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術課程心理學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6-19 09:39:15

導語:物流信息技術課程心理學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信息技術課程心理學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所關注的重點是將學習理論的研究結果應用于教育實踐。加涅的認知學習理論給出了信息加工和信息獲取的全過程。在認知心理學的信息加工理論和問題解決策略指導下,針對《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重視對學生認知結構的研究,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成功提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信息技術;問題解決策略

“物流信息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型、應用型課程,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為核心[1],課程涉及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條碼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電子數據交換(EDI)、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課程的能力目標:物流信息采集與處理能力、自學能力、物流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掌握與運用能力、對新技術有良好的自學、鉆研精神、團隊合作精神。長期以來,對物流信息技術教學的概念、結構、特點缺乏完整而準確的論述,對物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本質、構成及其形成發展規律的研究,對影響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問題的因素等諸多問題的理論研究薄弱。為了使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問題教育卓有成效,我們期望能從物流信息技術教育心理學角度研究學生解決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問題的心理過程,形成物流信息技術應用問題的理論以指導實踐。當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系統闡述了學習論的新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新的教學論,這一理論在現代科學心理學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實踐中有著重大的影響,對指導當今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具有實際意義。物流空間廣泛,信息發生源多、信息量大,對信息進行加工時,按加工程度不同可對信息分成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兩類。原始信息是加工信息可靠性的保證,加工信息是對原始信息的提煉、簡化和綜合。

1理論基礎

認知心理學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學”,認知(Cognition)是認知心理學的核心概念,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是在一定心理結構中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一般地,認知心理學研究各種心理過程或認知過程采用的是信息加工觀點和模型,其實質是揭示認知過程的內部心理機制,即信息是如何獲得、貯存、加工和使用的。最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是加涅的學習模該模型比較完整地描述了有機體內的信息加工過程,過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①注意刺激階段。當信號刺激人的感覺器官引起人的注意而被感覺登記時,人體內的信息加工系統就開始運作,并且在感覺登記階段就開始對刺激信號進行篩選,以保證一定數量的信息迅速進入短時記憶。②信息編碼階段。就是對短時記憶中的信息進行組織,將大腦中儲存的原有信息結構重組或改建。短時記憶加工信息的能量非常有限,但如果把信息組織成有意義的組塊,則能增加信息的攝取量并增強記憶保持。③儲存信息階段。將信息以某種方式儲存到長時記憶中,以便日后提取。④提取信息階段。即回憶和再現長時記憶中的信息的過程,提取線索與長時記憶中信息距離越近,形成模式匹配,就越易于提?。?]。

2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現有的專業教材中很少涉及前沿技術問題[4]、實踐教學設備匱乏、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足。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物流信息技術知識的傳授,往往要求學生對教的適應,而忽視教對學的適應,不愿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以適應那些不能按自己教學方法進行學習的學生,很少考慮學生的認知風格。而學生由于不了解自己在物流信息技術學習方面的認知風格,學習興趣不濃厚,被動地接受物流信息技術知識。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傳統意義上的物流信息技術教學,強調知識的被動灌輸,已經制約了學生物流信息技術學習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認知理論正是對學生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式、信息加工的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指導教師改進教學。因此,研究如何針對學生的認知風格,采取相應的物流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是素質教育對物流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從近年來的研究現狀看,物流信息技術能力培養的研究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是研究深度不夠,而且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研究、輕應用的現象;二是關注教師物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的研究較少。關于教師物流信息技術能力的研究盡管有人進行過許多探討,但也只是揭示出有些教師對物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重視不夠,即使想為他們提供提高物流信息技術應用意識的做法,也只是原則性的,并沒有給他們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法;三是對物流信息技術的價值認識不足。用物流信息技術的意識差,物流信息技術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3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思考

調整教與學的關系,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的能力。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調整老師教與學生練的關系,改變學生在學校里沒有機會練習與應用所學理論知識的現狀?,F行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的恰恰就是應用能力。改進教學內容。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改進教學方式與手段,輔以任務驅動教學,實現工學結合的教與學。結合學生的專業基礎與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選擇如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5]等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改進實踐教學模式,將課堂理論教學、企業現場教學、實訓基地實際操作、全部貫穿于教學之中。改變傳統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體系偏重基礎知識教學和高深理論的傳授的舊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根本目的在于改變過去那種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潛能,培養和樹立其提出問題的質疑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實務性的課程,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產學研結合也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要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4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認知結構

加涅的認知學習理論得到了很多教師和學習者的認同。加涅注重教學事件對學生學習的內部條件的影響,特別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正因為如此,人們把加涅的模式,稱為指導教學的模式。認知心理學表明,老師通過一些適當的刺激,使學生可以存儲在“長期記憶”,回憶起“短時記憶”的相關信息,學習者利用現有知識和經驗感知的新信息、新材料,通過分類、交感性,類比和其他處理活動掌握材料和內在的本質聯系的意義將有助于增進了解,確保記住的效果。通過預審查或討論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可以促進新舊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未來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簡而言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新的信息,整合舊的信息,通過新舊信息的交互和相互約束,來更新自己的信息存儲能力的過程,并形成自己的知識處理系統。

5有效的信息獲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問題解決早就得到心理學的重視和研究,問題解決的過程是頓悟過程而非盲目試誤。這兩個傳統的理論都未能成功地解釋整個問題解決過程[6]。美國信息加工心理學創始人A.紐厄爾和H.A.西蒙在研究人類問題解決時認為,對人類問題解決的研究,不僅要考察問題解決者實際的、外顯的行為,而且要考察問題解決者在頭腦中考慮的那些可能的、內隱的行為。即是說,對人類問題解決的研究,必需考察問題解決者的問題解決活動在其中發生和進行的內部空間。他們把這種內部的空間稱作“問題空間”。問題空間是問題解決者對一個問題所達到的全部認識狀態,一個問題一般有三個方面來定義:初始狀態、目標狀態和操作。問題解決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問題解決是對問題空間進行搜索,一個問題解決者對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穿越其問題空間搜索一條通往問題目標狀態的路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策略的引導。問題解決理論客觀地分析了人在獲取信息及提取信息的過程。依據問題解決理論,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須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信息加工和實現信息的有效提取。加涅學習理論的最大優點是注重應用,把學習理論的研究成果運用于教學實踐,也是他對教育技術學的突出貢獻。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只有在應用于各種情況才是有意義的,信息技術應用問題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信息技術應用問題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思想、方法處理實際問題的意識。

6結論

沒有理論指導的應用性是不成功的,加涅的學習理論對改善教育教學效果具有普遍的實用價值,比較符合信息技術學習和教學的實際。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學習指導中融入加涅的學習理論,逐漸培養和發展學生加工信息、獲取信息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依據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任務與要求,本文分析了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基于信息加工理論提出了改進物流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實踐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正確、恰當地把信息加工理論應用于指導課堂教學當中,對提高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將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信息加工模式、問題解決理論的局限性,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只可以參考、借鑒,不能簡單地生搬硬套,否則,會失去教學活動的意義,背離教學改革的初衷。

作者:亓呈明 胡立栓 王育平 單位:北京聯合大學

[參考文獻]

[1]王道平,王煦.現代物流信息技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Robert.M.Gagné,LeslieJ.Briggs,Walter.w.Wager,PrinciplesofinstructionalDesign(3rded),Holt,RinehartandWinston,lnc,1988.

[3]Robert.M.Gagné,L.T.Briggs,PrinciplesofInstructionalDesign.1979.

[4]姜顯亮.提高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創新性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5]麥婉菁.基于項目教學的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31(12),147-149.

[6]Robert.M.Gagné.TheconditionofLearningandInstructionTheory.1985.991