠缺、服務能效低下、缺乏統一管理等問題,即使產生作用也僅是治標不治本的效果,根本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另一種模式叫做聯合圖書館模式,以吸納各行各業、各類型圖書館加盟為目的。某種程度上,這種模式仍舊是一種帶動的模式,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在吸納和引進其他圖書館上,也因其“加盟”的方式容易產生產權的糾紛,也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亂??偠灾?,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總分館制建設中,將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發展一并納入公共圖書館管理體系,將鄉鎮、街道辦圖書室作為分館來建設,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考核,總館直接對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產生輻射效應,這種模式較之前面兩種更具有可行性。

3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規劃

3.1總體規劃。根據貴州省文化廳、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貴州省財政廳、貴州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貴州省體育局聯合的《貴州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意見》(黔文發〔2017〕30號),以縣為基本單位,以鄉村為重點,采取政府主導,縣、鄉(鎮)、村(社區)共建的模式實現縣域文化館、圖書館為龍頭,全面實現無縫銜接,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型縣—鄉(鎮)—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由總館制定分館的規劃布局,確定分館的數量和館址,對分館建設標準及服務規范,包括館舍規模、基礎設備、文獻資源、服務布局、開放時間、人員配置等進行統一規范,統一配置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分館的新增圖書,統一協調和指導分館開展各種讀者服務和閱讀推廣活動。分館由鄉(鎮)負責管理,實行和總館統一的借閱制度和服務標準。3.2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中對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規劃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導下,花溪區圖書館結合實際情況也制定了自己的實施方案。政府和鄉鎮、街道辦共同出資,加快構建以總館為中心,各鄉鎮、街道辦圖書室會同24小時智能借閱機服務網點組成分館的總分館服務體系,建立以花溪區圖書館為總館,各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為分館的總館輻射模式,文獻資源統一采購和配送、實現通借通還,建立聯合編目中心,統一檢索,共建、共享各類型數字資源和地方文獻資源,統一組織管理員培訓,總館每年對各分館業務情況進行考核評比,在館舍面積、管理員的長效性和專業性、考核及經費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4鄉鎮、街道辦圖書室建設在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中的關聯作用

根據全國第六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指標的分類,全國縣級公共圖書館進行了區域的劃分。較之東部和中部公共圖書館,貴州省的公共圖書館在服務能效、業務建設和保障條件三個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而這些不足在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中更顯突出。與過去五次評估相比,第六次評估指標的標準化、指向性及考評內容的嚴謹和全面,已經對公共圖書館的未來走向指出了方向,同時也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挑戰?;谶@樣的思考,花溪區圖書館在開展總分館建設的過程中,首先將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納入對分館設置的考量,既是對自身發展模式的探索,也是對原有公共圖書館定位的突破。從總分館制建設的意義來說,鄉鎮、街道辦圖書室建設在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中存在一定程度關聯性,下面將做具體論述。4.1功能覆蓋。4.1.1鄉鎮、街道辦圖書室和縣級公共圖書館同屬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一個環節,為一定區域共同提供信息的支撐,在建立起相互之間的聯系之前,二者之間既沒有隸屬關系,也不存在指導關系,兩個主體分別獨立運作?;ㄏ獏^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建設,為二者之間建立起了以花溪區圖書館為中心樞紐,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為傳輸節點的關系,將原來的兩個互不關聯的個體連接到一起,組合成了一個整體,使其整體性和服務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4.1.2眾所周知,鄉鎮、街道辦圖書室都是由地方興辦,是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一種補充?;ㄏ獏^圖書館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館舍問題,為打破館舍局限,花溪區圖書館采取了活動外向型的方式,充分利用聯合單位的場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當然,這種模式的活動覆蓋面仍然是不夠的。將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納入總分館制的考慮,將會很大程度擴展總館閱讀推廣的覆蓋面,采取總分館同步開展、聯合開展或是接力式開展閱讀推廣,將會是花溪區圖書館未來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的新方向。4.2優先原則?;ㄏ獏^圖書館在進行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的思考中,對分館面積、自有藏書及具備計算機網絡等硬件條件進行了量化,除去分館建設所需的經費外,選點、館舍設置的時間消耗將會延后分館建設的進度。鄉鎮、街道辦圖書室是由鄉鎮、街道辦綜合文化站進行管理的,不存在選點及館舍設置問題,在鄉鎮、街道辦圖書室原有的基礎上建設分館,不僅極大地保障了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正常運行,也為總分館制的建設提供了便利,滿足了“在全省具備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聯通,服務優質,有效覆蓋的縣級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的要求。4.3效應映射。貴州省關于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期望是:實現以縣域圖書館為龍頭,綜合文化站為骨干、村(社區)基層文化點為網點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面實現無縫銜接,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型縣—鄉(鎮)—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從而實現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在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中,以總館為中心,分館為傳輸點的建設思路與最終的建設期望是相契合的,統一的服務平臺,總分館圖書全部進行統一編目,在花溪區全區范圍內通借通還,不僅擴大了花溪區圖書館的服務受眾,也在效能上激發了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活力,與總館相互呼應。如何應對信息化及大眾閱讀方式變化影響下的傳統圖書館危機,及時做出調整,在傳統圖書館信息傳輸的基礎上進行轉變和改進,是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途徑之一。當然,總分館制的建設所帶來的區域性效應也是公共圖書館擴展閱讀受眾服務面和影響覆蓋面的有效方法。

自2019年起,花溪區圖書館的總分館制建設已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2020年,相關物資的采購已經在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其中包含了新書的采購和17個圖書借閱的流通授權點。鄉鎮、街道辦圖書室的加入,將會是花溪區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的強大力量,不僅僅幫助鄉鎮、街道辦圖書室解決了其自身發展存在的困境,還在很大程度上建立起了花溪區范圍內的圖書館服務網。無論是花溪區圖書館還是鄉鎮、街道辦圖書室,都有各自的短板和困難,卻都在總分館制的建設過程中,無論在功能覆蓋、優先選點還是效應上,形成了一種短板與短板的融合。克服短板固然重要,然而新的融合也將具備新的爆發力———一種新的有關公共圖書館信息和服務的傳導模式即將粉墨登場。

參考文獻:

[1]于良芝、李亞設、權昕,我國鄉鎮圖書館建設中的話語與話語性實踐———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設案例的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04).

[2]楊曉玲,欠發達地區鄉鎮圖書室的現狀與發展對策———以大竹縣鄉鎮圖書室為例[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8(05).

[3]王丙炎;王鰩,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完善芻議———基于《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縣級成人館部分[J],圖書館學研究,2018(07).

作者:秦媛 單位:貴陽市花溪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