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記憶與遺忘用實現方式的探究
時間:2022-11-15 04:29:07
導語:淺談記憶與遺忘用實現方式的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記憶補償產品的分類
記憶補償產品并不能局限于某一類產品、某一個領域的產品。它涉及到的范圍非常廣泛,事無巨細,任何產品都可能在記憶補償產品的研究范圍內。這里主要指日常生活用品,將這些產品按照其性質和功能歸納,分為兩類,與安全密切相關的產品和一般性質的產品。1安全性能要求高的產品。主要包括盜、煤、水、電等涉及到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類型。這類產品不僅僅關系到一個人的生活,更是與周圍人群和環境息息相關,一點小疏忽都有可能帶來很大的危害。例如現代防盜門的設計就加入聲音的提示,開關門時都會有電子音提醒用戶。短時記憶中的信息保持的時間短又容易受干擾,所以要靠內部語言的不斷重復和外界的刺激來加強信息的強度,使記憶的內容清晰、穩定。用戶對這一聲音的記憶加強了對關門這一動作的記憶,當用戶回憶時,能輕松確認自己已經關好了家門。2安全性能要求一般的產品。指生活中其他活動的過程的產品。這些產品主要是個人使用的產品,對他人的影響和與安全相關的產品相比小很多,如桌椅等各種家具、盛具、個人日常用品和平板電腦、各類播放器等數碼產品。
二、記憶補償產品的補德方式
目前對記憶補償產品并無確定的定義。記憶補償產品,顧名思義,功能是補償用戶記憶,載體是產品。只要能補償用戶記憶、強化用戶記憶的產品,都符合這個定義。然而,記憶補償產品并不只是指向整個產品,某個部分、某種細節能通過各種手段強化用戶的記憶,能達到補償目的的產品也包括其中。按用戶記憶內容多少來分類,記憶補償方式可分為:
1.不必記憶?,F在發達的科學技術可以實現產品完全自動化、智能化,讓用戶不必記憶。如電子管家的應用,隨時了解家庭中各種產品的使用狀態,控制工作狀態的改變,這樣用戶就不需要特別記憶,只需要拿出電子管家就可以掌控全局。這樣的記憶補償產品適合多方面綜合作用于生活環境的安全的情況。
2.減少記憶。目前的產品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手工操作逐漸被自動化取代。目前各類的家用電器,考慮到用戶的記憶特點,各個功能最大限度被具體化。以電壓力鍋為例,將被加工的食物分類,包括魚、飯、肉/雞、排骨、米酒、豆類/蹄筋、粥/湯等,另外還增加“口感選擇”的選項。這樣用戶不必為如何做好食物選擇合適的壓力而煩惱。不提其他電器的千擾,單就這樣的設計來說,從全人工操作到人工操作和智能相結合的改變,減輕了用戶在記憶操作方法和步驟方面的負擔。一方面記憶補償產品減少使用時操作步驟的記憶;另一方面,記憶補償產品要減少在認知上的記憶。產品上按鈕的標識大多為英文字母,方便用戶區分各個功能,如ON,OFF等。由于產品種類不同,功能不同,因此,設計師就會創造屬于單個產品專有的符號(文字或圖案)來標示出按鍵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用戶的記憶。但是過多的符號也會帶來用戶其他方面的記憶負擔,因此,符號的設計要合理、符合用戶的認知。
3.引導記憶。根據用戶思考程度的多少可以分為產品提示和邏輯思維引導。人感知外界、獲取信息的媒介是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很多產品的人機交互界面變得人性化,用戶每操作一個步驟,人機交互就會有一個顯示,有文字上的提示,也有語音的提示,光的提示。如汽車鎖門時會發出聲音和閃燈,這些反應都是實現人與車的交互回饋的手段,使用戶已經完成操作的記憶得到加強,用戶會更放心自己財產安全,滿足了用戶要求安全的心理需求。這款能夠靠發光來提醒用戶的大頭針,在設定時間后,準時“點亮”,這樣就算我們把寫在便利貼上的事情忘記了,它還是會提醒我們“該做這件事了”。這類產品的設定結果單純的是一種提醒,而設定還可以是設定一個范圍,以達到限制的作用,從而減輕用戶的記憶負荷。水鎖的設計獲得了2012年的紅點設計獎,通過調節數字,設定水量,一旦達到這個水量,水就會自動停止。用戶無需等待水位慢慢升高,也無需擔心水太多而溢出。這個設計既節省時間,又安全。邏輯思維的引導顧名思義是產品按照用戶的邏輯思維方式使用。邁克爾·揚設計的“VOYAG〔”三件套旅行隨身用品,選擇以解決旅行中最擔心遺失的物品作為設計對象,如護照、票證、信用卡、筆、行李、鑰匙等。設計將同時用到的東西組合在一起,設計一個產品安置這個組合,當用戶使用或整理物品時就會減少遺忘的情況(如圖3,圖4所示)。綜上所述的不同方式給用戶反饋,減少用戶的記憶負擔、強化用戶的記憶。產品引導用戶記憶的方法,大大減輕了用戶的記憶負荷。
三、小結
雖然遺忘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是有很多遺忘會給人們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我們應該避免。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對記憶補償產品的關注值得深入下去。記憶補償產品是一個有待開發的空白領域,記憶補償產品的研究不但能為現有的理論研究增加新的內容,從人性化設計的角度來說,對記憶補償產品的研究是對老年人及弱勢群體關注內容的一大補充,而且實際應用為用戶帶來的便利也會越來越多、安全越來越有保障。
作者:李漩許曉云單位: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聲樂技術上心理調整方法的運用探析
- 下一篇:心理統計學教育路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